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杰说脏腑(三)
孙桂杰说脾!
在大街小巷里,我们经常遇到很多眼袋大大的中老年人,临床中,很多患者手脚无力、浑身酸痛,头疼头晕等,这些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红楼梦》第十回:“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病人出现水肿,消瘦、工作能力下降、脸色差、皮肤松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部分女性会出现皮肤、脸色苍黄苍白、手脚无力甚至影响到女性患者的月经等表现
……你看这么多问题,都是脾这个家伙太虚导致的,为啥?因为脾主运化啊。脾运化水谷精微,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运化水液,即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
《素问·太阴阳明论》之“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若脾病了,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素问·玉机真脏论》之“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灵枢·营卫生会》之“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凡此等等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都是在阐述脾的运化功能,尤其是《素问·灵兰秘典论》之“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更是用形象的比拟,将脾胃比作储藏米谷的仓廪,比做国家物资的储藏供给之地。综合《内经》文所记载,其对脾的运化功能已是作了非常彰明的揭示,后世医家乃能将《内经》之论概括地归纳为“脾主运化”一语。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入到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而到达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亦要经过脾转输而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脾为胃行其津液, 脾与胃同居中焦,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结构上以膜相连;经脉上表里相互联络;五行皆属于上,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功能上胃受纳腐熟,“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相互为用。四肢肌肉筋脉的营养,不仅需要胃之腐熟消化,产生水谷精气,还需要脾为之运化、升清、转输,方能到达四肢而起营养作用。
脾与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四支不得禀受水谷精气滋养,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四肢不用,说明的就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四肢得不到水谷精气的濡养,也是发生痿证的病机之一。
《灵枢·本神》明确提出脾虚致痿:“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素问·玉机真藏论》则阐述了脾气太过致痿:帝言“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脾之功能太过,则饮食不为肌肤,同样不能滋养五体,发为痿证,从而提示四肢不用的痿证与脾之虚实病变有密切关系。临床上遇四肢软弱、不能随意运动,甚或四肢肌肉萎缩的病证,多从治疗脾胃为基础,就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疲劳太过,“劳则气耗”,易损脾胃;加之腹泻,更伤脾气,脾胃受损,其主润养四肢肌肉的功能低下,日久成痿,四肢不用,病情趋重,甚则可以危及生命,以升阳补脾,补中益气,滋养胃阴等方法使脾阳振奋,脾气得升,脾胃化生水谷精气、营养四肢的功能得以施展,则重症肌无力延髓型也会取得满意疗效。
脾华在口,五行合土。脾属太阴,喜燥而恶湿,其病易为湿困,故又有脾为湿土、太阴湿土之称。脾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只有脾气强健,则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方能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亦就防止了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如果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水液代谢障碍,多余的水液停滞于局部,即可产生豪饮、湿浊水肿等病变。由于很多水湿停聚的病变均为脾的功能失常而引起,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就是脾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制。
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全赖于脾气,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水谷精微才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虚损,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则面黄肌瘦、倦怠乏力等病变,还可因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损而变生他病。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
脾脏又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为何脾有这么多功能呢?因为脾也主统血啊!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明代薛己《薛氏医案》明确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清代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也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一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
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脾气有升举的特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出血等,称为脾不统血,寓涵血随气陷而下逸出血的病机在内。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属虚性出血,一般出血色淡质稀,如为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样,并有气虚见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这九个字值得细细研读。首先是脾开窍于口,“口”除了指口腔、口味,还有身体的其他“口”,例如大小便的“口”,耳朵,眼睛,鼻孔。如果是上述这些“口”出了问题,首先要考虑从脾开始调理。你看,单一个“口”就包含了这么多信息,中医是不是博大精深。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的生理功能有关。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反之,若脾有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困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 ,口唇的色泽不但是全身气血盛衰的反映,又与脾运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脾失健运,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若脾虚不运,气血不足,则唇淡白不泽,或者萎黄,所以体内有淤血的人,一般嘴唇偏暗或紫色。
作者简介:孙桂杰,女,45岁,艺名胡小妮,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人,现居住山东济南。目前主要从事针灸培训,孙桂杰女士独立创作《天人地》针灸理论,该针法理论打破了几千年死记硬背穴位的历史,具有不找穴位、不辩经络的特点,《天人地针灸》包含了传统针灸、董氏奇穴、扶阳派、阴阳九针、循经取穴、灵龟八卦、手针、脐针、腹针、头针等,可以说是针灸终结站,该针法简单易懂,是目前国内唯一有完整理论的针灸疗法!武汉疫情期间,孙桂杰女士自2020年2月9号起到4月4止,在武汉市武昌区第七人民医院和武汉市青山区第九人民医院参与救治冠状病毒确诊患者近500人左右,该针法在疫情期间发挥了急救的重要作用!根据其理论,中医小白三天即可记住几百穴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