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第43次金融工作会议深度解读02
第43次金融工作会议还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原则”。稳重求进很好理解,鹤总在6月13日出席第11届陆家嘴论坛就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金融体系积累了一些风险,这是正常的。目前正处于水落石出的阶段。过去看不清楚,现在基本显露出来了。“尤其强调了“注意把握好处置风险的力度和节奏。在精准拆弹过程中,要坚决阻断风险跨市场、跨区域的扩散和传染。”“市场化”是什么,市场化一个理性的人在面对风险和收益权衡后的选择。承担多大的风险,获取多大的收益。风险溢价和万有引力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真理。把市场化放在第一位,是响亮的提醒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在现阶段,所谓的“信仰”,是一种迷信。
这种迷信,已经被HC、YM的违约事件打破。
将来,这种罔顾基本面的纯信仰被打破,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
市场的逻辑和节奏已经悄然改变,对打工人来说,躺赚无风险息差的时代彻底终结了。
讲到迷信,这里讲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实验,该实验的结果记载在《鸽子的迷信行为》这篇论文上。人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迷信行为,比方说,忌讳从梯子下走过,忌讳踩到裂缝等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某些时候人们是会因为迷信而做某些事情。斯金纳认为,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便是实际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关。迷信,并不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该实验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设计,起初的是通过研究鸽子的心理,让鸽子用啄按钮的动作来控制火箭的飞行。对,你没听错,就是鸽子开火箭。最终火箭控制由雷达来指挥,没有用鸽子,但在二战期间,这是一项绝密的研究。
他设计了“斯金纳箱”,将食物放置在里面,让鸽子通过啄盘子从而得到食物,同时为了研究迷信行为,他还设置了让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就落下食物。就是说,不论鸽子在做什么,每隔15秒就会有食物出现。研究中的被试是 8只处于饥饿状态的鸽子,由此增强其寻找食物的动机(这增加了强化的效果)。让每只鸽子每天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不作任何限制。在这期间,每个15 秒强化自动出现。几天后,两个独立的观测者记录了鸽子在箱中的行为。有趣的现象出现了:8只鸽子中的6只,在每次进食前都产生了固定的的行为。比如有的鸽子进食前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有的则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还有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摇摆似的动作。如此种种。上述的行为都是之前从未曾观测到的。实际上新的行为和鸽子得到食物毫无联系。然而,它们表现的就好像行为会产生食物似的;也就是说,它们变得迷信了。尽管迷信行为已经出现,但实验还没有结束。斯金纳将两次强化(喂食)间隔时间拉长到1分钟,以摇头的鸽子为例,它的摇头更加明显,看起来像是一种舞蹈。那么消除鸽子的行为要怎样呢?首先迷箱中的迷信动作和食物的“联系”强化不再继续出现,然后这只鸽子需要一段时间来改变,最后它重复了10000多次后,这个行为才完全消失。那么,问题就来了。打工人,你需要踩一万次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