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跟小伙伴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我性格内向(或者外向),所以不擅长与人搞关系(或坐不住)」。市面上也有很多性格测试工具,有不少人会根据性格测试结果找工作。
现在你面临这样一个情境:
有一个工作你很喜欢,但工作要求跟你的性格不符,你是放弃还是愿意尝试改变自己?
这个问题就是要回答一个人的性格能不能改变,我们的性格能改变吗?
在讨论问题前,先来看心理学上如何定义性格,大辞海(心理学卷)说:
性格(character)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寡断、刚强、懦弱等。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我们看到,性格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因素是生理素质,我们常说的先天的遗传;另一因素是社会实践,后天从社会中习得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如果性格受先天遗传影响较大,那么就无法改变,谚语有「三岁看老」与之对应。如果受后天实践影响较大,就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谚语有「老狗学会了新把戏」,哪种更符合事实呢?
人的算法
我们先看一个生物学家的观点(不是所有生物学家都同意这个观点),生物学家布鲁斯·利普顿(Bruce Lipton)认为,人的性格跟他的生物学特征关系不是很大,而是由他的观念、信仰、身心健康这些后天习得的东西来决定。
他将后天习得的这些东西称为人生的算法,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就是往头脑里安装各种各样的程序,尤其是7岁前的教育和引导,特别关键。
人的算法的基本框架,是小时候与环境互动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这种方式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自动化的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比如有的人早上到点就能起床,有的人闹铃响了也要按下睡几分钟。有的人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喜欢卡着点(通常会迟到),有的人总是提前到场。
今天我在知乎发了塔勒布的话,两个评论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怕犯错」,另一个是「敢犯错吗?凡得起吗?」
那么,人的算法能不能改变?
利普顿说有两种改变方式,第一种就是求助心理医生,用催眠等方式来改变。更为简单的一种就是培养新的习惯。
总结一下,生物学家利普顿认为,7岁前的经历为人的性格确定了基本色调,但这个色调在成年后也是可以调整的。
组织行为学有很多证据表明,我们的性格并不是成年后就定型了,甚至第一份工作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可能高于原生家庭、籍贯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
最新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就像一条河流,成年后,虽然宽度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河流可以改变方向,也就是说在具体某项人格上,倾向是变动的。
认知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提出了一个情境论。他认为性格是由情境激发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所谓情境,就是人以具体动作跟环境互动。
实际上,行为的完整定义就包含了情境,一个完整的行为,包括行动者,具体动作,以及所处的情境。
三者中任何一项改变,行为就不再是原来的行为了。这不难理解,一个小朋友在家弹钢琴跟在上千人观看的舞台弹琴绝不是同样的行为。
她会在家里很放松、很自然,而在舞台上则会有紧张、有压力,呈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模式匹配与模式中断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模式生成、识别和预测机器。小时候主要通过从环境中观察模仿习得的模式,成为我们与世界互动的首选程序,这些首选程序就是我们的性格。这些程序修改起来比较难,但也能够改变,时机很重要。
最佳的改变时机就是在行为被打乱,也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现有模式与之匹配,这种没有相应模式可匹配的情况也叫做模式中断。
前面我们说第一份工作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原因就是情境和身份的转变——从学生变成了独立的社会人。前面二十年学到的很多模式都不好用了,需要建立新的模式,这是改变的关键时刻。
同样的模式中断还有结婚,生第一个孩子,搬家等,其特征就是我们的环境变了,或者角色变了,原来的固定行为模式被打乱,出现了建立新模式的机会。
国外有些政府为了鼓励人们更少开车上班,对上班族进行一对一的资助。但这个策略只对部分人有效,你也猜到了,就是那些刚搬家的人,因为他们对上班路线还不熟悉,更容易比上班一直开车的人接受新的交通方式。
模式四要素
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模式呢?一个完整的模式有四个要素:
情境
问题
方案
结果
模式可以回答在何种「情境」下,为了不陷入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方案」,以及「结果」会如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