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器人有点不简单!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场景中的运用逐步增多。在医疗领域,就诞生了工业机器人与医用机器人的结合体——康复机器人。由广西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制造的“智能化人体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以说是失去行走能力的人的佳音,在它的帮助下,无法站立行走的人不仅可以站起来,还能走起来,甚至通过训练,实现逐步恢复自主行走能力。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款神奇的康复机器人。

何东的父亲几年前不幸中风,经过治疗,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却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得知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专门的智能化康复设备,何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带着父亲专程前来求医。一个疗程下来,治疗结果令人欣喜。

这台酷似人体下肢的康复机器人,身上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器,能模仿人类自然行走的步态,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高频率、长时间的行走训练,激发患者的肌体功能,达到重塑行走能力的目的。

自从我父亲偏瘫重病以后,行动特别不方便,他心里一定很不高兴,不能接受,作为儿子,我希望他早日康复,安享晚年。

脑卒中又称“中风”,在我国发病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并呈现低龄化趋势。由于智能化高端康复器械及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目前中风的康复率较低,致残率高达75%。

包括中风、脊髓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都需要使用康复器械进行训练。面对患者和市场的迫切需求,从事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技术研究的李健及其团队,从2016年开始,将精力放在了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当中。

2017年,智能化人体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研制及产业化运用项目获广西科技厅批准成为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项目致力于打造广西康复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平台,实现康复机器人产业化应用,广西科技大学研发团队也与北京理工大学、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康复中心、广西科技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经过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攻坚克难,终于研发出了第一代康复机器人。第一代康复机器人以“学步车”为原型,在保证患者康复过程中不会摔倒的同时,将机器控制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这一看似高明的设计,却在实际应用中“碰壁”了。

 在后期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康复机器人的覆盖面有限,仅能针对于三级以上的患者使用,由于我们没有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这类患者普遍都会存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根本不敢自行操控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手杆。这一代康复机器人也没有增加外骨骼机构,在患者康复的期间,容易出现步态紊乱的情况。

由于第一代康复机器人存在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李建和科研团队不得不放弃这套设计方案,并重新了解、消化吸收国内外知名品牌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优点。经过了8个月的创新开发和4次结构设计大改,2018年12月,第二代下肢康复机器人研制成功。这次,研发团队没有急于将产品投放到医院试用,而是开展了实验室范围内的测试

我们定期邀请医生到实验室指导,希望通过他们的工作经验,为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支持。我们的机器人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工科思维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样机研制;二是以电机为代表的零部件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问题,采购周期长、采购数量受限。

尽管如此,第二代下肢康复机器人相比第一代还是有了质的飞跃。在接下来的研发过程中,科研团队更着重于结构设计、患者步态数据收集以及控制系统的开发。而针对零部件“卡脖子”的问题,李建决定,对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进行自主设计,实现康复机器人全国产化。

在攻克了重重难关后,2020年11月,科研团队带着第三代康复机器人,在第40届中国(柳州)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博览会上亮相,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的针对偏瘫、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临床试用中,多名行走障碍患者通过康复机器人的辅助,在康复训练后平衡等级从1级提升至2至3级,部分患者已顺利出院。

之前躺了十多天,手脚都是麻木的,康复机器人帮我康复训练了一段时间,现在基本上都恢复了。

第三代康复机器人跟国外的一些智能康复机器人相比,优点是可以带动有部分肌力恢复的偏瘫患者正常地行走,接近正常人的步行状态。国外的一部分机器人主要是固定在一个场所,病人只能在上面原地进行步态练习,没有比较真实的行走体验。

       目前,我国已成为康复辅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基于康复机器人那么大的市场前景和需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应该倍加努力,深入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为更多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同时,也为我们国家大健康和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是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我们还将跟随科技观察员,去体验一下第三代智能化人体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实际使用情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