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两个恭亲王,一个雄心勃勃,一个懒得出奇
在清朝中晚期,恭亲王奕訢曾经是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与哥哥咸丰帝奕詝共同长大,虽然是同父异母,但同为静贵妃抚养,实际上和亲兄弟没有多大区别。而且,相比于咸丰帝,奕訢天资聪颖,颇有才气,善于骑射,似乎更有能力,因此也更得父亲道光帝的赏识。
不过,在种种考量之下,道光临终时遗诏立奕詝为帝,同时封奕訢为亲王。咸丰继位后,将恭亲王的爵位授予了奕訢,不过两人从此产生了嫌隙。在咸丰执政期间,虽然面临太平天国的咄咄攻势,但咸丰宁可使用汉族地主阶级和不堪重用的满人,也不愿意给弟弟奕訢太多施展才干的舞台。
当时的满族人,早已没有了入关时的锐气,许多贵族子弟,甚至都不会骑马打仗,闹出许多笑话。他们养尊处优,遛鸟斗狗成为了主业,奕訢却很另类。他虽然被咸丰帝防范,却始终抱着满腔热忱,希望能够图强,不断上书阐述政治主张。
咸丰帝始终不敢信任这位才干超出自己的弟弟,甚至在临终的人事安排中,也将奕訢这位血缘最近的亲王踢出局。只是不甘寂寞的奕訢与慈禧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铲除了八大臣。成功后的慈禧获得垂帘听政的机会,奕訢也得被授予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权倾一时。
本来,奕訢在这段时间干了不少大事。他使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平定太平天国,剿灭捻军,收复新疆,将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拉回正轨。同时,他又积极学习西方,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实现了一系列新政。此时的清朝,如同回光返照一样出现了生机,也被称为“同治中兴”。
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恭亲王奕訢虽然很有才干,但在历史洪流面前不堪一击。他两次被慈禧解除职务,如同被玩弄于股掌一般。政治上的挫折,最终磨灭了他的棱角,让他一蹶不振。即便是光绪帝准备发动变法时,本应最赞同革新的他,却默然不语。
在他死后,恭亲王爵传给了孙子溥伟,甚至连曾孙毓嶦也曾承袭。奕訢这一系的恭亲王爵位,好歹传了三代,但另外一系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在奕訢之前,早有一位王爷获得过同名爵位,那就是顺治的皇五子常宁。顺治在位的时候,专宠董鄂妃,哪有心思管其他儿子,连太子都没有立,更不用说为常宁封爵了。直到康熙十年,他才被康熙帝封为恭亲王。
他这个恭亲王,历史上记载的事迹少得可怜。最重要也是最光彩的时刻,就是被任命为安北大将军,与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分道出兵出征准噶尔部。这次战役虽然取得了大胜,但常宁来得太晚了,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功劳。而且,因为他没有尽力追击噶尔丹,以至于放虎归山,还被愤怒的康熙罚俸三年。
除此事迹之外,史书上关于常宁的记载就非常少了。倒是在记录雍正言行的《清世宗实录》中,雍正谈及了自己的这位皇叔:
朕叔恭亲王常宁,昔年受皇考友爱深恩,不知感激报效,因循懒惰,悠忽终身,此中外所知者。
很可惜,雍正的这番话,并不是夸奖恭亲王常宁的,而是将其作为反面典型批评的。他说常宁,被康熙友爱对待,却没有考虑如何报答皇恩。因为自己非常懒惰,终日无所事事,虚度了年华,最终碌碌无为。为了强调自己观点正确性,雍正还说这是中外所知的。
这也说明,恭亲王常宁在出征噶尔丹之后,就销声匿迹,退出了政治舞台并不是偶然的。他的懒惰,在当时可能很出名,这样的人,虽然是至亲,康熙也不敢使用。
奕訢和常宁,两个人的性格迥异,一个满腔抱负,斗志昂扬,一个却慵懒不堪,死气沉沉,但最终命运却基本一致,这大概也就是封建社会下的必然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