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今何在——观物隐微浅探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邵雍《观物吟》

观物是中国历史上易学界的一门大学问。北宋邵雍先生是观物之杰出人物,其在《皇极经世》中留下了著名的《观物内、外篇》,对其观物学问进行了阐述。

其中,他提到观物要以物观物,而非以我观物的重要观点。《观物内篇》:“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

邵雍还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视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观物内篇》)

“以物观物”,是一种无我的观照,它排斥外感,以便抛却情欲的牵累。“观物之乐复有万万者焉,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心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诚为能以物观物而不两伤者焉。盖其间情累都忘去尔。”(《伊川击壤集·序》)

观物之妙自不待言,以无我之心观物,可以实现真正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那么具体而言,如何观物呢?

观物实际上就是要洞悉万物之变化规律。而这个规律源于事物自身的动变。观物者可以通过事物自身的动变来洞察该事物的隐微与发展趋势。这一点,对于易学家而言,就是“知几”。“几”就是事物变化的微小端倪。知几者,可以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几”的学问源于易学理论,在很多易学著作中,都阐释过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这个“几”,就是一个事物由趋势不明显的混沌状态,或者一个符合常理的正常状态,忽然发生一个有一定趋势倾向的“形变”或者“情变”,观物者就可以据此进行观物了。

这个几微之处,就是易学著作所言的征兆。观物者就是要善于发现征兆,解读征兆,并预知事物的发展方向,合理引导事物的发展。真正掌握这样高深学问的人物,就是“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的圣贤。

观物本身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但是这门学问既可以洞察天人之际的变化,也可以俯查人间祸福吉凶,因此,这门学问既可以上大雅之堂,又可以成为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占卜之术。

这种上通苍穹而下抵四野的学问,也许才能称得上“道”的学问吧。因为“道”是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的。

观物之道首先要能心如止水。

邵雍在《心学》中指出,“心如止水,无事不知”。这一点是和其师祖陈抟老祖一脉相承的,陈抟老祖也曾说过“心如止水”可通神的观点。之所以要心如止水,是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心如明镜”,如明镜才可以无我之心观物,才能做到以物观物。

为了达到这个境界,邵雍先生早年在首阳山中长期坚持静坐养心,就是在做这个“心如止水”的功夫。

这种修心的境界在《梅花易数》中有一段描述。

夫《易》者,性理之学也。性理具于人心者,当其方寸湛然 ,灵台皎洁,无一毫之干,无一尘之累。斯时也,性理具在,而易存吾心浑然。是《易》也 ,其先天之易也。及夫虑端一起,事根忽萌,物之著心,如云之蔽空,如尘之蒙镜。斯时也 ,汩没茫昧,而向之《易》存吾心者,泯焉尔。故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虚灵 ,俾应于事物也。耳之聪,目之明,吾心实总乎聪明。盖事根于心,心该乎事。然事之未萌 也,虽鬼神莫测其端,而吉凶祸福,无门可入。故先师曰:“思虑未动,鬼神不知,不 由乎我,更由乎谁?”

所以,“心如止水”的心学功夫就是能让观物者处于一种无形无相的“心易”状态,然后才能实现无我的观物效果。

其二,观物之道要依循天地自然之理。

天地自然之理集中体现在先后天易学之理中。邵雍认为,天地万物之理就在他发布的先天方圆图中,并说“图虽无文,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这意思是,只要大家深入研究这些图,就能明白天地万物之理了。

这也进一步说明,观物者要洞晓邵雍先生留下的这幅图的奥妙之处,就知道观物之诀窍了。但问题是,这幅图早就传出,而知音今何在?

笔者以为,邵雍先生观物之诀窍,首要的就是要从观天根、月窟开始。所以他才在《观物吟》诗中写道“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意思就是说要通过“天根”来“识人”,通过“月窟”以“知物”,而天根就是地雷复卦,月窟就是天风逅卦。

为何是这两个卦?因为这两个卦恰好是阴阳互生的第一卦,是阴阳之根。通过观测万物的阴阳之根,就可以知晓人与万物的发展趋势了。

这就回到了前面提及的“知几”这个内涵了。“知几”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形变”和“情变”等兆几。抓住兆几又要用好耳目心“三要”。

“故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虚灵,俾应于事物也。耳之聪,目之明,吾心实总乎聪明。盖事根于心,心该乎事。然事之未萌也,虽鬼神莫测其端,而吉凶祸福,无门可入。若夫事萌于心矣,鬼神知之矣。吉凶悔吝有其数, 然吾预之知,何道与?必曰:求诸吾心易而已矣。于是寂然不动,静虑诚存,观变玩占,运乎三要。必使视之不见者,吾见之;听之不闻者,吾闻之。如形之见示,如音之见告。”

这就是说,要预知一个事物趋势,要先恢复自己“心如明镜”的心易境界,运用耳目心三要,耐心观察该事物的兆几,当事物出现“形变”或者“情变”,就可以观变玩占了。这一观物之法,得到了与邵雍同时代人的认同。《宋史·邵雍传》:“雍知虑绝人,遇事能前知。程颐尝曰:'其心虚明,故能知之。’当时学者…又因雍之前知,谓雍于凡物声气之所感触,辄以其动而推其变焉。”

对于天地运行气运,邵雍则依据其发现的原理,认为天地气运,自南而北者乱,自北而南者治。并通过杜鹃北飞洛阳占,准确预言了王安石变法的开启和吉凶。

至于如果识别天地气运的转变,他认为鸟雀飞类因为“得气之先”,是以可以前知。笔者据《皇极经世》看出,飞类在先天像归属于艮卦,走类为坤卦。按书中所言的一个原理:“时则阴变而阳应,物则阳变而阴应”,那么飞类为阳先变化,走类阴类随后应之。因此,观梅占中二雀争枝坠地,是飞类之变,而最终应在走类的少女身上。

先天八卦图的地四卦巽—坎—艮—坤的阳变阴的次序,就是这个原理的最好图解了。这个原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就好比说车子跑得快的,在前面先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就可以通知后面的人会发生啥事啦。这就是“飞类得气之先”的一个现实体现。

除了此种观物之外,邵雍还善于观数,观数之法就是神奇的“加一倍数”。

《河洛精蕴·卷二》还记载:

然邵子与二程同时同地,而二程子不甚契于邵学。盖程子言理,邵子言数,先天之学,虽时时道之,而程子亦姑听之,皆不甚措意也。邵子易数甚精,如遇一物,超数算之,便可知是物何时而始,何时而终。但必有动处,方能起算。如见一叶落,便从落叶之时算起。明道程子闻说甚熟,一日因作监试官,在试院无事,试用其说,算廊柱多少,及数之而数果合。因出谓邵子曰:“尧夫之数,只是加一倍法,以此知《太玄》都不济事。”邵子因惊叹其恁地聪明。然程子终不屑留意,他日问其所为加一倍法者,则忘之矣。其意盖谓术数之学,终非儒家所尚也。

读过这段历史的人,相信无不为程子对“加一倍数”的漠视而叹惋。如此绝妙的学问竟然没有留下完整的记载,使得后人对“加一倍数”之法一直难以突破。

不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这个法的蛛丝马迹,其实在一元129600年的推算中已有说明。

那就是一元之数129600年=360年的平方数。

而360年实际上是一个阴阳循环的年度的周期数,360年又是基于360天的日级别的阴阳循环而确立的较大时间周期。

就是说,我们人类直观遇到的小时间周期是一年360天(数字是大概的)左右,因此,360度表明了一个圆周的时间周期度数,这个圆周在天数循环上看,就是一个阴阳太极的小周期数。

如果要扩展到更大级别的周期数,就用360天的平方数,获得360年的较大周期数。

如果再进一步扩大,那么就是用360年的平方数获得129600年的一元数。

这个一元数是360日的3次方(单位为日),是360年的2次方(单位为年)。

进一步分析,360度实际上不限于年月日时,360度是一个阴阳太极的周期通数,360可以视为360时,360日,360月,360年等,反映到先天八卦大圆图中去。

更进一步看,每个事物有其特定的阴阳太极数,不同的阴阳太极数的平方,甚至立方数,就能运算出该事物更大的周期数,从而实现因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观物目的。

这就是邵雍的周期加一倍数的基本法则。同时也符合市面上认为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的加倍法。只是笔者的这个关于阴阳周期加倍的理解更为本源罢了。

悟出这个阴阳周期加倍的原理是很重要的,这就为我们从一个已知的阴阳小周期,推算其更大周期变化提供了数理依据。这一点,读者可以根据本文解释,结合邵雍先生的著作,进一步自悟其用法。

其三,观物之道要把握气候的异动。

《皇极经世》书中将万物用卦的方式进行了对应,这种对应既基于邵雍先生对物理的思考领悟,也得益于他对现实中万物特性的仔细观察。

比如他说眼皮是上接下,嘴巴是下唇动接上唇。他观察到,走者依草,飞者栖木;动物首在上,植物首在下;火潜于石,水潜于土,以及各种动植物如何与卦对应上,等等。

这些东西看似意义不大,实际上却能知道万物的不同特性和时空定位,为预知异动提供充分信息。比如杜鹃鸟,邵雍认为杜鹃鸟是残春的一种标志,所以遇到杜鹃不是很好。同时,杜鹃鸟主要在江南活动,是与江南的气候条件有关的,如果到了北方活动,说明北方气候发生了异动。

在《皇极经世》书中,论述万物产生的创世纪过程中,邵雍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星辰气候的变化引起动植物的生长,也就是说,如果动植物出现某种异动,就可以推出气候发生了变化,气候的变化则会引起国家地区的时运变化。

这就好比春季降临,万物生长,秋季到了,万物开始凋零一样,具有直观效果。那么邵雍通过杜鹃鸟过洛阳,意识到北方气候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又是残春的变化,说明地区的运气开始向不好的方面转变,转向什么状态呢?残春过后就是炎热夏季,炎热夏季会让人难受,会越来越烦恼,而且夏季主革新,在《周易》泽火革卦中,这个革新的象就是离火卦,离火卦革兑金的旧势力,在火风鼎中的鼎新也是要离火之功。所以王安石变法就是火运降临。

如果对先天象了解更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先天巽,坎,艮,坤四象中,艮为火,巽为石,艮与巽是同心相求的事物,艮火气候一动,巽(王安石)石就得令了。大家也可能觉得太耦合了吧,但先天象就是这么规定的,不信自己看书去。

最近,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气候方面的现象,就是说地球气温有上升趋势,这个趋势可能导致中国的西北地区暖湿增加,这意味着啥大家可以自悟。

如果北半球一个地区西北气候回春,表示阳气自东南发展到西北,说明阳气的旺盛。

邵雍先生的这种世界观,告诉我们,搞好国内环境建设,调节好各地气候是非常正确的大事。

也只有明白气候的重要价值,才会懂得儒学强调“仁爱”之理的重大意义。古人认为,木仁火礼土信金义,仁爱,强调的就是春和之气。仁义之道,则强调了春秋阴阳均衡舒适之气。孔子著《春秋》的真意就在于此啊!

气候之重要与地运,对于个人而言,价值何在呢?

这个气候体现在人身,就在于人的情绪上。

其四,观物之道要善于根据事物的“情态”来推类。

前面说过,气候的异动对于人而言,就体现于情绪,所以观物就是要观察物之喜怒哀乐等各种吉凶情绪,如《梅花易数》诸后天占法,基本都是如此。

老人忧色占,牛哀鸣,枯枝坠地,少男喜色,鸡悲鸣,以及《康节数》等书中提到的中男淋雨面有忧色等占,无不是根据事物的情态来预知的。这个情态也就是人体的气候变化了。

至于观梅占,香坠占属于明显的受伤受损之征兆,也是一种体现吉凶的情态。

在知晓这样的情态后,预知就有一定可靠性了,不是盲人骑瞎马,靠碰运气了。

预知之先,还要对这些体现动机的事物有细致而熟练地了解,才能准确地推出其未来意味的事件。

一是要关注事物的直接功能和使用价值。比如笔的功能和写字有关。笔者曾遇到一个案例,一个公司职员的笔忽然散架了,起卦后认为他会因为材料问题与领导有不愉快事。结果是因为写材料写错了受到领导批评。

又如蝴蝶多和男女朋友感情有关,小狗跑和车辆出行有关等。吃饭的画滑落和饭局有关。这些是直接意义相关的征兆。

二是关注间接相关的推类。比如进食的水,牛奶泼洒或者手指流血了,和财运有关,因为水主财。绳子或者链子断了,则可能是和断联系,或者事情掉链子有关。遇到狗的征兆,可能和朋友有关,也可能和宾馆或者公司服务人员,宾馆的客户有关,因为狗有狐朋狗友之义,有看门狗之义,还有流浪狗之理。以上是间接推理。

三是观察事物要善于根据细节推理。比如观梅占里,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兑不取羊,非要应人类,而且是少女。这个其实是几个因素进行推理的。首先,二雀拆字有少佳之义。其次,雀之动是两条腿的动物,当然不是四条腿的羊,而应该应两条腿的人了。

《观物吟》

邵雍(北宋)

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

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

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0)

相关推荐

  • 淳安文献:余国祯《点易支言》上

    <秉烛斋点易支言> 严陵余国祯瑞人甫著 婿章振振萼范山甫评阅 男中恬.中忬.中慎.孙婿方儒林需人甫仝校 孙彦掞校字 点易支言引 <五行书>曰:干者,幹也:支者,枝也.幹传枝以相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9)邵雍“体以四立”的世界观

    中国哲学中最早探讨的是"本"与"用"之间的关系,大约是在唐朝时期,经过经学家的诠释,"体"与"用"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得以 ...

  • 浅谈皇极与奇门遁甲(观物520)

    皇极与奇门遁甲有关联吗?这个还真不好说.也可能是巧合.皇极的元会运世,其中一个纪元为四千三百二十世:而奇门遁甲在玄女传的是四千三百二十局.是不是有些巧合. 我们仔细研究四千三百二十这个数,发现是一年的 ...

  • 浅谈阴阳变数与动植数(观物515)

    天地变化,主要是变化出多少动物和植物.如何计算这个数字?古人真的就能计算这个最大数.天体为日月星辰四体:地体为水火土石四体.古人认为天数是十,为十天干:地数是十二,为十二地支. 易学最基础理论,&qu ...

  • 宋代官窑瓷器浅探

    目前,在瓷器的鉴定和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人以仿品的多和真品的少来断定民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元青花.宋代的官窑.宋代的汝窑瓷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很武断的. 那么,如何科学鉴定一件瓷器的新. ...

  • 龙泉章氏兄弟祖籍浅探

    提及章生一.生二兄弟,但凡对龙泉青瓷有点研究的,几乎人人皆知. 迄今为止最早记述章氏窑事迹的是明代陆深(1477-1544)所著的<春风堂随笔>,"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 ...

  • 观物取象八卦定象

    观物取象,取象于物这叫物象.八卦定象,一个卦得成后就要被认为是反应信息的象,这叫卦象.万物有卦象,有爻象,有动象,有静象,有物象,整个世界都是八卦的象. 三岁孩子吃草莓,问她是什么味的,她不知道怎么形 ...

  • 象数起源(观物85)

    古人研究象理和数理从哪里入手啊?<左传>鲁僖公十五年,韩简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这句话,韩简告诉了我们象.数的起源.说白了, ...

  • 李东垣“升阳除湿法”浅探

    (1)[转载]李东垣"升阳除湿法"浅探2015-04-09  yimengshan   阅 5818  转 51李东垣,金元 四大家之一,创立脾胃内伤学说.临床用药善于补脾胃,升阳 ...

  • 学农未便妨书读,观物时常识化机

    以前有位老师说过,不会休息的人,是不会工作的. 休息没那么简单,不是说把时间睡够,就是休息好. 有人一天睡十二个小时,照样很困乏. 那该怎么保证休息质量呢? 首先休息者,休心息心也. 透得名利关,就是 ...

  • 律诗对仗浅探

    程宜文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些<对韵><启蒙>类的工具书籍,都载有这样一些内容,只是文词.形式各有稍异.这是古人对诗词.楹联等文体关于对仗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