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三题案

第三题;何谓八法,正治,反治,从治,逆治;小儿惊风八证,产后三急,三冲,三病;如何

鉴别真阴不足,真阳不足,真热假寒,真寒假热,戴阳,格阳,亡阴,亡阳;表里同病,

新旧同病;治疗程序如何?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如果区别用何方药

八法;即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程氏《医学心悟》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

正治,是一般常规的治疗的方法,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如寒证用药,        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

逆治;逆就是逆其药物与疾病相反,好象药物与疾病对立,药逆其证侯而治,又为正治。

反治,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所使用的方法,如真寒假热,按正治法用温热药治真寒,但有假热        以格柜,反入药即吐,这就须用反治法,在温热药加少许寒凉药或热药冷服。

从治,从就是从其疾病性质的假象而言的治疗方法为从治。从治就是反治。

小儿惊风八证;凉风症状的八种表现;搐,肘臂伸缩抽动;掣,两肩拽动;搦,两手握拳或          十指开合不已;颤,手足震颤;反,角弓反张;引,臂若开弓,手如挽弓;窜,眼          睛上视;视,眼睛斜视,睛露不活。

产后三急,三冲,三病;都是妇女产后疾病,

三急;是指产后出现三种急症,呕吐不止,盗汗,泄泻频频;三者并见为危重症候。

三冲;是冲心,冲胃,冲肺;产后因感邪而恶露不下等原因引起的三种危重证候;

出现发热,狂言呼叫,甚发狂奔走等神志症状,就叫败血冲心。

出现胸闷烦燥,面赤,气急喘逆等症状,叫败血冲肺。

出现饱闷呕恶,腹满胀痛,等运化功能失常的症状,叫败血冲胃。

三病;是病痉,郁冒,大便难;因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亏虚,营卫失调,易感外邪而致病。

如外感风邪,内血虚生风,而致筋脉失养,痉挛抽搐等证出现,为痉病。

如外感寒邪,乘虚而入,邪盛正虚,阴虚阳亢,阳气上厥,逐眩晕昏冒,头汗,呕吐不              能食,脉微弱;可用小柴胡汤调治。

如冒病解,出汗过多,伤阴耗液更甚,至大肠失于濡润,而大便难。

鉴别;

真阴不足;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以潮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口燥 咽干,红      少苔,脉细数等症候。治疗以滋补真阴为主。

真阳不足;阳气亏损,失却温煦推动,脏腑机能衰退,以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      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尿清便塘,或尿少浮肿,面白,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        症候。治疗以补阳为主。

真热假寒;指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症候。即所谓“热深厥亦深”。多由阳热内盛,格阴         于外,阳气内闭而不能外达,其四肢甚凉甚至厥冷,恶寒甚,神识昏沉,面色紫暗,         脉沉迟(或细数)等似为寒证的表现,但四肢冷而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         口渴引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红苔黄而干,脉搏有力等实热证。

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表现是身热,面       红,口渴,脉大,似属热证;但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饮亦不多,脉大而无力,      并且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真寒证。

戴阳;阳气因下焦虚寒而浮越於上,出现下真寒而上假热的证候,称为“戴阳”。患者见气

短,呼吸迫促,倦怠懒言,头晕心悸,足冷,小便清,大便稀溏,舌胖嫩,苔黑而润。      真 寒的表现。但面色浮红,口鼻有时出血,口燥齿浮,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假热的       症状。“戴阳”与“格阳”都属真寒假热,格阳证是内真寒而外假热,戴阳证是下虚寒       而上假热。

格阳;虚阳浮越,阳虚阴盛,格阳于上,以面红如妆,口咽干燥,皮肤灼热,             冷,尿清长,大便清,脉浮大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亡阴证;体液大量耗损,阴精欲竭,以身热汗出如油,口渴饮冷,烦躁,面红,舌干         无津,脉细疾数等危重证候。

亡阳证;阳气衰竭而欲脱,以冷汗淋漓,身凉肢厥,神倦息微,面色苍白,脉微欲            绝,舌淡苔润等危重证候。

表里同病;是指病者即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同时又有胸满,腹痛,腹泻等里证;或      表里同时出现同一性质的病,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治疗上表里同治。

新旧同病;是指病者原就患有疾病,现又出现新的病证,叫新旧同病;在治疗此类情况的病      者,应按治疗的原则分清其轻,重,缓,急,如新病轻,就治旧病;新病急就治新        病,缓治旧病。

阳虚发热;寒证日久,或者久病气虚,伤及阳气,脾肾阳气亏虚,虚阳外浮,导致阳虚发          热。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         软,纳少便溏,面色晄白,舌质淡胖,或者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阴虚发热;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        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用大补阴丸,熟地,龟扳,黄          柏,知母。

气虚发热;正气亏虚,虚阳浮动,以低热日久,劳累更甚,食少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         等 症状。用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升麻,白术,当归,陈皮,甘草。

血虚发热;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       舌质淡,脉细。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2020年12月1日

(0)

相关推荐

  • 中医基础-八纲辨证

    第五章 八纲辨证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的纲领.八纲辨证:运用八纲对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别疾病病位的浅深.病性的寒热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八题案

    第八题:患者,张三,男,23岁,某社社员,未婚,于某日劳动后,即头痛,身疼,发高       烧,汗出,心烦,口渴饮冷水,胃痞不思食:经某某医生治疗,用银翘散加减未愈:四       日后病情反增,旋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七题案

    第七题:简释:满而不实,实而不满:以内经语言解释,精,神,魂,魄:写出内经八虚,病机十九条,五脏所藏,所主,化液,所入: 满而不实:满是指精气充满,不实为虚,五脏是藏精气的,以藏为主,不藏精,精气就虚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六题案

    第六题:伤寒中风,伤寒风温:温病卫气营血:三焦:各证状,舌苔脉象,试写出其鉴别:         (可列表说明) 伤寒中风,证见,发热,恶风,汗出,头项强痛,舌苔白脉象浮缓. 伤寒风温:证见,身灼热,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五题案

    第五题:伤寒中风,金匮中风二者同否?治疗何如?金匮桂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三者治疗区别?何为黄汗,历节,肺痈,阳黄,阴黄,痿,痹,痉,湿各鉴别若何? 伤寒中风,金匮中风二者是不同的:伤寒中风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四题案

    第四题:写出伤寒六经提纲,何为并病,合病,在经在腑:伤寒发汗有几?蓄水蓄血,胃家实原因有几?少阳兼表,少阳兼里,太阴阳明病性质区别?少阴寒化热化:厥阴寒证热证鉴别? 伤寒六经提纲:太阳病:脉浮,头项强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案第二题

    第二题:何为七方十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合和.十八反,妊娠禁忌,本草经药物分几类,各类包括多少,共有多少:试举一方写出药物的君臣佐使:简释下列药物的主治和区别:柴胡前胡,羌活独活,苍术白术,青皮 ...

  • 仁寿县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一题案

    第一题:何谓阴阳,五行生克乘侮,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配合,十二经络,三因,六淫,四诊八纲,十六目? 阴阳:阴阳是指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现象,对立而又统一两个方面的概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 ...

  • 仁寿县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三答案

    3,十二经脉在人体循行的部位(用绘图和文字说明) 手太阴肺经循行的部位:本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 ...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十二答案

    12,解释经文:(1)伤寒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2)素问:"寒极生热,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