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你根本没那么重要
作者:源说情感
生活中,“你以为的”总是和现实情况截然相反。
站在人群中,你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就像一颗钻石一样闪闪发亮。
你感觉周围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举动。
可实际上,或许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存在。
在别人眼里,你真的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重要。
01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聚光灯效应”。
它指的是,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总以为别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这一名词是由康奈尔大学教授季洛维奇,和美国心理学家萨维斯基联合提出的。
对此,他们还专门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一批受试者穿着印有过气歌星图案的短袖,走进一间已有5人的房间。
研究人员先是询问受试者们,觉得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件有点糗的短袖?
然后询问房间里的5人,有谁注意到短袖上的图案?
结果显示,前者认为约有5成以上的人有注意到这件短袖。
可实际上,后者中仅有1成的人看清短袖上的图案。
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吃饭时,你的衣服不小心沾到了油渍,你感觉很尴尬,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盯着自己;
走路时,你不小心在地上摔了一跤,你感觉很狼狈,觉得周围的人都在嘲讽自己......
可实际上,你眼里的这些“丑态”,在别人看来真的不值一提。
甚至,根本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你此刻的举止。
悉尼大学心理学家科林·克利福德曾说:
“我们总是倾向于假定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的存在感只是一种自我幻想。
大家都很忙,忙到很少会把注意力浪费在自身以外的事物。
02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家工厂的中层领导。
在一次饭局上,他向我分享了初次任职时的一次囧事。
一次,厂里开展员工大会,1000多名员工齐聚一堂,场面壮观。
每个中级以上的管理者都需要上台演讲,包括我朋友在内。
第一次要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言,他心里忍不住有些发慌。
等到他上台演讲时,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一股压迫感猛然袭向全身。
他的额头见了汗水,身体开始微微颤抖,声音也止不住地跟着抖动。
说着说着,他突然卡壳,忘记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
周围的气氛逐渐安静,到处都弥漫着尴尬的气息。
台下员工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上翘的嘴唇就像是对他的嘲讽。
此刻的他只想削尖脑袋,找个地缝钻进去。
最后,他支支吾吾了几句,总算是把这次演讲“糊弄”了过去。
事后,他觉得自己当众在员工、同僚们面前丢脸,颜面尽失。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为自己的这次丑态耿耿于怀,害怕别人会记住自己那时的窘迫。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好几次拐弯抹角地询问别人那次的情况。
可让他惊奇的是,别人除了那天开过员工大会以外,对其它的事基本上没有印象。
对此,他颇有感悟,对我说道:
“我那次的丑态,只不过是被我自己放大了而已,别人也许根本没注意到。再说,别人也没有那么闲,不会把你的一言一行都放在心上。”
正如《小泪痣》里说的那样:
“有人觉得,当自己做错了事,人家一定会注意到并且不断耻笑,其实不会,大家只会记得当时那一刻,事后很快就会忘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愿意把精力分散在你的身上。
每个人愿意记住的事情也是有限的,不会给无关紧要的记忆留下一席之地。
03
王小波曾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之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人最怕的,就是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曾自曝,刚成名时他一度认为自己无可取代。
直到遇见一个小插曲,才让他幡然醒悟。
一次排练中,达姆罗施忘记带指挥棒,想派人回家帮他取过来。
而他的秘书却建议他不用去取,问乐队其他人借一个就行。
达姆罗施心想:
“除了我以外,还能有谁会带指挥棒?”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还是随便问了句:
“有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
话音刚落,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师纷纷把手伸进口袋。
三根指挥棒就这样“唰唰唰”地出现在达姆罗施面前。
此刻的达姆罗施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努力着,时刻准备取代自己。
就连美国小说家布思·塔金顿也曾说过:
“请时时刻刻告诫自己,无论自己多么出色,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因此,真正强大的人,往往都能降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
一个人,只有不把自己当成焦点,不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重要性,才能活得洒脱、过得从容。
04
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因为在别人眼里,你真的没那么重要。
没有人会记住你的一言一行,也没有人会觉得你不可代替。
学会“看轻”自己,方能轻装上阵,泰然面对未走完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