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正:张锡纯“君火相火”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365医学网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大家,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中医界公认之《伤寒论》以来最受医者欢迎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医学中第一可法之书),先生本人亦被邓铁涛、朱良春、李可、余国俊、李静诸先生公推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学报》)

一、其临床经验“屡试屡效”,其诸方“若不应手继效,如鼓桴之相应”。

  笔者研习其著作《参西录》施之于临床,屡起沉疴顽疾,颇为叹服。其中以其“君火相火”[1]理论指导针灸临床选穴少而精,搭配新颖,别开眼目,疗效颇佳。特赘述于下,以飨同道。

二、张锡纯对“君火、相火”的认识:

  “君相之火”历来莫衷一是,一般医家以心中之火为君火,命门之火为相火,而道家注重食气培元,以丹田之火为君火,相火之属与医家相类,亦以命门之火为相火。二者有同有异,医、道各执一是,令后学多生疑惑,更难于准确应用于临床。

  张氏精于道家学说(见《参西录》之《答方寄斋问黄庭经后有幽阙,前有命门》、《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医学宜参看<丹经>论》、《论哲学与医学之关系》等文)。有感于此,申道家之说以为“当未生之前,阳施阴受,胚胎之结先成一点水珠(天一生水),则其中渐有动气,此乃脐下气海而丹田之元阳即发其中”(元阳为火,是以地二生火)遂至元阳充足,先由此生任督二脉。命门者,即督脉入脊之门也,是以其中所生之火与丹田之元阳一气贯通,而为之辅佐”。至此,张氏以先天立论,明道家“丹田元阳”为“君火”,“命门所生之火”为“相火”之论。

三、与多数医家“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之说不同,

  张氏参以《内经》六气理论,从“后天”水火之功用最要为“腐熟水谷,消化饮食”出发,认为《内经》殊少论及“命门之火”,相火当为少阳之火。盖心、胆分居膈之上下,但经脉相连,且气化相助,故认为医家君火为心中之火,相火实寓于胆火,即少阳相火。

四、张氏“君火、相火”理论的应用

  张氏“君火、相火”理论卓著之处在于明确“肠中之食”以元阳之火与命门之火所化;“胃中之食”以上焦心火,中焦胆火化之。张氏以为脐下气海(丹田元阳),居于大小肠环绕之中,热力与之息息相通,于肠中之食化居功至伟。

  据方书所论,但言“命门之火”能化食,未及丹田之火,与之相对应的是,胃中之食化有赖心、胆。心居上焦,为太阳之火,“如丽日中天,照临下土”,张氏认为胃中水谷可藉其热力熟腐,而胆居中焦,其中相火于食化之功尤甚,上近于胃,其气入胃助其宣通下行;下近于肠,味苦火味入肠助其化生精液。

  张氏基于以上君相之火功用特点,分治肠胃,各有侧重。如胃中寒痰,消化不良,选药遣方以《金匮》苓桂术甘汤为主,加干姜、厚朴黄芪之类,意在助上焦之阳,曾数剂愈台岛二十六年之寒痰结胸、喘嗽不已者,患家登报致谢。是方桂枝、干姜补心中少阴君火,桂枝、黄芪补胆中少阳相火。肠中热力不足,迭生泻泄者,则以桂、附直趋下焦,小茴温暖任督,使其原气与气海君火相得益彰,更用补骨脂力补下焦真阳、骨中之脂,以收骨髓充足督脉,强盛命门之,火旺则肠中热力自可回复。

五、张氏“君火、相火”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举例

  笔者受其启发,在肠胃病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针对病情迁延、体羸气弱患者,选穴配穴,多宗其法,收效甚佳。

  案例一:易某,女,六十余岁,曾患面瘫多年,经治缓解。患者长期慢性腹泻,泻下稀溏,不臭秽,日数行,晨起餐后,必行大便。自述下腹怯冷,冷风拂面后面瘫侧面肌有麻木之感,近半年来,易外感,伴眠差,患侧眼睑下垂明显,患家心中忧惧,求治。查见形体微胖,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弱,手足不温,语声低怯。《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飧泻取三阴”,然患者年老、素体正气虚弱,病位在脐下肠中,气海、关元之处抚之冰冷,是病与张氏之论极为合契。又,《难经六十六难》云:“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内经》云:“四肢者阳气之根本也”。患者惧风冷、睑垂肢冷,频繁外感,足证患者作泻乃肠中之冷,当温丹田之君火,命门之相火。故结合陈日新教授“热敏灸法”[2],以脊中、脐下局部红热,灸感深透为度,重灸关元、气海、命门三穴,每日两次。历时半月,患者诉风冷渐去,肠中温热,泄泻全无,余诸证亦大减。效不更方,嘱其尊张锡纯师法,配合金匮肾气丸守法继进。

  以上选穴少而精,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然选穴颇有深意。如气海一穴,高式国教授[3]研究认为,本穴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之根本。气海处吸引不止,中气方能达于脐下。男子腹式呼吸,全赖气海为之鼓荡,乃有吐纳。养生家调息,绵绵若存,动而愈出者,也赖于此。故本穴为大气所归,如百川之汇海,通调全身之百脉。胸中膻中一穴,以后天之气,鼓荡胸中,以促脐下(气海)之气相与迎送,此般元气升降之状,《老子》喻之以“橐龠”。于此患者,气海灸之,除纳气之外,引心意之阳,下注肾宫,而温存守之,犹天日之阳下照江海,阴水得阳火照射,则化气升腾,其腹泻之状自可消弭。

  案例二:张某,男,六十余岁。形体肥硕,嗜酒多年,好肥甘,贪凉饮冷,渐次出现口苦、胃中胀痛,纳谷不馨,饮冷不适,呃逆频繁,更有甚者夜发心悸。查其舌淡胖齿痕,舌质偏清灰,脉沉弦,偶及结代,间断稀溏便。是患,大量嗜酒,酒毒内蕴于胆,故口苦,反复呕吐,伤及胃气,“六腑之气以通降为用”,故损之则呃逆频频,胃阳腐熟失司,故纳差,惧冷。子盗母气,营血失养,累及心中君火,故心悸。其正治之法,当复其阳明之气,遵张师之意,治胃当先助后天心君之火,胆相之火。故从阳引阴,灸厥阴俞、胆俞;针内关、阳陵泉(《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另,遵《灵枢九针十二原》“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辅以足三里(《一针疗法》高树中[4])。经治十余次,患者未再诉呃逆、心悸,偶有胃胀,皆可通过休息、饮食控制缓解。

  明代医家张景岳曾于其著作《景岳全书》中言,中医曰”阴阳二字”而已。张锡纯君火、相火分先天、后天之理论,深得其精髓。指明了后天心、胆君相之火与胃之关系,及先天气海、命门之火与肠之关系。立论高远,用方严谨,疗效卓著,深刻体现了中医阴阳脏腑变化得整体观,辩证论,故也为针灸选穴、立法治疗肠胃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