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说史料 ①

治玄学者与治神学者或无须资料,因其所致力者在冥想,在直觉,在信仰,不必以客观公认之事实为重也。治科学者——无论其为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罔不恃客观所能得之资料以为其研究对象。而其资料愈简单固定者,则其科学之成立也愈易,愈反是则愈难。天文学所研究之对象,其与吾侪距离可谓最远;然而斯学之成为科学最早,且已决定之问题最多者。何也?其对象之为物较简单,且以吾侪渺小短促之生命与彼相衡,则彼殆可指为恒存而不坏。治此学者,第一无资料罣漏之患,第二无资料散失之患,故成功最易焉。

次如地质学,地文学等,其资料虽趋复杂;然比较的含固定性质,研究亦较易。次如生物学等,蕃变之态益甚,资料之选择与保存渐难矣。又如心理学等,其资料虽俯拾即是,无所谓散失与不散失;然而无具体的物象可指,且其态稍纵即逝,非有极强敏之观察力不能捉取,故学者以为难焉。史学所以至今未能完成一科学者,盖其得资料之道,视他学为独难。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思想行事留痕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价值。有价值而留痕者,其丧失之也又极易。因必有证据,然后史料之资格备;证据一失,则史料即随而湮沉。而证据散失之途径甚多:或由有意隐匿,例如清廷之自改实录。(详第五章)或由有意蹂躏,例如秦之烧列国史记。或由一新著作出,而所据之旧资料遂为所淹没,例如唐修《晋书》成,而旧史十八家俱废。或经一次丧乱,而大部分史籍悉沦没,如牛弘所论书有五厄也。或孤本孤证散在人间,偶不注意,即便散亡,斯则为例甚多,不可确举矣。要而言之,往古来今之史料,殆如江浪淘沙,滔滔代逝。盖幸存至今者,殆不逮吾侪所需求之百一也。其幸而存者,又散在各种遗器遗籍中,东鳞西爪,不易寻觅;即偶寻得一二,而孤证不足以成说,非荟萃而比观不可,则或费莫大之勤劳而无所获。其普通公认之史料,又或误或伪,非经别裁审定,不堪引用。又斯学所函范围太广,各人观察点不同;虽有极佳良现存之史料,苟求之不以其道,或竟熟视无睹也。合以上诸种原因,故史学较诸他种科学,其搜集资料与选择资料,实最劳而最难。史学成就独晚,职此之由。

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而可征信者愈少,此常识所同认也。虽然,不能谓近代便多史料,不能谓愈近代之史料即愈近真。例如中日甲午战役,去今三十年也然,吾侪欲求一满意之史料,求诸记载而不可得,求诸耆献而不可得。作史者欲为一翔实透辟之叙述,如《通鉴》中赤壁、淝水两役之比,抑已非易易。例如二十年前,“制钱”为国家唯一之法币。“山西票号”管握全国之金融,今则此两名辞久已逸出吾侪记忆线以外;举国人能道其陈迹者,殆不多觏也。一二事如此,他事则亦皆然;现代且然,而远古更无论矣。

孔子有言:“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不治史学,不知文献之可贵,与夫文献散佚之可为痛惜也。距今约七十年前,美国人有彭加罗夫(H.H.Bancroft)者,欲著一《加里佛尼省志》。竭毕生之力,倾其极富之家资,誓将一切有关系之史料搜辑完备,然后从事。凡一切文件,自官府公牍,下至各公司各家庭之案卷账簿,愿售者不惜重价购之,不愿售者展转借钞之。复分队派员诹询故老,搜其口碑传说。其书中人物有尚生存者,彼用种种方法巧取其谈话及其经历。如是者若干年,所丛集之资料盈十室。彼乃随时将其所得者为科学分类,先制成“长编式”之史稿,最后乃进而从事于真著述。若以严格的史学论,则采集史料之法,必如此方为合理。虽然,欲作一旧邦之史,安能以新造之加里佛尼省为比例?且此种“美国风”的搜集法,原亦非他方人所能学步。故吾侪今日之于史料,只能以抱残守缺自甘。惟既矢志忠实于史,则在此残缺范围内,当竭吾力所能逮,以求备求确,斯今日史学之出发点也。

吾故于此章探索史料之所在,且言其求得之途径,资省览焉。得史料之途径,不外两种:一曰在文字记录以外者;二曰在文字记录者。

(一)在文字记录以外者

此项史料之性质,可略分为三类:曰现存之实迹;曰传述之口碑;曰遗下之古物。

(甲)现存之实迹及口碑
    此所谓实迹,指其全部现存者。质言之,则现代史迹——现在日日所发生之事实,其中有构成史料价值者之一部分也。吾侪居常慨叹于过去史料之散亡。当知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吾侪今日不能将其耳闻目见之史实,搜辑保存,得毋反欲以现代之信史,责望诸吾子孙耶?所谓现在日日发生之事实,有构成史料之价值者何耶?例如本年之事,若粤桂川湘鄂之战争,若山东问题日本之提出交涉与我之拒绝,若各省议会选举之丑态,若京津间中交银行挤兑风潮,若上海商教联合会之活动,等。凡此等事,皆有其来因去果,将来在史上确能占有相当之篇幅,其资料皆琅琅在吾目前,吾辈不速为收拾以贻诸方来,而徒日日欷歔,望古遥集,奚为也?其渐渐已成陈迹者,例如三年前学界之五四运动,如四年前之张勋复辟,如六年前之洪宪盗国,如十年前之辛亥革命,如二十年前之戊戌政变,拳匪构难,如二十五年前之甲午战役,等等,躬亲其役或目睹其事之人,犹有存者。采访而得其口说,此即口碑性质之史料也。司马迁作史,多用此法。如云:“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淮阴侯列传赞》)如云:“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无足采者。”(《游侠列传赞》)凡此皆用现存之实迹或口碑为史料之例也。

(乙)实迹之部分的存留者
    前项所论,为实迹之全部,盖并其能活动之人与所活动之相皆具焉。本条所谓实迹者,其人与相皆不可得见矣;所留者,仅活动制成品之一种委蜕而已。求诸西洋,例如埃及之金字塔及塔中所藏物,得此而五六千年前之情状,略可见焉;如意大利之三四名都,文艺复兴时代遗物,触目皆是。此普遍实迹之传留者也。例如入埃汾河之索士比亚遗宅,则此诗圣之环境及其性行,宛然在望。登费城之议事堂,则美十三州制宪情状凑会心目。此局部实迹之传留者也。凡此者苟有一焉,皆为史家鸿宝。

我国人保存古物之念甚薄,故此类实迹能全者日稀,然亦非绝无。试略举其例:如万里长城一部分为秦时遗物,众所共见也。如始皇所开驰道,参合诸书,尚能察其路线;而二千年来官驿之一部分,多因其旧。如汉通西域之南北两道,虽中间一段沦于沙漠,而其沿袭至今者十尚六七。凡此之类,殆皆非人力所能湮废,而史家永世之宝也。又如今之北京城,其大部分为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间所造,诸城堞宫殿乃至天坛社稷坛等,皆其遗构;十五世纪之都会,其规模如此其宏壮,而又大段完整以传至今者,全世界实无此比。此外各地方之城市,年代更古者尚多焉。又如北京彰仪门外之天宁寺塔,实隋开皇时物,观此可以知六世纪末吾国之建筑术为何如。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之佛像,为北魏太安迄太和间所造(455~499),种类繁多,雕镌精绝。观此可以知五世纪时中国雕刻美术之成绩,及其与印度希腊艺术之关系:以之与龙门诸造像对照,当时佛教信仰之状况,亦略可概见。如北京旧钦天监之元代观象仪器及地图等,观之可以见十六世纪中国科学之一斑也。

昔司马迁作《孔子世家》,自言,“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低徊留之不能去焉。”作史者能多求根据于此等目睹之事物,史之最上乘也。其实此等史料俯拾即是。吾不必侈语远者大者,请举吾乡一小事为例,吾乡一古屋,明中叶吾祖初迁时所建,累蚝壳为墙,厚二尺馀,结构致密,乃胜砖甓,至今族之宗嫡居焉。即此亦可见十五六世纪时南部濒海乡村之建筑,与其聚族袭产之规则。此宁非一绝好史料耶?夫国中实迹存留若此类者何限。惜旧史家除朝廷典章制度及圣贤豪杰言论行事外不认为史,则此等史料,弃置不顾,宜也。今之治史者,能一改其眼光,知此类遗迹之可贵,而分类调查搜集之;然后用比较统计的方法,编成抽象的史料,则史之面目一新矣。

(丙)已湮之史迹,其全部意外发现者
    此为可遇而不可求之事,苟获其一,则裨益于史乃无量。其最显著之例,如六十年前意大利拿波里附近所发见之邦渒古城,盖罗马共和时代为火山流焰所盖者,距今垂二千年矣。自此城发现后,意人发掘热骤盛,罗马城中续得之遗迹,相继不绝,而罗马古史乃起一革命,旧史谬误,匡正什九。此种意外史料,他国罕闻。惟我国当民国八年,曾在直隶钜鹿县发见一古城,实宋大观二年(1108)被黄河淹没者,距今垂九百年矣。惜乎国无政而民无学,一任遗迹散佚破坏以尽,所留以资益吾侪者甚希。苟其能全部保存,而加以科学的整理,则吾侪最少可以对于宋代生活状况得一明确印象,宁非快事?然吾因此忽涉遐想,以为数千年来河患如彼其剧,沿旧河道两岸城邑,如钜鹿之罹厄者或不止一次,不止一处,颇冀他日再有发现焉。若果尔者,望国人稍加注意,毋任其如今度之狼藉也。

(丁)原物之保存或再现者
    古器物为史料之一部分,尽人所能知也。器物之性质,有能再现者,有不能再现者。其不能再现者,例如绘画绣织及一般衣服器具等,非继续珍重收藏,不能保存。在古代未有公众博物院时,大抵宫廷享祚久长贵族阀阅不替之国,恒能获传此等故物之一部分。若如中国之惯经革命且绝无故家遗族者,虽有存焉寡矣。今存画最古者极于唐,然已无一帧焉能确辨其真赝。壁画如岱庙所涂,号称唐制,实难征信;惟最近发见之高昌一壁,称绝调矣。纸绢之画及刻丝画,上溯七八百年前之宋代而止。至衣服及其他寻常用具,则清乾嘉遗物,已极希见,更无论远昔也。故此类史料,在我国可谓极贫乏焉。

其能再现者,则如金石陶甋之属,可以经数千年瘗土中,复出而供吾侪之研索。试举其类,(1)曰殷周间礼器:汉许慎《说文序》,言“郡国往往于山川间得鼎彝”,是当时学者中,已有重视之者;而搜集研究,曾无闻焉;至宋代始启端绪,寻亦终绝。至清中叶以后而极盛。据诸家所记有文字款识之器,宋代著录者六百四十三,清代著录者二千六百三十五,而内府所藏尚不与焉。此类之器,除所镌文字足补史阙者甚多,当于次条别论外,吾侪观其数量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社会崇尚此物之程度;观其种类之异,可以想见当时他种器物之配置;观其质相之纯固,可以想见当时铸冶术之精良;观其花纹之复杂优美,图案之新奇渊雅,可以想见当时审美观念之发达。凡此皆大有造于史学者也。

(2)曰兵器:最古者如殷周时之琱戈矢镞等,最近者如汉晋间弩机等。(3)曰度量衡器:如秦权,秦量,汉建初尺,新莽始建国尺,晋前尺,汉量,汉钟,汉钫,汉斛等,制度之沿革可考焉。(4)曰符玺:上自秦虎符;下迄唐宋鱼符;又秦汉间玺印封泥之属,出土者千数;于研究当时兵制官制,多所补助。(5)曰镜属:自秦汉至元明,比其年代,观其款识,可以寻美术思想发展之迹。(6)曰货币:上溯周末列国,下迄晚清,条贯而絜校之,盖与各时代之经济状况息息相关也。此六者皆铜器之属,此外铜制杂器存者尚多,不备举。铜在诸金属中,比较的能耐久,而冶铸之起源亦较古,故此类史料之供给,称丰富焉。然金属器一毁即亡,故失亦甚易;观宋器今存者百不一二,可推知也。清潘祖荫谓古代金属器,在秦、后汉、隋、后周、宋、金,曾经六厄,而随时沉霾毁弃盗铸改为者尚不兴焉。晚近交通大开,国内既无专院以事搜藏,而胡贾恒以大力负之以走,凡百古物,皆次第大去其国;昔之丰富者,今转涸竭;又不独铜器为然矣。(7)曰玉石:古玉镌文字者少,故难考其年代;然汉以前物传至今者确不乏,以难毁故也。吾侪研究古玉,亦可以起种种联想:例如观其雕纹之美,可知其攻玉之必有利器;观其流行之盛,可推见古代与产玉区域交通之密,此皆足资史料者也。至石刻研究,则久已成专门之学。自岐阳石鼓,李斯刻石,以迄近代,聚其拓片,可汗百牛。其文字内容之足裨史料者几何,下条论之,兹不先赘。至如观所刻儒佛两教所刻之石经,可以想见古人气力之雄伟;且可比较两教在社会上所凭藉焉。又如观汉代各种石刻画像,循溯而下,以至魏齐造像,唐昭陵石马,宋灵岩罗汉,明碧云刻桷,清圆明雕柱等,比较研究,不啻一部美术变迁史矣。又如桥柱井阑石阙地莂等类,或可以睹异制,或可以窥殊俗,无一非史家取材之资也。(8)曰陶瓷:吾国以制瓷擅天下,外人至以吾国名名斯物。今存器孔多,派别尤众,治者别有专家,不复具论。陶器比来出土愈富,间有碎片,范以极奇古之文字,流传当出三代上。综此两物,以观其递嬗趋良之迹,亦我民族艺术的活动之一表征也。(9)曰瓦砖:我族以宅居大平原之故,石材缺乏,则以人造之砖瓦为建筑主要品,故斯物发达最早,且呈种种之进步。今之瓦当专甋,殆成考古一专科矣。(10)曰地层中之石器:兹事在中国旧骨董家,曾未留意;晚近地质学渐昌,始稍有从事者。他日研究进步,则有史以前之生活状态,可以推见也。

器物本人类活动结果中之一小部分,且其性质已纯为固定的;而古代孑遗之物,又不过此小部分之断片耳。故以上所举各项,在史料中不过占次等位置。或对于其价值故为夸大,吾无取焉。虽然,善为史者,固可以举其所闻所见无一而非史料,岂其于此可宝之故物而遗之?惟史学家所以与骨董家异者,骨董家之研究,贵分析的而深入乎该物之中;史学家之研究,贵概括的而横通乎该物之外。吾前所论列,已略示其端倪。若循此而更进焉,例如当其研究铜器也,则思古代之中国人何以特精范铜,而不能如希腊人之琢石;当其研究瓷器也,则思中古之中国人何以能独擅窑窑,而不能如南欧人之制玻璃。凡此之类,在在归纳诸国民活动状况中,悉心以察其因果,则一切死资料皆变为活资料矣。凡百皆然,而古物其一端耳。(待续)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

  • 唯将心语寄弦索:朱慧珍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

    第一次听说朱慧珍这个名字,似在八年前刚接触评弹之时.博士论文虽以女弹词为研究对象试图建构评弹界细腻的性别关系,今日看来似乎缺乏对个体生命的感温和理解,即使当时被告知治史应以"人"为 ...

  • 林超民 | 中国民族史史料学刍议

    一.建立中国民族史史料学的必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从远古起,我们各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大地上,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光辉的中国历史.中国 ...

  • 梁启超: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④

    伪事与伪书异,伪书中有真事,真书中有伪事也.事之伪者与误者又异,误者无意失误,伪者有意虚构也,今请举伪事之种类:    (一)其史迹本为作伪的性质,史家明知其伪而因仍以书之者.如汉魏六朝篡禅之际种种作 ...

  • 梁启超: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②

    最先最近之史料则最可信,此固原则也.然若过信此原则,有时亦可以陷于大误.试举吾经历之两小事为例: (一)明末大探险家.大地理学者徐霞客,卒后其挚友某为之作墓志,宜若最可信矣.一日吾与吾友丁文江谈及霞客 ...

  • 梁启超: 说史料 ③

    (已)金石及其他镂文     金石为最可宝之史料,无俟喋陈.例如有含摩拉比(Hammurabi)之古柱,而巴比伦之法典略明:有阿育王之丰碑,而印度佛教传播之迹大显.西方古代史迹,半取资于此途矣.惜我国 ...

  • 梁启超: 说史料 ②

    (戊)实物之模型及图影 实物之以原形原质传留至今者,最上也.然而非可多觏.有取其形范以图之,而图范获传于今,抑其次也.例如汉晋之屋舍灶硙杵臼,唐人之服装髻形乐器及戏剧面具,今日何由得见:然而有殉葬之陶 ...

  • 马鸣寺碑| 魏碑名品,让梁启超平生推崇

    马鸣寺碑原石 在南北朝时期,今东营境内佛教兴起,寺庙众多,域内保留和出土的马鸣寺碑.元河寺六十人造像.永宁寺造像.皆公寺造像.张郭石造像,以及南宋关帝庙大殿.福昌寺与金代大铁钟等,印证着昔日数百年间这 ...

  • 梁启超:教育的本质是教人顶天立地,不惑、不忧、不惧

    本文转自:文学文化研究 为 学 与 做 人 文 | 梁启超 01 如果我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 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 再问:&qu ...

  • 甲骨文上面的内容是古羌人的语言吗 史料告诉你错了

    说到甲骨文真的是神秘了又神秘了的东西,但是以有的甲骨文已经出土的情况来看的话,甲骨文上的内容好像非常的类似古羌人的语音内容了,那么有的人就问了这甲骨文上的内容是不是就古羌人的语言呢?其实从史料就可以分 ...

  • 在梁启超家乡江门重温少年中国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近代维新先驱.思想大家梁启超在1900年写下<少年中国说>励志百年.穿越时空.他的家乡江门,今天已是粤港澳大 ...

  • 一代大师!没有学历,没有著作,仅凭一篇文章就让梁启超折服!

    一代大师!没有学历,没有著作,仅凭一篇文章就让梁启超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