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郎郎|搬家的记忆

1946年在佳木斯。左起:张郎郎,父亲张仃,姐姐陈乔乔。

记得我妈妈说过: 咱们就是吉普赛人,永远在迁徙、永远在搬家。

当然这是妈妈在1949年以前说的。

我倒是很高兴,因为每次搬家就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一定会有好多有趣的事物出现,让你觉得生活就是一个万花筒。而且我们家搬家,总是越搬越好……

在我的模糊记忆里,第一次搬家,是从延安的窑洞里搬到了马背上。准确地说那仅仅限于我爸爸、妈妈,还有我姐姐的搬家。我虽然一度和姐姐分别坐在马背两边的筐里,我也算是在马背上待了一天,也算是有了马背征战生涯的纪录。

但是,第二天,我坐的筐被单独搬到了一匹倔强的驴背上。当我们穿过黄河的支流时,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我坐的那匹毛驴突然无师自通地偏离了大队的方向。它径自走向水深的地方,然后,毛驴被湍急的水流吓呆了,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大队在继续前进。这时候他们的马也都正在艰难地蹚着水过河,谁都没有工夫去管我。因为随时都可能有人袭击你的队伍,军队迅速过河是千古不变的铁律,小毛驴和小孩儿这时候就随随便便四舍五入了。

可是,我妈妈和我姐姐不是这样想的,但她们又无法下水来救我。据她们回忆,当时挂在驴背筐里的我正无忧地高卧,可能是我的个性天生比较洒脱吧。她们看见在筐边儿上我那发黄的软发上下忽悠,表示我潇洒依然。妈妈说那像希腊神话里的金羊毛,姐姐说像黄土地里的苞米缨子。妈妈和姐姐就大声地叫我的名字,她们看见我伸出一只手挥动一下,表示听见了。姐姐又大声对我说:“你打毛驴的屁股,它不肯走了。”我似乎考虑了一阵子,姐姐拼命继续地大声叫着,我这才终于伸出手去打了两下毛驴,那毛驴发觉居然还有人在赶它,毛驴就慢慢地转了回来,跟在队伍后面继续前进,我自然在这韵律的颠簸中,接着进入黑甜梦乡了。

后来过了黄河,穿过硝烟,就走到了白城子。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城市,大概在那里我第一次吃到了白菜粉条豆腐汤。我觉得鲜得要命,可我爸爸却一口都不吃,他说过去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天天都是这一个菜,因此他彻底吃伤了,当时我还想国民党监狱的伙食还可以嘛。后来过了二十多年,等我亲身有所体验之后,觉得三岁时的我判断相当正确。

然后到了张家口,那是个不得了的大城池,可惜不能多待,很快就像小说里描写的一样——落荒而走了。

1947年,哈尔滨。姐姐陈乔乔(左)和张郎郎。

后来似乎坐上了大篷车,不过不是电影里的布篷车,而是用草席编成的车篷,里面相当的明亮。穿过蒙古大草原到了大沙漠。我不记得沙漠中有过风暴,在我的印象里沙漠总是在黄昏时分,无边无垠单调而纯净。在路上曾遇见过多次“电影镜头”,就像是后来好莱坞多次借用的那种场景。很多人骑马来围攻我们,很清脆的放枪,比马戏团好看多了。我一点儿都不怕,和其他人一起躲在大篷车底下。我老想顺着车轱辘缝隙多看点儿“镜头”。可是大人们老按着我的脑袋,等让我爬起来再看的时候,“电影”早完了。那些有枪的人和一些骑马的人已经打完了,玩了个不亦乐乎。为了热闹,那些人临走还不时地扔点儿手榴弹什么的。

在蒙古包里我第一次吃到了酸奶干,也是空前的好吃。不管在哪个蒙古包,事先总安排好至少一个和我争夺酸奶干的蒙古小孩,其实我们谁都听不懂谁的话,还都急赤白脸,但意思都很明白:这些奶干是我的!后来我们也不争了,都飞快地抓来吃。那时我突然明白了,争论“所有权”那是假的,吃到肚子里才是真的。我们的大人和蒙古包的大人们在一边笑呵呵看着我们,他们认为我们相处得很好呢。

不知走了多久,后来像是坐上了巨大无比的火车,以至于此后我每次发高烧的时候,总觉得有个奇大无比的不知名的怪物缓缓向我逼近,也许那就是火车头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吧。

有一天,等我醒来睁开眼睛,我看见四处都是横的竖的粗黑线条。原来那时候我是躺在一个火车站的无比宽阔的候车室里睡觉,那个候车室的大屋子顶上有数不清的玻璃窗,很多钢架子,似乎有数以千计的人都在这里席地而睡,有人从被子里伸出脑袋,头发乱髭着,眼睛发亮。他们告诉我说:这是哈尔滨。在那里我第一次吃到了咖啡糖。后来不知为什么,我还没待够呢,就又匆匆地去了佳木斯。

在佳木斯,我对那里的印象整个就是一个银色世界,只记得有一位叫罗光达的叔叔,那时候他是东北画报社的社长,常来接我们去看电影。那时候罗光达叔叔很年轻,还喜欢用南方国语唱:“新年乐洋洋。”他把“乐”字唱成“罗”字,我想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就姓罗。他的司机是个马车夫,因为他的汽车是用马来拉的。我觉得这简直就是非常阔绰,我当时以为汽车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高级车,动力就应该是马拉的。可惜,后来我再没有见过这种符合环保原则行走的小卧车。

我还记得爸爸每天早上,用斧头劈开冻在窗外的高丽糖,样子与颜色都和木匠用的鳔胶一模一样,可是坚硬无比。我爸爸抡圆了一斧子砍下去才砸出来一个浅浅的白印,第二次再砍下去,才砍下来一小块,高丽糖甜美无比,我觉得比咖啡糖好吃多了。

1953年,北京。左起:张郎郎、姐姐陈乔乔、母亲陈布文抱着张寥寥,父亲张仃抱着张大伟。

后来我家又搬回了哈尔滨,我和姐姐都去上学了,我们住在学校里。学校的房子是俄国式的,非常漂亮,听说过去这是俄国公爵还是伯爵什么的住的房子。我们在房子大厅光滑的地板上窜来窜去,我最喜欢在飞跑中突然扑倒在地,可以滑出去好几丈远。闭起眼睛想象自己在飞翔,这个感觉舒服极了,过去从来没见过这么光滑的地面,也从来没有以这种速度“运行”过。

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厅中间的那个绿色的青铜兽头,它有时候会汩汩地往水池里吐水。不过老师一般不会打开那个水龙头,那时候这是很浪费的事情。据说校长叫叶群,但她很少出现。不过,孩子们的消息或记忆你别当真。至少有一半以上纯属是无端猜测。我好像没见过什么校长,根本不记得她长的什么样。姐姐比我大五岁,虽然记得一些名字,估计也都是模模糊糊、稀里糊涂的。

听说因为这房子实在太贵族了,本来是留给当时最会打仗的将军住的。那时候他是东北的首长了,据说他来看了看后,就决定送给我们学校了。我们学校的全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学校里所有孩子的家长们都是当兵的。虽然我爸爸是个画画的,可是那时候无论干什么他都穿着军装。我和姐姐能有资格上这个学校,就是爸爸军装的功劳,这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时候我们只知道东北的那位首长说了:这房子应该给孩子们住,我有什么资格住这样的房子呢。后来我生病了住进学校里的卫生科。一间病房有两张钢丝床,和我住同病房的孩子叫彭宁,他比我大也比我机灵多了,而且非常大方豪爽。我们俩都是医院要求不准下床的,属于必须“绝卧”的病人。于是,每当护士一走,他就在床上天翻地覆地闹起来,折跟头,拿大顶,玩得满头大汗,然后盘腿坐下来,教我背快板。

快板词是:

谁是我的兵,跟我走,

谁不是我的兵,拿屁崩!

灯不亮,吹大酱

大酱稀,吹牛逼!

那时,我以为这是彭宁自己编的呢,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长大以后才知道,这是古老的儿歌。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文艺天才的肯定。果然,若干年后,他拍了一部惊天动地的电影《太阳与人》,据说是讲黄永玉叔叔的故事。不过,不知怎么回事,没让公演。我觉得要是那会儿公演了,他会成为一代大导演。人的命运有时候很奇怪,这是无法预计,也无法更换或重演的。

后来一不留神我们又搬到了沈阳,从哈尔滨坐火车到的沈阳。那天是午夜里下的火车,当地刚刚下了一场雪,人们在站台上一边跺脚,一边嘴里冒着哈气说:“这里真暖和。”我爸爸说:“当然,这里离山海关很近了。”

我在沈阳第一次见到了日光灯的白色光芒,那是一天晚上去看电影的路上,经过美国领事馆时,我看到那里的一片白光。好像白天落下了一块儿,让黑夜里独独白了这一片。大家都说:“哼,美国鬼子灯光都这么邪乎。”

在这之前我对美国唯一的了解,就是可以吃到他们的军需品。花生米啦、口香糖啦,印象最深的是像小水桶一样大的暗军绿色的罐头,谁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每家的孩子都排队去领,有的人家运气好,回来打开一看有牛肉干的,也有黄油的。我拿回来的是桶浓缩柠檬水,那是给一个连队吃一个月的量,我们家兑水喝了一个夏天都没喝完。姐姐的运气比我好一些,她拿回来的是一桶葡萄糖。那应该是给战地医院的。我们就拿它当白糖吃了,以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葡萄糖。

张郎郎作品《曾经烧过方为水》 2016

布面 丙烯 综合材料 100×75

后来我家急匆匆地就搬到了北京。在火车上妈妈和姐姐在猜新的国家应该叫什么名字,好像居然被她们猜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爸爸在前门楼子旁边的车站等我们,居然找了辆马车,和哈尔滨的那辆俄式马车完全不同,是个小盒子似的马车,还挑着一个八角的油灯,马蹄踢踏踢踏地轻敲着北京午夜的马路,我就在梦中进入了北京的第一个家。

这第一个家就是北池子北口草垛胡同十二号的大院里的一个小院儿,大约在那里住了一年多吧,以后我们又搬到了骑河楼斗鸡坑四号去了。

这一切发生不过是短短的三年里,是我从三岁到六岁的记忆。其实从我记忆开始那一刻整个就是眼花缭乱,就像快速倒电影片子差不离,头还不晕,还一直高兴。

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我总是一个人坐在一个装满零七八碎物品的三轮车上,那都是家里最后收拾起来的可有可无的零星物品。我坐在这些零碎物品中间,和周围的朋友们一一挥手致意。我觉得这简直是一个老电影的经典镜头,每隔不多久,就这样重复一遍。

一次,我和兰兰告别,虽然他比我小一点,可是他似乎是我这一生中第一个铁哥们儿。他跟着三轮车走了几步,似是而非地喊:“回来找我玩儿啊。”我说:“好啊,好啊。”他还接着挥手,糊里糊涂地喊:“别忘了,别忘了啊。”我说:“好啊,好啊。”可我心里有些难过地想,指不定还要搬到哪儿去呢。再见面,有那么容易吗。

过去,我在哈尔滨的时候也是这样和徐蔚蔚告别的,他爸爸安林先生和我爸爸张仃是东北画报社的同事,我们两家是邻居。虽然他经常对我以打架的方式表示友好,可就这样我还是依然惦念着他。

后来在沈阳我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和王小怀告别的,当时我们俩都在北陵大院里的干部子弟小学上学,两家都住在北陵大院儿里面,他们家好像是法院的。他妈妈和我妈妈很谈得来,周末结束的时候,她们相约送我们俩去学校。我俩就走在前面,一路上我们一起逮蚂蚱,一起向路边的草丛撒尿。妈妈她们似乎对我们这样同声同气,非常认可。我妈妈认为像我这么又蔫又糊涂的孩子,有这么个大胆、淘气的伙伴,也许在学校能有了些保障。

其实,妈妈不知道,我在学校没有人敢欺负我,因为我姐姐不论在哪个学校都是孩子王,我虽然不灵,可是姐姐她永远在罩着我。

两个母亲在后面一边儿散步,一边儿慢慢地谈话。我们俩在前面继续撒欢儿……想想似乎是昨天的事情,可是转眼间大家就劳燕分飞、天南地北了。

我想可能妈妈说得对:因为我们是吉普赛人,所以就得和朋友们不断分手。

本文选自张郎郎文集《郎郎说事儿》

(0)

相关推荐

  • 鼓浪屿记忆:笔架山上“春草堂”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作者家庭照  能收到鼓浪屿许春草家族成员的投稿,是我鸿东的荣幸,是鹭客社的荣耀,因为,许春草先生是 ...

  • 【广东】白乔逸《不一样的除夕》指导老师:林燕玲

    不一样的除夕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白乔逸 在过年的前三天,妈妈说,今年我们要过一个不一样的年,现在不告诉你们,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 "哪有啥不一样的呀,每年不都是在家里做很多的菜,亲戚朋 ...

  • 景治东||开学记

    关注天安门文学,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景治东,笔名诗景,1987年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居士!文学爱好者,横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诗词书画家名誉会员,中国诗歌报会员.2019年签约文学艺术联 ...

  • 父亲的面孔

    父亲在30 岁时拥有了我,我在 30 岁时早已没了父亲.父亲离开那年我18 岁,他48 岁. 在我18 年的记忆中,他留给我的,永远是精神抖擞.根根朝上的乌黑短发,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面孔. 也许是性 ...

  • 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包括高考

    那年我高考,九零年初的大街上,还没有那么多汽车,还不需要交通管制.爸爸骑着他的凤凰牌自行车,把我驮了学校里去,以示重视.妈妈照常上班,下班回来再做饭. 我们是七月份高考,那时候天很热,西瓜已经上市很久 ...

  • 【广东】李崇侨《难忘的运动会》

    难忘的运动会 东华小学二年级 李崇侨 记得在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那时候还没有疫情,爸爸妈妈还可以来学校接我,妈妈见到我后神秘而又悄悄地告诉我她参加体育艺术节家长代表队了,那时的我对 ...

  • 想念,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记住了我们的成长历程‖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阡陌柠檬

    想念,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记住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关于想念,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说的,她的出现往往是不间意间的,出现于生活中每一个瞬间,也许是街头的某一幕熟悉的场景勾起了你的想念,也许是一句熟悉的歌词,也许是电 ...

  • 沐沐说-20201110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野生动物园! 进门后不久,我就看到了孔雀,有的羽毛是白色的,有的羽毛是蓝色的,蓝孔雀身上还有其他不同颜色的羽毛,尤其是尾巴那里的羽毛,看着很漂亮. 继续往里走,我们遇 ...

  • 潮剧张春郎削发林初发演

    潮剧张春郎削发林初发演

  • (潮剧院)张春郎削发(全剧宽频)

    (潮剧院)张春郎削发(全剧宽频)

  • 潮剧《张春郎削发》选段2,小百花

    潮剧《张春郎削发》选段2,小百花

  • 张郎郎:监狱里的杨首席

    1979年3月19日,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杨秉荪(中)与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约瑟夫·希尔弗斯坦(右)在演奏间歇交谈. 财新文化,获得微信"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的公号 ...

  • 张郎郎|京城老炮属马三(二)

    北海冰场老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马三"嗤---"地一声,溅起一层雪花,急刹在我的跟前儿.飞溅几尺的弧线,证明球刀的钢口不软,脚底下功夫不浅. 马三无论球刀还是冰杆儿,全都家伙地道 ...

  • Gallery Marking2021“艺术北京”全览(11):郎承文、王玉华、岳小飞、张郎郎

    随着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走进博物馆.艺术馆去享受一次视觉的盛宴逐渐成为了人们普遍的休闲方式.在智能时代的忙忙碌碌中,敛起散落的心绪,徜徉于多彩的绢纸中,实为一件幸福的事.殊不知,画卷中每一个被暂停的瞬 ...

  • 楚汉英雄第一百一十五篇·太上皇所属·丰子弟·张侯·郎将毛释之

    张地,按<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 张城旧<志>:在县南.<史记>:周勃袭取临济,攻张.又汉高封毛释之为张侯,邑于此.后汉因改寿良为寿张也.临济见河南陈留县. 如上, ...

  • 张郎郎|我的童年故事(二)

    1947年,哈尔滨,姐姐陈乔乔. 我第二次出名,是发现大人带我去门口的包子铺吃包子,给他们一张纸片,人家就给我们包子吃.于是,我不打算再请示爸爸,在家里找了几张差不多大小的纸片,就下楼准备去吃包子.在 ...

  • 张郎郎|我的童年故事(一)

    1947年,哈尔滨.姐姐陈乔乔(左)和四岁的张郎郎. 人们说,人的记忆力是从三岁以后才有的,据说有人会提前一些,毕竟有限.我最早的记忆是:四面都是红黄的光芒,后来知道那是在窑洞里,我在拼命地哭.妈妈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