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伟 |"老公社"里的那些往事
老家附近就是“老公社”,
乡亲们都知道,
这里曾是黄墩公社办过公的地方,
后来便习惯称之为“老公社”。
“老公社”座落在西边路上,面积不大,是三间二层楼房,西侧还有两间小屋,单户独院。“老公社”又称“二阊门”,因为它的西面是明代“郎官第”,叫“大阊门”;东首是建于晚清的一个“小阊门”。三个阊门座北朝南一字排开,很是壮观。
乡亲们念念不忘“老公社”,是因为,这里曾是“三面红旗”飘扬的地方,是社员们“战天斗地”的政治中心;公社搬迁后,这里又进驻过不少机关干部家属,长期为邻,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留下了许多让人难以磨灭的记忆。
"老公社"的阊门,又称二阊门
“老公社”曾经的主人
“老公社”的主人叫胡伟木,生于民国初年,家道殷实,读过书,穿长衫,很有“财主范”,娶邻村王氏为妻。楼房是其父亲于晚清建造的,很考究,铺着红石板,用的是上好杉木,历经百年,风采依旧。厅堂装扮也气派,摆放着红木制成的案桌、八仙桌和太师椅,中堂还配有西洋鸣钟。俨然,这是一座门庭显赫的乡村庭院。
据说,胡伟木还会唱戏,在他的发起下,组建了乡村京剧团,逢年过节时经常拉出去演出。
胡伟木和其兄胡伟春同是久安乡(黄墩乡前身)保长,也算是村里呼风唤雨的人物了。可好景不长,解放了,兄弟俩双双被戴上“反革命”帽子,胡伟木被就地镇压,其兄出逃后不知所终。从此,家道败落。
土改时,在分发地主家的财产(网络配图)
土改后的“老公社”
土改后,二阊门里的庭院归了公,庭堂里的高档家具,按需分配,都分发给了贫困农户,住户也给予重新分配。
据村民胡兴荣讲,一楼给了胡伟木妻和区武装中队的队员住;二楼让村姊妹队(早期的妇女组织)和村儿童队办公。当时胡兴荣是儿童队员,经常到此值班;那时的儿童队员有40多人,配有大刀和红樱枪,经常联合姊妹队去站岗、放哨、夜巡,去维护老街集市秩序,去黄墩港检查各类船只,忙得不亦乐乎。
村里还有民兵队,力量就更强大了,经常配合政府去分地主家的田地和财产,去开批斗大会、诉苦大会以及押送犯人;民兵队设在傅家墻弄。那时,政府对“地富反坏”管制很严,凡是家里来客,都要早请示、晚汇报,必须到政府办公室去登记。
解放那时,由于群众工作做得好,老百姓的思想觉悟高,男女老小,全民皆兵,新中国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
图为儿童队员在站岗放哨(网络配图)
大 公 社 时 期
1958年,黄墩公社成立,政府办公室搬进了二阊门,楼上楼下被挤满一堂,就连西侧的两间小屋也用于农科站和广播室。一时二阊门外便成了村里的“闹市中心”。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于是,举国沸腾了。先是大炼钢铁,那时的黄墩大公社,组织广大社员采来了铜岭山岗的耐火泥,挖来了财主家的大坟砖,筑起了十来个三四米高的圆形锅炉,风风火火地在上庙学校的操场上办起了炼钢厂;还发动社员带上吸铁石,到处去寻找铁矿,由于铁矿资源有限,就发动社员“砸锅卖铁”来支援,从而来突破钢铁产量。
回顾那段往事,村民薛瑞才感触最深。大炼钢那会他才七岁,因个头大,也随娘亲去挑砖,从大坟墩至五里外的炼钢厂,恰好被领导发现,于是记者来采访,广播作报道,说六岁儿童薛瑞才人小志大支援炼钢;还戴上大红花,在公社表彰大会上领来了奖状,一时成了公社里的小明星。
“大跃进”时,为让社员过上大公社生活,每个村都办起了“公社大食堂”。桥头胡是大村,共办了四个食堂,分别在郑家道地、二房道地、傅家墙弄和老街祠堂。有了“大食堂”,社员们便象模象样地过起了“箸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生活;好多家庭为了支援炼钢都砸了锅,家里不见饮烟,饭点一到便“蜂涌”大食堂,去“放开肚子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可好景不长,由于粮食产量低,社员胃口好,食堂里“僧多粥少”,不久食堂“捣灶”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59年下半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骤减,老百姓面临严重饥荒,不少家庭先是以米糠饼、蕃薯藤粥来糊口,可不久只能拿乌糯、野草根、胡豆叶等用来充饥。由于营养不良,有的人大便不通,全身浮肿,四肢无力,惨不忍睹。每当回忆那段往事,老人们都摇着头,说往事不堪回首,苦不堪言。
大公社时期高举的"三面红旗"(网络配图)
大炼钢铁时候的土法炼钢高炉(网络配图)
公社第一任书记
齐世智是黄墩公社第一任书记。他是南下干部,个子不高,古铜色的脸,操着山东口音,很有军人气度。
“齐世智,齐书记,名里命里皆书记”,由于读音接近,当地老百姓到如今还是这样子调侃着。
人们记忆深刻的是,齐世智一家六口,竟租住在大阊门里东厢朝西的两间小屋里,里间为卧室,外间是灶间和饭堂。那小屋原是村民堆放杂货的地方,旁边就是猪舍,房屋附近还有生产队的牛棚和农民的露天粪坑;夏天闷热臭气浓,冬日寒冷天地冻;因和齐家小女是同学,又在同个道地住,为此非常熟悉他家的情况。
堂堂的公社书记,竟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今的人们肯定难以相象。可在那时,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他们甘作人民公仆,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在老百姓的心中,树起了永恒的丰碑。
原黄墩公社齐书记曾经住过的两间小平房
“老公社”的住户们
不久,”老公社”由于办公不宜,黄墩公社搬迁到了“三和殿”,那是另一财主的一个大庄园,紧靠在桥头胡区委东侧。
“老公社”便作为公房,先后进住了不少机关干部家庭。最早的有原区委书记王玉堂、先后担任过区长区委书记的段兆义、原区委组织委员陈步山、原区公安特派员陈锡庆,之后还有先后担任过区革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的林沛杰、以及陈达川、韩姓等家庭,共计二十来户。
那时候的干部多数是“南下干部”,他们为了抗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远离故土,饱受了战争苦难,然而扎根他乡,投身于新中国建设。每当说起父辈们的战斗经历,陈海华就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她说:“父亲陈步山,祖籍安徽天长,抗战时是民兵,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来到天长县扩充部队,就和村里的40位民兵加入了新四军第二师,之后屡立战功,升任为连指导员。据父亲说,同村的40位民兵,在解放那时只剩下了两人。”
是呀!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她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如今,这批老干部均已过世,陈海华手捧着父亲的军功章,深情地说:“父辈们,生是共产党人,已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可父辈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印记在儿女们的心中。”
新四军抗战老兵、原桥头胡区委组织委员陈步山同志
人气很旺的庭院
“老公社”虽说是公房,可干部家属们住得很艰苦。偌小的院子通常要住四五户,每户只能分到一间正房;因子女多,房内便横七竖八地铺满了床;床不够,只好哥俩、姐妹俩合铺而睡。厨房则安置在西侧的两间小屋里,两户一间合着用,实在挤不下,就将炉灶、菜桌伸展到过道上。于是,庭院的角角落落塞满了煤饼炉、水桶担等生活用具。
院内没有水井,要到百米外的咸水井去挑,且井里的水有点咸,碰到旱季则去更远;庭院里没有公厕,伤脑筋呀,幸亏附近乡邻都有粪缸,且都开放着,因为那时没化肥,农家肥视为宝,为此,粪坑星罗棋布,村口、路边到处都是,成为当时农村的一大“景观”。
庭院里人声鼎沸,看似乱哄哄,有些密不透风,却闹中有静,秩序井然,充满着祥和。邻里间,大家注重素质,你帮我助,互相谦让,尽显干部家属之优良风采;这么多年来,让乡亲们惊叹的是,二阊门里,从未发出过邻里纠纷或子女们吵架这类不和谐的声音,乡亲们都称赞,这是个温馨祥和的庭院。
厨房两家合拼,很是拥堵,这就是那时候的厨房情景(网络配图)
“老公社”的干部子女们
干部子女们和农家子弟同为邻居,同走一条路,同饮一井水,同学一个班,有的甚至同窗到高中,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已结下了深厚的邻里情、同学谊。
齐家小女,父亲是书记,女儿亦班长,随父进城后便没了讯息,同学们很是牵挂;段家小公子,小时长得虎头虎脑,同学们都怕他,小学没毕业就随父进城,如今听说他担任了某县局领导职务,同学们高兴呀;王玉堂书记的小女,从小帖养在农家,此后与领养的村民结成了亲眷;林沛杰书记家清一色的四个女儿,不但温文尔雅,读书成绩好,而且个个大方又美丽,被乡亲们誉为“林家四金花”。
子女们的优秀,得益于父辈们的严谨的家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子女们牢记着革命使命,发奋图强,在各自的岗位上尽显才华。王玉堂书记的小儿子,桥头胡高中毕业后,接过父亲的革命钢枪,从军数载,当上了团政委;齐家大公子,桥头胡初中毕业后,随父进城,之后下放到了温岭建设兵团,参了军,当了消防战士,由于突出表现,荣升为某消防支队支队长;陈锡庆特派员的儿子,也因爱读书,性格稳重,工作能力强,走上重要工作岗位;陈步山委员的长子,高中毕业后,下放在店前王村,恢复高考后,考入省财政学院,毕业后留院任教,后调入省财政厅,也有不俗的表现。
欢乐的童年
“老公社”,我们曾经的家
物换星移,“老公社”几经易主,已归属私人住宅,眼下拆迁在即,不久将灰飞烟灭。
可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虽说走出已多年,虽说那时的生活有几多艰辛,可在他们记忆的长河中仍挥不去那段让人难忘的时光。陈海峰是陈步山委员的二儿子,他感慨地说:每次到桥头胡,不管怎么忙,我都要去“老公社”走一趟,步入庭院,总有一股热流会涌上心头。海峰兄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其实,在大家内心,早已把“老公社”当作是过去的家,是故乡。
是呀!那是个火红的年代,是激情澎湃的岁月,那段时光太特殊,太耐人寻味了。作为"老公社"的邻舍们,也时刻牵挂着这座充满故事的庭院,今天,遵照大家的嘱托,草就了这篇文稿,目的是在“老公社”拆迁后,让其生命得以重续,让"老公社"里的那些故事得以流传,直到永久,永远……
这是"老公社"西边的明代"郎官第"大阊门,内道地是三进九明堂的皇家宫殿格局
网名黄墩古月,又名黄墩港渔民,桥头胡黄墩人。爱好易学,民间文学,喜欢收藏。宁海县政协四届、五届委员,现担任宁海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市藏协古陶瓷专委会秘书长。
□ 稿、照、排:胡永伟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您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