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理论介绍
《理解学》
作者:韩妙第
作品提供:来自网络
日期:2021年09月26日
《理解学》理论介绍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1年09月26日
一.需求性
理解现象所以产生需要,是因为在现实中遇到了不理解的客观事物。因为理解任何事物时,通常都依赖理解主体自身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以及类型,同时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以及类型基础上,通过跨界行为,触类旁通的掌握一些全新的知识经验、结构以及类型。并且将固有的知识与全新的知识进行有机耦合,进而使之促使理解主体的知识经验、结构以及类型不断的扩展。也就是说“打铁首先要自身硬”。这是因为丰富、充实以及正确的知识经验、结构以及类型等的有无或多少,对理解能力的形成、升华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拥有理解的技术手段是形成理解主体理解能力的必要工具、桥梁以及中介体。
而且,理解的实现是有赖于对遇到问题达到了解决的境界。因此,对所遇到问题给予不同的描绘、叙述、解释、回答、阐述、表达以及诠释,是理解能力所处的不同程度或不同水平。显然,作为理解能力的现象,就是对所理解的对象能用自己的语言以及非语言方式进行描绘、叙述、解释、回答、阐述、表达以及诠释,包括对问题材料加以改组,改变其表现方式。
二.技术性
任何理解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面临着不理解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就会使得理解主体的各种实践行为处于停滞、停顿以及停留状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凭借着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通常在对某事物理解不确切,理解主体会难以用正确的描绘、叙述、解释、回答、阐述、表达以及诠释等手段。像仅仅依靠记忆、背诵、引用、摘录、标注以及搜寻某种观点、结论以及论文等的举措,这些都说明理解主体对于被理解对象并未达到真正的理解境界。而作为理解的另一标志,是根据对某一被理解对象所进行的描绘、叙述、解释、回答、阐述、表达以及诠释等方法、手段,能够独立完成并达到或实现所需要的过程、结果以及品质抑或价值。所以,仅靠他人的指点、启示以及指导来实现所需要的过程、结果以及品质抑或价值,这是不能被认为实现以及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境界。最后,对客体进行实际操作将会有助于帮助理解主体的理解能力实现。而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表达和实际动作有时并不一致。良好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结合,也就是中国成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境界。
三.渐进性
理解又可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直接理解是不要求中介性的思维过程的,常和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如对本民族的语言和其他熟悉事物的理解等。间接理解须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常是从最初模糊的、未分化的理解逐渐过渡到明确的、清楚的理解,其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间接理解总是针对复杂的、陌生的事物,并带有问题解决的特点。
四.境界性
理解是将未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同理解主体自身固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持有观念相统一的过程。理解主体在针对新事物、获取新知识并进入到消化、进化以及转化过程时,如果被理解对象的内涵、本体以及外延与理解主体(人)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持有观念不发生对立、冲突或矛盾,我们就称之为理解,否则就称为不理解或者难以理解。
五.定义性
理解,意思是在现有的知识点基础上,顺着这个知识点具有的知识性质的条理进行分解、梳理以及归纳,通过分类并展开详细的分析,从而使得认知意识在知识点的元点、节点、支点的延伸路径上展开,并在认知时遵循渐进性、追随性以及跨越式的方式,顺藤摸瓜的了解被认知对象。
因此,理解活动是每个理解主体的大脑对所感知事物展开分析、解释以及验证时的形成的结论。结论意味着理解境界所达到的程度,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处的结构。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自然而突然进入必然王国”中三种不同的认知状态。所以,理解一般也称为了解或领会。
六.概念性
什么是理解?
理解是认知活动中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在展开理解行为、能力以及境界的时刻,作为理解主体必须拥有对比、评价以及验证的指导思想,针对被理解对象依赖、凭借着自身以往的经验,当下的解读以及表达进入到知行合一的境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理解对象、问题进行消化、进化以及转化成其它领域的知识,最终在理解的时刻针对被理解对象呈现、达到以及实现出分析、解释以及判断等能力发挥的自如层次。以致在理解的前理解、中理解以及后理解不同结构中,面对问题、事物可以达到游刃有余的知行合一自然而然境界。
结语:
理解行为非常重要,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孔夫子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之”。这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各种的因素,致使许多人在针对现实问题时刻经常处于不懂装懂的境况。无论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不懂装懂不仅仅会贻害自身,更会对单位、组织、机构、政府等的决策行为带来巨大的误判。并将由此致使自身、单位、机构、组织、政府的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以及损失。《理解学》理论创建的原则强调理解的境界不仅仅要达到“知其然”的记忆结构,还要达到“知其所以然的”识别状态,更要达到“自然而然进入到必然王国”的理解境地。从而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在现实中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将所理解的知识进行消化、进化以及转化,从而游刃有余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客观事物。显然,《理解学》理论不强调记忆,也不认同识别,更不推崇理解。而是通过理解要将所理解的知识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既要进入消化的境地,还要结合其他知识达到进化的境地,更要做到无师自通,甚至深入到触类旁通的境地。这就是《理解学》理论的学术奉献!
关联著作:
《风格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912225956.html
《流派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467626148.html
《体裁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601917092.html
《意识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652249260.html
《知识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821783686.html
《观念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760973500.html
《学习学》理论介绍
《理解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476010157.html
《装逼学》理论介绍
《通识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998078621.html
《全知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948066434.html
《本体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947742850.html
《虚拟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517960365.html
《综合体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777802941.html
《文化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736066229.html
《文明学》理论介绍
https://hanmiaodi.blogchina.com/467685037.html
《理解学》理论介绍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1年09月26日
第一章:理解的现象┉┉┉┉┉┉┉┉┉┉┉┉┉┉┉┉┉┉┉┉┉┉┉┉┉┉┉┉(001)
一.理解的现象┉┉┉┉┉┉┉┉┉┉┉┉┉┉┉┉┉┉┉┉┉┉┉┉┉┉┉┉┉┉(001)
(一)词本位┉┉┉┉┉┉┉┉┉┉┉┉┉┉┉┉┉┉┉┉┉┉┉┉┉┉┉┉┉┉┉(001)
(二)递归性┉┉┉┉┉┉┉┉┉┉┉┉┉┉┉┉┉┉┉┉┉┉┉┉┉┉┉┉┉┉┉(001)
(三)定义性┉┉┉┉┉┉┉┉┉┉┉┉┉┉┉┉┉┉┉┉┉┉┉┉┉┉┉┉┉┉┉(001)
二.理解的特征┉┉┉┉┉┉┉┉┉┉┉┉┉┉┉┉┉┉┉┉┉┉┉┉┉┉┉┉┉┉(001)
(一)分析性┉┉┉┉┉┉┉┉┉┉┉┉┉┉┉┉┉┉┉┉┉┉┉┉┉┉┉┉┉┉┉(001)
(二)解释性┉┉┉┉┉┉┉┉┉┉┉┉┉┉┉┉┉┉┉┉┉┉┉┉┉┉┉┉┉┉┉(001)
(三)判断性┉┉┉┉┉┉┉┉┉┉┉┉┉┉┉┉┉┉┉┉┉┉┉┉┉┉┉┉┉┉┉(001)
三.理解的类别┉┉┉┉┉┉┉┉┉┉┉┉┉┉┉┉┉┉┉┉┉┉┉┉┉┉┉┉┉┉(001)
(一)前理解┉┉┉┉┉┉┉┉┉┉┉┉┉┉┉┉┉┉┉┉┉┉┉┉┉┉┉┉┉┉┉(001)
(二)中理解┉┉┉┉┉┉┉┉┉┉┉┉┉┉┉┉┉┉┉┉┉┉┉┉┉┉┉┉┉┉┉(001)
(三)后理解┉┉┉┉┉┉┉┉┉┉┉┉┉┉┉┉┉┉┉┉┉┉┉┉┉┉┉┉┉┉┉(001)
第二章:理解的形态┉┉┉┉┉┉┉┉┉┉┉┉┉┉┉┉┉┉┉┉┉┉┉┉┉┉┉┉(001)
一.理解的思想┉┉┉┉┉┉┉┉┉┉┉┉┉┉┉┉┉┉┉┉┉┉┉┉┉┉┉┉┉┉(001)
(一)对比性┉┉┉┉┉┉┉┉┉┉┉┉┉┉┉┉┉┉┉┉┉┉┉┉┉┉┉┉┉┉┉(001)
(二)评价性┉┉┉┉┉┉┉┉┉┉┉┉┉┉┉┉┉┉┉┉┉┉┉┉┉┉┉┉┉┉┉(060)
(三)验证性┉┉┉┉┉┉┉┉┉┉┉┉┉┉┉┉┉┉┉┉┉┉┉┉┉┉┉┉┉┉┉(001)
二.理解的程序┉┉┉┉┉┉┉┉┉┉┉┉┉┉┉┉┉┉┉┉┉┉┉┉┉┉┉┉┉┉(001)
(一)知识点┉┉┉┉┉┉┉┉┉┉┉┉┉┉┉┉┉┉┉┉┉┉┉┉┉┉┉┉┉┉┉(001)
(二)见识性┉┉┉┉┉┉┉┉┉┉┉┉┉┉┉┉┉┉┉┉┉┉┉┉┉┉┉┉┉┉┉(001)
(三)思路性┉┉┉┉┉┉┉┉┉┉┉┉┉┉┉┉┉┉┉┉┉┉┉┉┉┉┉┉┉┉┉(064)
三.理解的样式┉┉┉┉┉┉┉┉┉┉┉┉┉┉┉┉┉┉┉┉┉┉┉┉┉┉┉┉┉┉(001)
(一)观察性┉┉┉┉┉┉┉┉┉┉┉┉┉┉┉┉┉┉┉┉┉┉┉┉┉┉┉┉┉┉┉(001)
(二)辨别性┉┉┉┉┉┉┉┉┉┉┉┉┉┉┉┉┉┉┉┉┉┉┉┉┉┉┉┉┉┉┉(001)
(三)总结性┉┉┉┉┉┉┉┉┉┉┉┉┉┉┉┉┉┉┉┉┉┉┉┉┉┉┉┉┉┉┉(001)
第三章:理解的本质┉┉┉┉┉┉┉┉┉┉┉┉┉┉┉┉┉┉┉┉┉┉┉┉┉┉┉┉(001)
一.理解的原因┉┉┉┉┉┉┉┉┉┉┉┉┉┉┉┉┉┉┉┉┉┉┉┉┉┉┉┉┉┉(001)
(一)经验性┉┉┉┉┉┉┉┉┉┉┉┉┉┉┉┉┉┉┉┉┉┉┉┉┉┉┉┉┉┉┉(060)
(二)解读性┉┉┉┉┉┉┉┉┉┉┉┉┉┉┉┉┉┉┉┉┉┉┉┉┉┉┉┉┉┉┉(001)
(三)表达性┉┉┉┉┉┉┉┉┉┉┉┉┉┉┉┉┉┉┉┉┉┉┉┉┉┉┉┉┉┉┉(001)
二.理解的目的┉┉┉┉┉┉┉┉┉┉┉┉┉┉┉┉┉┉┉┉┉┉┉┉┉┉┉┉┉┉(001)
(一)定义性┉┉┉┉┉┉┉┉┉┉┉┉┉┉┉┉┉┉┉┉┉┉┉┉┉┉┉┉┉┉┉(001)
(二)概念性┉┉┉┉┉┉┉┉┉┉┉┉┉┉┉┉┉┉┉┉┉┉┉┉┉┉┉┉┉┉┉(001)
(三)论述性┉┉┉┉┉┉┉┉┉┉┉┉┉┉┉┉┉┉┉┉┉┉┉┉┉┉┉┉┉┉┉(001)
三.理解的功能┉┉┉┉┉┉┉┉┉┉┉┉┉┉┉┉┉┉┉┉┉┉┉┉┉┉┉┉┉┉(001)
(一)有意识┉┉┉┉┉┉┉┉┉┉┉┉┉┉┉┉┉┉┉┉┉┉┉┉┉┉┉┉┉┉┉(001)
(三)无意识┉┉┉┉┉┉┉┉┉┉┉┉┉┉┉┉┉┉┉┉┉┉┉┉┉┉┉┉┉┉┉(001)
(三)潜意识┉┉┉┉┉┉┉┉┉┉┉┉┉┉┉┉┉┉┉┉┉┉┉┉┉┉┉┉┉┉┉(001)
第四章:理解的规律┉┉┉┉┉┉┉┉┉┉┉┉┉┉┉┉┉┉┉┉┉┉┉┉┉┉┉┉(001)
一.理解的原则┉┉┉┉┉┉┉┉┉┉┉┉┉┉┉┉┉┉┉┉┉┉┉┉┉┉┉┉┉┉(001)
(一)消化性┉┉┉┉┉┉┉┉┉┉┉┉┉┉┉┉┉┉┉┉┉┉┉┉┉┉┉┉┉┉┉(001)
(二)转化性┉┉┉┉┉┉┉┉┉┉┉┉┉┉┉┉┉┉┉┉┉┉┉┉┉┉┉┉┉┉┉(001)
(三)进化性┉┉┉┉┉┉┉┉┉┉┉┉┉┉┉┉┉┉┉┉┉┉┉┉┉┉┉┉┉┉┉(001)
二.理解的方法┉┉┉┉┉┉┉┉┉┉┉┉┉┉┉┉┉┉┉┉┉┉┉┉┉┉┉┉┉┉(001)
(一)语境性┉┉┉┉┉┉┉┉┉┉┉┉┉┉┉┉┉┉┉┉┉┉┉┉┉┉┉┉┉┉┉(001)
(二)场景性┉┉┉┉┉┉┉┉┉┉┉┉┉┉┉┉┉┉┉┉┉┉┉┉┉┉┉┉┉┉┉(001)
(三)情景性┉┉┉┉┉┉┉┉┉┉┉┉┉┉┉┉┉┉┉┉┉┉┉┉┉┉┉┉┉┉┉(001)
三.理解的形式┉┉┉┉┉┉┉┉┉┉┉┉┉┉┉┉┉┉┉┉┉┉┉┉┉┉┉┉┉┉(001)
(一)感性认知┉┉┉┉┉┉┉┉┉┉┉┉┉┉┉┉┉┉┉┉┉┉┉┉┉┉┉┉┉┉(001)
(二)理性认知┉┉┉┉┉┉┉┉┉┉┉┉┉┉┉┉┉┉┉┉┉┉┉┉┉┉┉┉┉┉(001)
(三)知性认知┉┉┉┉┉┉┉┉┉┉┉┉┉┉┉┉┉┉┉┉┉┉┉┉┉┉┉┉┉┉(001)
第五章:理解的价值┉┉┉┉┉┉┉┉┉┉┉┉┉┉┉┉┉┉┉┉┉┉┉┉┉┉┉┉(001)
一.理解的现象价值┉┉┉┉┉┉┉┉┉┉┉┉┉┉┉┉┉┉┉┉┉┉┉┉┉┉┉┉(001)
(一)内涵性┉┉┉┉┉┉┉┉┉┉┉┉┉┉┉┉┉┉┉┉┉┉┉┉┉┉┉┉┉┉┉(001)
(二)本体性┉┉┉┉┉┉┉┉┉┉┉┉┉┉┉┉┉┉┉┉┉┉┉┉┉┉┉┉┉┉┉(001)
(三)外延性┉┉┉┉┉┉┉┉┉┉┉┉┉┉┉┉┉┉┉┉┉┉┉┉┉┉┉┉┉┉┉(001)
二.理解的结构价值┉┉┉┉┉┉┉┉┉┉┉┉┉┉┉┉┉┉┉┉┉┉┉┉┉┉┉┉(001)
(一)静态性┉┉┉┉┉┉┉┉┉┉┉┉┉┉┉┉┉┉┉┉┉┉┉┉┉┉┉┉┉┉┉(001)
(二)动态性┉┉┉┉┉┉┉┉┉┉┉┉┉┉┉┉┉┉┉┉┉┉┉┉┉┉┉┉┉┉┉(001)
(三)变态性┉┉┉┉┉┉┉┉┉┉┉┉┉┉┉┉┉┉┉┉┉┉┉┉┉┉┉┉┉┉┉(001)
三.理解的发展价值┉┉┉┉┉┉┉┉┉┉┉┉┉┉┉┉┉┉┉┉┉┉┉┉┉┉┉┉(001)
(一)描绘性┉┉┉┉┉┉┉┉┉┉┉┉┉┉┉┉┉┉┉┉┉┉┉┉┉┉┉┉┉┉┉(001)
(二)阐述性┉┉┉┉┉┉┉┉┉┉┉┉┉┉┉┉┉┉┉┉┉┉┉┉┉┉┉┉┉┉┉(001)
(三)诠释性┉┉┉┉┉┉┉┉┉┉┉┉┉┉┉┉┉┉┉┉┉┉┉┉┉┉┉┉┉┉┉(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