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 | 有了虎符铜砭,告别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指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等皮肤损害的常见皮肤病。
内因多由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外因多由季节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皮肤干燥等因素导致。
《素问.至真要大论》十九条中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为人体为血肉之躯,易受七情六欲影响,因感七情过度,致心火炽盛,内扰心营,暗耗气血,血虚风盛,交织于皮肤,致使肌肤腠理失去气血津液濡养,导致疱疹叠起。
《诸病源侯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案例分享
基本情况:
患者张某,女,22岁。
皮肤瘙痒2月余,全身多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
5月19日因受凉后发热伴咽痛,体温38.3°C,诊后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8g+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日一次,大便3~4日一次。 5月29日患者再次就诊诉皮肤瘙痒4天,双下肢出现红色斑丘疹,给予对症治疗。
查体:
6月29日血常规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高。
超敏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急性炎症感染、身体受到创伤、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等疾病均可导致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
7月2日于我院中医传统疗法工作室就诊。
查体见:
四肢、颈部、臀部红色突起丘疹,从5月起病至今未愈,全身瘙痒难忍。
既往史:
易感冒发热。
舌脉:
舌右斜,舌边尖红,苔黄腻、部分黑苔,金津玉液黑,脉弦。
病因病机:
因外感受凉,风邪入侵,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火炽盛,内扰心营,暗耗气血,血虚生风,风盛则痒,故全身瘙痒。
舌边尖红提示血虚肝旺,心肺有热。舌苔黄腻、部分黑苔为湿热内蕴,日久不化、不得疏泄所致。
刮痧治疗原则: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清热除湿。
通过刮痧疏通全身经络,调动人体气血的正常循环,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治疗方案:
1、手三阴经、三阳经全部刮拭:
①肺主宣发肃降,且与大肠相表里;
②心主血脉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③心包经、三焦经解肝的血瘀及气郁;
④重点穴位:大陵——心包经原穴;曲泽——心包经合穴;曲池、劳宫——降心火;左心包、右尺泽——引血下行;
2、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
3、背部:开阳脉,提升阳气;肝、脾、肾三脏一起刮,治肝实脾,肝肾同源;腰骶、八髎、臀部。
4、胸腺:增强机体免疫力;
5、全腿胃经、胆经;膝下脾经、肝经;
6、全身出疹处;
7、四井排毒。
痧像及反馈:
第一次刮痧后:
上焦出大量紫红色痧包,下肢胃经、胆经出大片不规则状高出皮肤样丘疹。
第三次刮痧后:
上焦出痧明显减少,下肢胃经、胆经也未见丘疹,舌右斜也较前减轻。
第四次刮痧后:
督脉和膀胱经打通以后,毒素赶到手和脚,手和脚是排毒的出口,周围的毒素可以源源不断的汇聚到这个排毒的点上。再加上前三次刮痧对经络的疏通,患者第四次刮痧时全身所刮之处均可见黑痧,双肘及双膝关节以下黑痧滚滚。
刮痧效果:
目前患者已痊愈,无瘙痒症状。
案例总结:
此患者在刮痧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未能保持每周一次刮痧的频率,中途中断一次,所以影响疗效及延长治愈时间。在此希望广大砭友能够遵守刮痧的规则,严格注意刮痧的注意事项,以免影响疗效。同时,刮痧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紧随老师们的步伐,努力学习虎符铜砭刮痧,让更多人受益!
皮肤瘙痒家居治疗小贴士
1、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能止痒,取适量的夜交藤,苦参,苍耳子,白蒺藜,艾叶,白藓皮,蛇床子,蝉蜕,防风、荆芥、花椒、蜂房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煎好后直接熏洗。具体用量及使用方法,请需咨询医生。
2、饮食疗法:
生活中很多食物有止痒功效,常见的如绿豆、梨子、红枣、黄豆等,平时可以多吃这些食物,来缓解痒感。另外一些普通的草药,如丁香、艾叶、苦参等,也有止痒效果。
3、心理疗法:
对于疾病的治疗,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患者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瘙痒,患者更要坦然面对,不可紧张,压力过大对病情是非常不利的。不要用手抓,以免挠破引起皮肤感染,不要用刺激性肥皂洗澡,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适量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特别提醒:皮肤瘙痒,一定要及早治疗,治疗尽量到正规医院诊治,找准病因对症治疗,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给您带来更大的痛苦。
小编友情提示:文中案例仅供参考,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基础,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哦~
作者: 刘瑜:襄阳市中医医院李氏砭法师承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