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
《传心法要》直说75
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
问:如何是世谛?世谛即是因缘生灭,凡一切造作都是世谛,也可称之为俗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葛藤是禅宗常用的语言,是指离开心性的一切妄作妄为。我们上面说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这个无求即是没有造作、没有葛藤,因此才说“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
众生求法,多求知解,不如当下无心便是,哪有什么道理可言?“道人是无事人”,所谓“无事”即是直下无心,无心即无事,无事即是道 ,无心即是法,三乘教法皆是葛藤,只此直下无心便是第一义谛。
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我们的真如自性体本来清净,何用假借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假如能够于行住坐卧一切言语时,都能安住第一义谛不动不摇,便是“无漏智”。无一切心即是远离世谛,无一切造作。假如学人对世间相还是恋恋不舍,那就是在世谛中打滚,无有了期时。
因此,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我们每天的行住坐卧,包括一切言语,都不要去执着,这个就是出世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出言就是讲话;瞬目就是眨眼及转动。也就是说,每日的行住坐卧,包括一切言语,哪怕是讲一讲话、转动一下眼睛,都无所住着,这就是无漏法,亦名无漏智。所以,此法无葛藤,更没有道理可说,只是一切处无心,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因此,达摩祖师讲:“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时时无心,即是时时修行;处处无心,即是处处修行。假如一念攀缘心起,即名有漏凡心,即是流浪生死。
我们要知道,学法修道人,实无一法可修,如果说有修有证,皆是造作。时时处处安住真如本心,还有什么要修的?但是,由于习气使然,初学者常常忘失,也就是说在遇到境界时就忘失了回归真如本心,这就要时时警觉,才有念起,当下就觉悟,只是这么一看看稳,这个念头当下即烟消云散,而不至于流至第二念变为分别执着。这是一切学人入道的紧要功夫,万不可散乱放逸。待功夫熟练了,念头生生灭灭,我只历历分明而无染,只是安住本位不动摇,“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始终是不动不摇,这就上路了。功夫再进一步,安住也没有,只是一个空明朗净;妄想升起,不觉而觉,不假功行,一切都自自然然,基本上就不退转了。功夫到了这里,就有了初初的逍遥自在,自然不被一切境相所拘。
因此,见性第一,见性后勤加用功更为紧要。如果学人于识得心性后还是不断攀缘,还是不能一切尽舍,那就完了,这就是悟后迷。这个迷,即是迷于世谛,不舍世情,尽是小家子气,不是大丈夫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