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同人格和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造就了孩子的不同人格,很多父母都希望让孩子能够有幸福健康的童年,但是教育的效果往往却和想象中的相反。那么到底要怎样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呢?一,不要过度溺爱孩子。关心爱护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父母会竭尽所能地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无条件的为孩子付出。但是一些父母却只会无止境地溺爱孩子,无论孩子做出什么事情,都不会责备孩子。这些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来爱护孩子、教育孩子。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还需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父母教育孩子是为了什么呢?为的不就是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吗?父母无法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为孩子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不能只是一味的将孩子护在父母的呵护里,而是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不要因为父母如今的溺爱让孩子在未来受到更大的伤害。二,不要推崇“棍棒式”教育。所谓“棍棒式”教育就是在孩子无法达到父母要求或者犯错等情况下,在父母权威的压制下实施暴力型的教育。一谈起棍棒教育,很多人都会想到“打是亲,骂是爱”、“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等说法,其实这些说法不过是父母为了自己的暴力做法找到的借口,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谣言。如果作为父母,只会一味地打骂孩子,只会用棍棒来让孩子记住犯错误的教训。而不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不去冷静理智地和孩子交谈,那这样的父母绝对是不合格的。孩子能从父母身上得到什么往往决定了孩子能回报父母、他人以及社会什么。要给予孩子幸福就要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多给孩子一点鼓励、一点理解,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请给孩子足够的交流和陪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比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重要得多,孩子开心快乐的童年肯定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和交流。只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幸福满足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大,很多父母就会选择外出工作,将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照顾,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会很容易使孩子丧失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安全感的来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心里就会没有着落。一个家庭最根本的就是要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这样的家才是温暖幸福的,所以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无法和父母有足够的交流机会。父母没办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孩子通常就会比别的孩子缺失一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此,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交谈,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正所谓“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往往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这三件事,让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