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祭侄文稿》,最应该注意笔画间的顾盼呼应
颜真卿行草书墨迹代表作有“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等,刻本代表作有《争座位帖》《祭伯父文稿》《送刘太冲序》等。他50岁所书的《祭侄文稿》(本文例字选自此帖),文章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皆动人,下面从墨法、字法、章法、墨法四方面讨论颜真卿行草书的风格特征。
一般认为在帖学用笔的体系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搨直下”,以王羲之为代表;二是“篆籀绞转”,以颜真卿为代表。颜真卿的行草书,不同于王羲之笔法体系的是将王羲之的方折改为圆转,王羲之转折处多采用方折,这笔法一直从晋到初唐,学习书法的人大都用此法。颜真卿从篆籀中得到启发,独辟蹊径,放弃了王羲之转折多用方折的笔法,直接取法篆籀的圆转,具体在书写中表现为运笔到转折处稍提笔调锋,用中锋转弯,继续完成余下的行笔动作,在转角处不露圭角,顺势调锋而行,圆劲有力富有弹性,给人以流转畅达,圆劲婉通的艺术感受。在颜真卿的行草书中,多采用“外拓”笔法,起笔后,注意中锋铺毫,中段若“屋漏痕”时疾时缓,手控笔管,不使真力外泄,避免了轻滑留美,笔锋在纸面上摩擦涩行,使点画显得厚重遒劲,富有立体感。
外拓相向,内松外紧,使字形成环抱相向之势,是颜真卿字法的一个特征。如“蘭”字(图1)、“開” (图2)、“門” (图3),这些字由于有左右两竖,左竖起笔采用左转的外拓笔法,与右竖的连接又采用了篆籀的圆转,左右两竖状如鼓形,取势相向。“蘭”字的“柬”,与“開”字的“开”几乎不与“門”的外框相连,空间富足,是典型的颜体结字风格“内松外紧”的表现。
开张疏通是颜真卿行草书风格的另一特征,左右偏旁的字大多向两侧拉开,字的中心部分,有些已经拉开到了“疏可跑马”的程度,这种极尽夸张的处理,在行草书中,很容易造成涣散不聚的毛病。而颜真卿的高明之处,就是利用偏旁之间笔画的顾盼呼应,用有形的牵丝连带或者笔断意连的方法,使左右结构的字,左旁与右旁能够自然相互呼应,而使整个字虽然开张疏朗,却有形散而神聚。如“清” (图4)、“酌” (图5)、“期” (图6)、“祸” (图7)、“谁” (图8)等字。
颜真卿尺牍信札类的行草书,章法上基本上采用横无列、纵有横的布局,行书居多,偶尔有一两个字采用草法,如《乞米帖》(图9)、《讯后帖》、《与蔡明远帖》、《修书帖》、《草篆帖》、《刘中使帖》、《奉命帖》等此类书法。这类书法以《刘中使帖》(图10)最为突出,这是颜真卿晚年(67岁)的行书代表作,帖中记录了颜真卿闻悉叛将卢子期被擒获,吴希光投降两件喜讯,其中一个“耳”字独占一行,长笔而下,意态多姿,心情的快慰与激动,在这个“耳”字上充分得到体现。章法上以“耳”字作为分水岭,右边的开头部分,字形稍小,而“耳”字的左边,字形更放得开,字与字之间也更多加以连绵,快慰之情溢于笔端。
第二类是文章草稿类,这类书法一般字数较多,尺幅形式多以手卷、横幅出现,主要有《祭侄文稿》、《祭伯父稿》、《争座位稿》)和《送刘太冲序》(图11)。如在《祭侄文稿》(图12)中,颜真卿自然流露的真情,透过笔尖流淌到纸张上面。他并没有预想字形大小、贯气错落、章法处理等的问题,而以情为先、法度居后,更注重真实情感的抒发。
长卷《裴将军诗》(图13),作为颜真卿最不常见的一类作品,此帖最大的特点是多体杂融而节奏强烈。通观全篇,楷书雄浑宽厚,行书遒劲多姿,草书奔腾灵动,三种字体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现,显得节奏变化强烈。
颜真卿的行草书从存世的墨迹本《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来看,《刘中使帖》使用浓墨而墨色变化不大,《祭侄文稿》(图14)墨法枯润相间,从浓到枯,随着作者的自然书写而跃然纸上。孙过庭书谱所言:“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用墨效果,在颜真卿的这件书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者杀纸入笔,时涩行,时疾驰,显现出墨的枯、润、浓、淡的变化,笔与墨浑然一体。
图14 祭侄文稿
节临祭侄文稿
以祭侄文稿风格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