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 || 豫园花园,镶嵌在都市的一块“翡翠”
位于上海老城区东北部的豫园,与上海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在这里,你不仅能欣赏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更能听昆曲、赏名画、逛商铺、享美食,在热闹与祥和的氛围中尽情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豫园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允端为让告老还乡的父亲安享晚年,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便在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经二十多年建成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当时的豫园占地七十余亩,规模宏丽,亭台轩昂,人称“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豫园建成后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园。此时我国的戏曲正处在南戏取代北杂剧的时代,兴起于江苏昆山的昆曲出现大量剧目和演出。潘允端对戏曲十分雅好,于是成立梨园戏班,在豫园进行频繁的演出活动,演出的戏曲剧目有《精忠记》《琵琶记》《昼锦记》《西厢记》《连环记》《银瓶记》等二十余出。潘允端留下的著作《玉华堂日记》,四分之三的篇幅和戏曲有关,对研究昆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豫园于明朝末年为张肇林所得,其后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不使这一名胜湮没,当地的一些富商士绅在此重建楼台,增筑山石。清乾隆年间,豫园旁的城隍庙香火鼎盛,四周逐渐成为庙市,商贾纷纷在园内开设店铺,各地商人常来此聚会、谈交易,一批饭馆、酒店、茶楼十分兴旺。
豫园亦是“海上画派”的发祥之地。清末,上海由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艺术品市场,吸引众多书画家蜂拥而至。豫园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环境氛围和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书画家们云集之地。任伯年初到上海即寄寓于豫园的飞丹阁,吴昌硕更是长时间在豫园进行书画创作。其他如高邕、钱慧安等海上画派的先辈名家,无一不与豫园结缘。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因战乱的缘故,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坍,旧有园景日见湮灭。1956年至196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历时五年,对豫园进行整治、修复,豫园重现了昔日秀丽的容貌。现在的豫园占地三十余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清幽秀丽,体现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航拍 / 唐士龙
编辑 / 高磊
来源: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