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看懂疫情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
俄罗斯:关闭了与中国边界上的16个通关口岸,包括汽车和火车通关口岸。实施为期一个月的临时动物进口限令,涉及种类包括进口及过境的观赏性动物和来自中国的水产产品等;
亚美尼亚:发布中国动物产品及原料进口禁令
吉尔吉斯斯坦:禁止进口中国肉类,拟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农产品;
约旦:暂停从中国进口动植物产品;
塔吉克斯坦: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类型的食品;
澳大利亚:要求离开中国不足14天的船舶要先在隔离区停留满14天再进入引航区;
菲律宾:禁止所有经停受疫情影响国家港口的船舶直接进入码头泊位。
为防控疫情采取的封村断路等极端措施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向农村蔓延,但饲料、农资、产品物流受阻,企业员工的正常流动也受到限制,导致待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的生产和物流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疫情防控工作压倒一切,国内贸易管理部门正常工作流程遭受冲击,对农业企业的出口审批速度放慢,导致企业进出口业务不能正常办理。
因国内推迟复工时间,银行未正常开展业务,导致农业企业进口货物的资金无法及时汇出,违反出口国的资金支付规定,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
继各国入境管制和对中国船舶加强停靠限制之后,部分国家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提高中国农产品准入标准、甚至颁布进口禁令,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疫情持续可能诱使进口国对中国农产品标签、标识制度施以更严苛的标准,疫情对农产品贸易的短期冲击效应将呈现长期化的趋势。
以大豆为例,如果海外疫情在5月份之前得不到有效控制,美国、巴西等主要出口国可能出现停工停产现象,中国进口大豆速度被迫放缓,国内油厂或将从6-7月份开始面临豆源紧缺的局面。
以猪肉为例,欧洲已经成为中国猪肉进口的最大来源,而当前欧洲疫情不断升级,意大利已经实施全国封闭措施,预期其他欧洲国家将陆续跟进,对华猪肉出口相应减少,从而加剧中国猪肉市场供给紧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