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起大学生无力偿还网贷酿成的悲剧
人们急需用钱的时候,通常会找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但是有的时候,借款额度较高,或者出于隐私不愿借熟人钱,这种情况下会去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又有着苛刻的条件,于是,民间借贷应运而生。
现在民间借贷有了新的形式——网贷。说起网贷,人们都会有些不好的印象,因为网贷传出的糟心事可不算少,有的时候甚至会闹出人命。比如今年在安徽宿松发生的一起大学生自杀案件,由于网贷不小心遇到高利贷,还不起钱,这个大学生选择抛弃自己的人生、家庭离开人世。
事情还要从新生入校的时候说起。两年前,张某在高考中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乐于接受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而这其中,有一张网贷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上面的广告词打着“低息、期限长”这样诱人的条件,还声称此贷款专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由于家中条件不太好,他上了大学也没享受到美妙的生活,因此为了一时的贪念,他决定借网贷。
看着银行卡里打进去,他感到非常新奇。很快地,钱就花光了。他为了填债,于是在校外打了一份工。第一份网贷用他的工资和家人打的生活费勉强能够填补。他还完债之后,又产生了贷款的想法,几经周转,他又借了一笔贷款。
然而,这次他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这个网贷的利息还是很高的,而且利息还会叠加在上次的本金中。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利滚利”的网贷圈套,每次想拼命补上利息,但是下次的利息反而更高了。就这样,他越欠越多。
看到手机上的信息中,那越涨越高的债款,他感到害怕,连忙跟自己的父亲说。父亲把他教训了一顿之后,用打工的血汗钱给他填上了债款。他经过这次教训,也发誓不再借网贷了。但是网贷就像毒品一样,沾上一次,又哪能那么轻易的戒掉。在今年,他又忍不住借了5000块钱。
当他把钱花光之后,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此时,他收到的短信中,原先的5000块钱欠款已经翻了10倍变成50000,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往上增加。他不敢再跟父亲说,只能自己独自还债。每当他没还上钱的时候,就会有催债短信不厌其烦地骚扰他。到后来,这种方式变本加厉,催债人甚至找上门来,直接在学校催债。他也不敢跟同学、老师求助,因为网贷的人员“警告” 过自己,不要耍小聪明。
催债人的苦苦相逼,家长的殷切盼望,让张某绝望。就在大二的暑假,他差点被人找到了家中。当最后一次收到短信之时,他的欠款已经升至12万。这12万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张某向自己的父亲说了声抱歉后,就在家中自缢身亡了。
在这起案件中,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张某会自杀。他被网贷逼迫,起因是自己忍不住借了网贷。可是明明之前他已经从中吃过亏,却没长记性,仍旧掉入网贷的陷阱中,可以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其次,在张某决定自杀的期间,他有多少措施可以避免自杀呢?他可以告诉自己的父亲、邻居、同学、老师等,这其中任何一方,都可以拉他一把。他还可以收集好所有的证据,去警局报案。警方会抓住放高利贷的违法分子,他的高额贷款也无须再还。可是这些措施他都没有尝试过,最后决定孤独地自杀。
并且,他的死亡不能够把残害自己的放贷者抓住。因为他已经死了,很多证据都死无对证,仅凭几条催债短信很难能够抓住违法人员。更恐怖的是,以前他的父亲替他还过债,如果他泄露了父亲的信息,在他死后,催债的人将会联系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为他还债。所以一死了之不能够解决问题,最终不仅害了自己,也害家人徒然伤心,说不定还要把网贷的祸端引到家长那里。
我国法律针对网贷,也做了很多的限制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这个案例中张某的网贷利率很明显超过了法律规定。
其实,像张某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高利贷经常害的人家破人亡。作为贷款新形式的网贷,由于其信息容易造成不对等,也让违法人员经常钻空子。作为借贷者,要擦亮眼睛,不能被高利贷外表新奇的衣服吸引。如果一旦落入了高利贷的圈套,一定不要做出张某这样的举动,尽量收集证据,用法律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