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只为团扇(上)
这是历史文化题材的第54篇散文
1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一直觉得,西汉才女班婕妤是古往今来所有帝王嫔妃中活得最清醒、通透的一位女子。
她从跨入皇宫的那一刻起,就清楚地知道,帝王从来都不会只属于她一人。
当她得到汉成帝的宠爱时,她不恃宠而骄;当她失去汉成帝的宠爱她时,她不顾影自怜。在她看来,帝王的爱本就飘忽不定,既然从未真正得到,也就不必害怕失去。
她仿佛是一泓平静的湖水,任凭天上云卷云舒,她只给一个倒影,不起一丝涟漪。
她活成了老子欣赏的模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她能在孤灯清影里照见自己的内心,在岁月流逝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她看淡了人情冷暖,躲开了纷纷扰扰,用笔墨记录自己最真实的心声,写下了《团扇歌》《自伤赋》《捣素赋》等佳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辞赋家。
班婕妤一定想不到,她写给自己的《团扇歌》,竟引发了后世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从张九龄到王维,从唐寅到纳兰容若,莫不为班婕妤笔下的这把团扇而扼腕叹息……
这一声声叹息里,诉说着他们怎样的心事?
2
公元前48年,班氏出身于功勋之家。父亲班况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汗马功劳。她自幼聪明伶俐,文才出众。
公元前32年,汉成帝刘骜即位,班氏被选入皇宫,深受汉成帝喜爱,赐封“婕妤”,居增成舍宫,不久生下一皇子,但数月后夭折。之后,班婕妤再也没有生育。
班婕妤的温柔贤淑、端庄得体,在宫中有口皆碑,有“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之誉。
樊姬是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汉成帝不是楚庄王,对他来说,大好江山已经尽收囊中,他只想尽情享受人生,特别是有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后,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燕舞,沉醉在温柔乡中,不可自拔。
会写诗的班婕妤,终究敌不过会跳舞的赵飞燕。
后宫本就是一个是非之地,班婕妤原本以为,只要自己与世无争,便能岁月安好。殊不知,赵氏姐妹却得寸进尺,诬陷班婕妤参与巫蛊之术。
汉成帝一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欲治班婕妤之罪。班婕妤心中无愧、从容不迫道:“妾闻死主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翻译成现代文,大意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改变。若鬼神有知,他们岂会接受害人的密告?若鬼神无知,那诅咒又有何用?这样的事情,我根本不屑于做”。
汉成帝听后,心中有愧,不再追究此事。
虽然风波就此结束,但班婕妤明白,如果继续留在成帝身边,赵飞燕姐妹不会放过她,陷害还会一再上演。与其在宫斗中耗尽余生,不如主动离开,守护好自己的内心。
于是,她向成帝请求去长信宫侍奉太后,去过她想要的清静无为的生活。
从此,她悄然隐退在深宫红墙的斑驳清冷中,沐手焚香,弄筝调笔,在团扇轻摇里,浅斟低唱:“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那把用洁白细绢裁成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到了秋凉时节,则被弃置箱中。从此,“团扇”就成了宫中女子失宠的象征,又称“班女扇”。
3
其实,在“学成文武艺,或与帝王家”的帝制时代,有“弃扇”之感的,又何止宫中女子?唐代的张九龄和王维也因班婕妤的团扇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张九龄是李隆基执政时期的一代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富有胆识和远见,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因为张九龄多次犯颜直谏,特别是反对李隆基废黜太子李瑛、立寿王李瑁为太子一事,让李隆基很是不快。再加上李林甫从中挑拨离间,李隆基对张九龄日益不满,渐渐冷淡了下去。
736年夏日的一天,李隆基忽然派高力士给张九龄送去一把白羽扇。李隆基给张九龄送白羽扇,难道真的只是给张九龄送清凉么?通透如张九龄,自然读懂了李隆基透过白羽扇传递的深意。皇上是想提醒他,当秋天来临时,白羽扇会被弃置箱底,人亦如扇,过时就没用了。
其实,张九龄并非不识时务,而是明知不可而为之。无论皇上多么想改立太子,他始终坚持“太子是国之根本,若无过失,不可废黜”。古往今来,因为随意改立太子而引发的政局动荡还少吗?
因此,即使他知道他若再坚持己见,就会被皇上厌弃,成为一把“弃扇”,但他依然不改初衷。他是大唐的宰相,从他当上宰相那天起,就早已将他个人的得失荣誉置之度外,心中所思所想、所忧所乐者,唯李唐天下而已。为了对大唐的江山社稷负责,他不惜得罪大唐天子。
想到这里,张九龄走到书案前,提笔在宣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下去:
开元二十四年夏,盛暑。奉敕使大将军高力士赐宰臣白羽扇,某与焉,窃有所感,立献赋曰:当时而用,任物所长。彼鸿鹄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烦暑,可致清凉?岂无纨素,彩画文章?复有修竹,剖析毫芒。提携密迩,摇动馨香,惟众珍之在御,何短翮之敢当?而窃思于圣后,且见持于未央。伊昔皋泽之时,亦有云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之何忌?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最后一句“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表面上说“白羽扇会在箱箧中感念圣恩,没有怨言”,其实是张九龄以白羽扇自喻,表明他的心迹——即使被皇上厌弃,他也无怨无悔。
当张九龄写下这篇《白羽扇赋》时,他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736年秋天,张九龄被免去中书令一职,降为尚书右丞,李林甫擢升中书令,总理朝廷政务。737年春天,张九龄被贬离长安,前往荆州担任长史。740年春天,张九龄病逝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家中。(未完待续)
正在创作历史散文集《历史的回眸和背影》、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此物最相思》(大唐)、《愿如梁上燕》(东晋)、《青简待月明》(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