峄县“吉兴典”当铺
峄县“吉兴典”当铺有数百年店史。店主刘氏,原籍山西省,其先人不知名字,来峄县的年代亦不详,至刘尔素始知其名。刘尔素的儿辈,不知其名,孙辈共4人,邑均以刘老大、刘老二、刘老三……呼之。刘老大主持当铺,中年夭亡无嗣,由其四弟袭之主事。刘老四娶妻三房,原配不知姓氏,二房王氏生一子名成锡,三房冯氏生一子名成勋。
据说,刘氏发迹始于明末。当年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后,叛将吴三桂勾清兵入关,闯王不支败走,行前搜罗了皇宫里的大量金银财宝。至山西洪洞县因清军追赶急迫,丢弃的部分辎重被刘尔素先人所获。于是刘家以此资本,先后在山西、山东、安徽等地开设了多处当铺。此后,生意越做越大,财产愈积愈多。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刘氏在外埠开的当铺已达18处之多,仅山东就有济南、济宁、滕县、沂州、峄县5处。
刘氏在峄邑堪称富翁巨贾,它与邑内首富、清进士王宝国的“恒兴钱庄”并驾齐驱。“吉兴典”资本雄厚,建筑规模宏大,有住宅楼5幢,营业楼3幢,死当部“兴泰栈”一座,占据了城区最繁华的半条街。除此之外,在城外农村,还有3处庄园,拥有土地30多顷。每年收的地租连同当铺利润大都解回山西老家。
(民国当铺复原图)
“吉兴典”当铺分活当、死当两种:即人们遇有天灾人祸或其他原因,造成经济拮据,借贷无门,不得已将其珍贵物品、家具、农具、衣物等典押给当铺,当铺一般低于其物实价3成付款,出具当票。当户必须在10个月内将其典押之物赎回,缴纳3分利息,此曰活当;超过10个月不赎者,当票作废,典押物由当铺全权处理,此曰死当。
“吉兴典”当铺采用劳资合营方式,即刘氏财东出钱,总掌柜的承揽经营,按资六劳四分红,店里的一切开支均由总掌柜的负担。
该当铺有职员200多人,其中掌柜、账房先生、外交师爷等高级职员50余人。职员分7个等级,依次是:总掌柜、大掌柜、二掌柜、外交师爷、大伙计、二伙计、跑堂的和下脚工。
知道的总掌柜有4位,第一位为李三麻子,第二位为李步瀛(李三麻子之子),第三位为王老七,第四位为范老五。
“吉兴典”当铺与官府来往甚密,除财东总掌柜的经常走动外,外交师爷专司其职。一旦遇有麻烦,便借助官府声威排忧解难,遮风挡雨,欺压、鱼肉百姓。官府除收受当铺的贿赂外,有时也敲竹杠。为此,曾闹出一桩人命案。光绪十年(1884年),县衙账房先生、知县朱永康的侄子谢石命差役抬着一只加盖县衙封条的大皮箱,到吉兴典出当,要价800两银子,声言是贵重珍宝,太爷亲手加封,不准打开检验。当铺深知有鬼,请王宝天进士的老太爷日智从中斡旋,付银400两。待谢石走后查验全是砖头瓦砾。对此,吉兴典具呈上告山东巡抚衙门。抚台派大员高廷栋来峄查处,结果被谢石设计谋杀。事发后朱永康以高“疯戕自刎”呈文兖州府。知府摘了朱的印绶,命其暂时代理县事,同时具文报省。抚台提审一干人犯,朱供认系侄儿作案,自负管束不严之罪,被判15年徒刑。高廷栋的侄子熙喆是翰林,在京为官。得知叔父被谋杀案后,和在京的同乡联名奏本,弹劾朱永康纵侄诈财,并指使其侄戕害巡抚衙门大员。皇上敕令山东巡抚“彻底根究,不得徇情回护”。抚台奉旨,复审此案,改判死刑。
“吉兴典”的职员,在生活上有严格的区别。通常高级职员享受台席(16首菜);一般职员68个菜,荤素各半;杂工荤素各12个。主食全是细粮。财东一家人,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高级裘皮罗纱,出入车马迎送,过着灯红酒绿,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
“吉兴典”从清朝咸丰末叶至光绪年间是鼎盛时期,其资本有多少无可考,但人所共知的48两白银铸成一只的元宝存有一库房。至民国四五年间尚称可观。此后,军阀混战,兵连祸结,社会动乱,各派系军阀横征暴敛,强取豪夺,民穷财尽。生意逐渐萧条。到了民国11年就被迫停业了。
(本文选自山东文史集萃,作者郭允生,由孙晋矩整理,峄城区政协供稿,薛水居配图码字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