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3.3亿!经历亲友患病有感:防微杜渐和中西医结合
今年7月,《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在《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这个数据是2.9亿,两个数据相差0.4亿,但时间跨度仅仅2年左右的时间。
报告中还显示,推算的心血管病这3.3亿现患人数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这些庞大的数据,是一个个人的叠加。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心血管病患?而且这个数据还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而且和很多疾病一样,心血管疾病也似乎有年轻化的趋势。
今天正好看到中医博士董洪涛老师的分析,他说:心脏病在中年男性中显得越来越常见,为什么中年男性的心脏健康每况愈下?我认为,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一则,熬夜,伤心;二则,久坐少动,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三则,过食肥甘厚腻、煎炸、烧烤等,亦伤血脉;四则,压力大、紧张,造成心神不安;五则,饮酒过多,扰动血脉;六则,吸烟,影响心脏。
看到这个分析时,笔者还是很有感触的,也因为近来身边有亲友经历过这样的病痛。在照顾陪伴或是探望之后,对这些经历颇有些感慨,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便是:防微杜渐和中西医结合。
其一是笔者的父亲。
父亲70多岁,心衰患者。身体出现这样的病痛,除去以前的劳苦,大概主要原因还因为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以及无事时打牌。最早一次因为心脏问题入院是7年前,那之后酒慢慢就戒了,但烟一直戒不了,打牌也一直没戒。为什么把打牌列上呢,因为打牌的背后是久坐不动,甚至是到了饭点也不吃饭,更甚者还有熬夜的。
这几年,没有发病时,父亲很不重视保养身体,那些不良习惯不改,教给他的中医调理方法如按摩穴位等也不积极去做,笔者也不在身边远在千里之外不能时时照顾,母亲对他的监督也常是不听,就这样,随着年龄更大,心脏的问题越发严重。
今年以来,连续住院几次,病情较为严重,治疗的短期效果也不太理想了。后来也找到了一位治疗过这种病的中医大夫,喝着中药,两相结合总算是度过了一个难关。
医生说加重心衰有7大诱因,包括抽烟、劳累、着凉感冒、情绪激动、饱餐等,但父亲在身体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仍然戒不了烟,让人十分无奈,我们做子女的只能经常劝诫,希望他能尽快将烟戒了,也希望他能坚持日常的中医调理。
其二是一位朋友。
那位朋友近60岁,8月某天突发心梗,家人将其送医后,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手术是成功的。手术后有2天,他没有解大便,医生便给做了一次灌肠,但灌肠后出现了麻烦——腹泻不止。
因为严重的腹泻他出现过几次休克,情况十分危急。而那家医院是水平很高的一家医院了,针对他腹泻的问题,几个科室的医生会诊过3次,给出的方案都没能止住他的腹泻,后来是他的家人找到外面一位中医大夫开了一副药,熬好后带到医院,他吃了两次止住了!
朋友去探望他时,他十分感慨的说,我这刚刚能下床,这次算是捡回来一条命啊。
其三是朋友讲述的一个案例。
最近遇到一个7岁小朋友的爸爸(40+)左脑全部梗塞,一周前做了手术,还在重症监护室里,医生说保住了命,但是可能无法说话,瘫痪在床。
孩子的爸爸不是第一次脑梗了,就在几个月前脑梗过一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这次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情况,左脑基本就无法工作了,脑细胞缺血坏死是无法再生的。
为这事朋友好几个晚上失眠(可能是这位患者的家人在此期间求助过她指导中医调理)。
最后她说:有的人有典型心脑血管疾病的体征,但自己全然不知,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哪哪都好。失去了跟自己身体沟通对话的能力,一旦生病就是大病。希望大家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减少悲剧的发生。
这几个案例都让笔者深深地感到,一定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对普通人来讲,大病面前,多是难以承受之重,包括病痛的折磨以及经济的压力等,所以一定要防!而防病一定要学习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法。
第二就是中西医结合。其实案例中的中西医结合更主要的是患者角度的,是患者或患者的亲友主动寻找的一种结合,而实际的情况下,在很多的医院,患者是不容易实现中医西医联合治疗的。那怎么办呢?值得思考。
最后想说的是,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还是积极地学习健康知识,学习并践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防微杜渐,健康是1,其他是0,健康是基础!
作者:春苗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