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为农业忙的鄂州人

此生只为农业忙

  1954年生于段店中咀村王甲湾,1973年华容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5年被推荐到咸宁农校学习,197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1993年6月任河南商丘地区宁陵县科技副县长,1995年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书记兼副所长,2001年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1994年,主持“中低产区麦林套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项目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995年,被授予“中国农科院首届十佳青年”、“中共商丘地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被河南省省直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
  人生感悟
  困难就像碉堡,我一定要把它攻下。
  采访地点:
  武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所有出生于50年代的人都经历坎坷:长身体时正遇上饥荒;求学时又逢上山下乡。在这一代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是极少数,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务实创新为己任,这就养成了他们在事业上对自己严格要求,选择的是一种拼命三郎的工作方式。这一点在1954年出生的王移收身上显得格外突出。
  采访王移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困难就像碉堡,我一定要把它攻下”,正因为如此,在他人生的每一个关口,他都是以一个积极者的姿态出现。
  刚出校门的小伙子自荐当上队长
  1973年王移收从华容高中毕业回到了农村,看到依然为口粮而担忧的乡亲们,他认为造成自己家乡贫困的症结在于种植水平落后,要想改变这一面貌只有当上一队之长全面改进种植方式。
  可是当时的队长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当,无论怎么选都轮不到他这个刚出校门的毛头小伙。为了当选,他主动帮那些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和农村大嫂们写选票,然后偷偷加上他自己的名字。另一方面,他直接找到了大队书记,坦白了自己的行为,说出了自己想用所学知识报效家乡的想法,终于大队书记认同了他这个“作弊”出来的队长。
  他一上任就改革打分制度,取消村干部不出工照打工分的特权,实行标准化打分,杜绝了“磨洋工”现象的出现。业余时间他就搞各种试验:在路边旱田种水稻,在山顶开荒种棉花,独特的选择、明显的成效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在他的带领下,小队由连年减产的后进变成了粮食增产的先进,成为大队乃至段店的典型。他也被评为段店镇的劳动模范,被树为段店镇青年学习的榜样。
  1975年王移收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本来有机会跳出农门,但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咸宁农校。他舅舅是华师的教授,那年正在鄂州招生,他曾劝王移收改填华师,但王移收心里想得最多的却是如何多学实用技术回到段店继续他的改革。
  1978年他毕业时,正赶上中国农科院重新组建,四处网罗人才,在农校表现突出的王移收成了中国农科院里为数不多的中专生,他这一生也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先后从事芝麻和花生研究,长年累月工作和生活在全国主产区自然条件恶劣的县市,其中为解决中低产区花生的套种问题,从1985年起,他在河南省商丘地区宁陵县生活了8年。
  “面条县长”当搬运工
  1993年6月,组织决定派王移收任河南商丘地区宁陵县科技副县长。8年时间,在科研上他已有所成就,但是朝夕相处的农民却依然贫困,当组织上安排他在当地任科技副县长时,他毫不犹豫地留下了。在宁陵工作3年,王移收荣获中国农科院首届十大青年称号,当地(省、地、县)的报纸对王移收的报道特别多,称其为“当代的焦裕禄”,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面条县长”和“搬运工县长”的故事了。
  1993年8月正赶上抗旱,刚上任的王移收和秘书两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旱情最重的乡镇。乡里的干部听说新县长来了,忙准备了几桌饭菜为新县长接风。谁知等了好久也不见人影。乡长急忙赶到那个村组,才发现王移收和秘书早在农民家里就着大蒜吃上了面条。当乡长说刚才那个人就是刚上任的副县长时,那个农民说什么也不相信。因为长期在农村工作,王移收又瘦又黑,早已与当地农民没有什么区别了。
  1993年,为跑黄酥梨的项目王移收来到北京。在许多知名梨产地面前,宁陵太不知名了,王移收带去的梨都无人愿意品尝。王移收找到分管负责人的家,正赶上那天停电,王移收和司机两人硬是爬楼梯把两箱梨子送到12楼那位负责人的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您尝了我们的梨之后再作评价吧。”那位负责人望着满头大汗的王移收感动了。过了几天,他主动给王移收打电话说,家里的老人吃了梨子后都说味道出奇的好,让他到北京汇报一下宁陵黄酥梨的情况。就这样,王移收用真诚为宁陵争取到了几千万元的国家项目。
  尽管争取到的都是上千万元的项目,王移收却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1994年5月,王移收和县农业局局长到北京跑“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项目,他们找的是最便宜的大房间,当旅店老板知道他是一位县长时,特地为他送来了荷包蛋:“咱北京人就喜欢这样的基层干部。”返回宁陵时,因为火车是第二天早晨6点钟的,为了节约住宿费,他硬是坚持在火车站的露天广场等了一宿。回来报账时,两个人走时带的400元钱还未花完,出纳员感动得哭了,要知道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达1000万元以上。他说:“宁陵和我的家乡一样,依然贫穷,这里的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比个人享受更重要的作用,我怎么忍心用呢。”
  虽然只在宁陵工作了3年时间,但是他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他帮助当地建立了棉花、果制品等一批依托农业资源的工厂,推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他盘活了后来在全国叫得响的张弓酒厂。他跑部进京,为当地争取到了“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等国家项目,争取到了几千万元的项目资金。
  没有攻克不下的碉堡
  199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王移收调至郑州果树研究所任书记。当时的郑州果树研究所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业务几近瘫痪,工资发放困难,人心涣散。王移收到达果树研究所时也为之感到痛心,上百亩的果树研究基地几近荒芜,杂草比果树还深。整个办公和生活区如同村落般凌乱不堪 ,街不成街,路不成路,所有的空地都被职工见缝插针地搭建了各种平房和棚子。
  人心齐泰山移,要解决果研所的问题必须从精神面貌上下手。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所容所貌。他召集全所大会,要求各家在30天内各扫门前雪,自己动手拆除违建房。然而20多天过去了,人们仍没有一点动静,毕竟这些平房有的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触动过这个马蜂窝。大家都拭目以待,想看看这个新来的书记到底有多厉害。有的干部甚至担心会出人命。第30天,人们感觉到了气氛不对,果研所的干部都集中在办公楼前,30多辆卡车停在办公楼前,王移收手执钢钎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一所违规房前他用力将钢钎往房子上一捅:“像我这样干。”人们惊呆了,仅仅一天工夫,所有违建房被全部拆除,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接下来,王移收带头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深夜12点他仍在办公大楼里擦着栏杆,中午他在基地拔野草,在他的带动下,果研所的面貌焕然一新,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接着,王移收提出了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田的想法,大力推广优质果树,用知识换取财富。果研所在王移收的努力下逐步走上了正轨,又恢复了过去引领全国果树种植的地位。
  2001年,王移收调回武汉中国农科院油科研究所工作,听说王书记要走了,果研所的职工一百个舍不得,临走的头天晚上,来话别的职工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深夜。第二天一早,职工们凌晨4点钟就等在他的屋檐下,400多名职工硬是一路走一路哭着送他走。
  一直以来,王移收对家乡十分关注,他每次探亲必到鄂州走一走,华容区所有乡镇他都跑到了,也几乎所有的乡镇长都到郑州果研所作过客。我市的双低油菜、蒲团的西甜瓜、华容的葡萄、庙岭的油桃都是由他引荐回鄂州并派专家指导种植的,兆恒油厂的兴建与改造也都饱含他的汗水,如今他引荐回的项目有的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渠道。2001年,鄂州市作为双低油菜的实验基地,与安徽种子公司、湖北种子管理站一起获国家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