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清朝宰辅魏裔介在燕赵的最密朋友圈
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明末清初直隶柏乡(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人。其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清顺治三年(1646)三月,参加新朝的首次开科取士,高中进士,晋选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满清在关内以科举录用的首批汉官之一。后历任顺治朝的工科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工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康熙二年(1663),拜吏部尚书、内秘院大学士,次年转保和殿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九年(1670)转兼礼部尚书。十年(1671),致仕归乡。二十五年(1686),因病去世,享年71岁。雍正十年,入祀贤良祠。乾隆二年,追谥“文毅”。
在燕赵地区,魏裔介还有几位一生都声息与共的挚友。他们不仅有着近似的道德品行与人生理想,还有着共同的文学主张与追求,他们长相砥砺,共同锻造着燕赵之域文脉与品格。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已是六十九岁高龄的魏裔介接连接到几位好友去世的消息,非常悲痛。于此处,魏荔彤所撰《魏贞庵先生年谱》述:“公之友无几,孙征君、孙北海、魏环溪、申凫盟、杨犹龙、魏莲陆、郝雪海,至是而零落殆尽矣。”此七位挚友均是燕赵文脉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孙征君即孙奇逢(1584~1675年),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他字启泰,号钟元。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一生著述颇丰,代表著作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书经近指》等;
孙北海即孙承泽(1593~1676),他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谷逸叟等,世籍顺天府上林苑(今北京市大兴区)。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入清后,曾任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四十余种书籍;
魏环溪即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宣化府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他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现有《寒松堂全集》九卷存世;
申凫盟即申涵光(1618~1677),字孚孟,一字和孟,号凫盟等,明太仆寺丞申佳胤长子。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与殷岳、张盖合称畿南三才子。顺治年间中恩贡生,累荐不就。其诗以杜甫为宗,著有《聪山集》《荆园小语》等书;
杨犹龙即杨思圣(1621~1664),字犹龙,号雪樵,顺德府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顺治三年进士,入翰林。出为山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官。工诗,有《且亭诗》传世;
魏莲陆魏一鳌(1613~1692),字莲陆。保定府新安县(今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人。明崇祯年间举人,任山西忻州知州。清顺治二年(1645),从清初大儒孙奇逢求学,前后长达达32年,纪录下来的与孙奇逢的答问最多。著有《四书偶录》《诗经偶录》《北学编》《夏峰年谱》《雪亭梦语》《雪亭诗草》;
郝雪海即郝浴(1623~1683)直隶定州(河北省定州市)人,号雪海等。清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因疏劾吴三桂而流徙奉天(辽宁沈阳市),后迁铁岭。读书讲学于银岗寓所,益潜心于义理之学,注周义解古。后复授湖广道御史,迁左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广西巡抚等职。著有《子午集》《中山史论》《郝中丞奏议》《中山集》等。
魏裔介与很多同时代文人有文字交往,与孙奇逢、孙承泽、魏象枢等以上所列七位犹多。经对魏连科点校、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兼济堂文集》统计,共有写给他们六人的序6篇、书10篇、尺牍8篇、传2篇、墓志铭1篇、祭文4篇、诗15篇,合计共46篇。尤其是,魏裔介还曾写《五子吟》组诗,其中除去《曹厚庵》一首之外,其余四首都是歌咏上列六友中人,分别为:
杨犹龙
杨子气豁如,爱贤如不及。
赋诗敌少陵,感慨时欲泣。
嵯峨万仭岗,振衣自独立。
毎见必怡顔,清风穆可挹。
魏环极
吾宗雪斋子,屹然古人风。
苞苴不敢至,门庭间若空。
岁食并州米,疏震日华东。
郑公犹可见,翘首送归鸿。
申鳬盟
风雅道寝衰,百家矜藻绚。
孰识古人心,清防自相禅。
平干有奇姿,气高体亦变。
高斋数论文,未觉隙光宴。
郝雪海
郝生不羁士,冰雪浄聪明。
方略万人敌,抵掌死生轻。
志大才颇疎,飘泊中山城。
我欲往从之,共作千日酲。
此四诗分别歌咏杨思圣、魏象枢、申涵光、郝浴四人,是作者以知己的身份写知己,寥寥几笔就把北地友人的性格气质都写得跃然纸上、入木三分,令读者难以忘怀。
魏裔介和以上诸友,有着十分一致的诗文主张和人生追求,他们时常相互怜惜、相互激赏、相互不忘。他们都不满当时诗坛浮靡的风气,主张宗尚杜甫诗歌。杨思圣对魏裔介诗歌中的“雄浑苍茫”之气极为赞赏,他表示:“每读屿舫诗,浩歌唱叹,几于众山皆响,海水群飞,溯成连而放。钟期移我性情,不必揽弦动操也。”魏裔介在《祭方伯杨犹龙年兄文》中则评:“方丙戌、丁亥之间,沧波横流,人心糜烂,世不复知有名教行检为何物。独我友痛恶幽昧险隘之徒,每见于文词,坐谈间如青精与溲渤,较然其不杂也。……独我友与余,推尊少陵,挽回狂澜之东而砥柱之。”同为七友之一的申涵光在《杨方伯传》中评价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时说,“公与今冢宰魏公裔介,同年相善,以文章道义相劘切,如左右手。……士之自负才能来阙下者,必携卷轴谒两公,得其一言以为荣。两公亦勤勤汲引,一艺之长,延誉恐后,盖因而成名者多矣。”。此段话进一步证明魏、杨二人相交之密以及其二人在当时诗坛的较大影响力。魏裔介在哀悼好友申涵光去世的祭文中写道:“呜呼,犹龙死而余不言诗,北海死而余不言学,鳬盟死而余尚言文耶!”短短的一句话,真切表达了魏裔介与杨思圣、孙承泽、申涵光等挚友间的无比深厚的情感与思想共识。
除去上列七友,还有一位燕赵之士也与魏裔介关系紧密,文学成就斐然,此人即为梁清标。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蕉林,又号棠村、苍岩,直隶正定府(今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区)人。明祟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他喜好收藏典籍字画,有“收藏甲天下”之誉。一生著述颇丰,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棠村随笔》等。魏裔介与梁清标为“髫龀之交”。据魏荔彤《魏贞庵先生年谱》记载,崇祯十一年(1638年),魏裔介与梁清标曾读书于恒阳书院。入仕清朝后,二人又同为朝廷重臣,“或同侍帷幄,或共承饮燕”,往来密切。他们二人虽官职显赫,公务繁忙,但仍手不释卷,不时诗文唱和,探讨诗文技艺。如,梁清标在《兼济堂诗集原序》中谈及魏裔介论诗:“与余论古今人诗,辄曰:诗贵真,不贵伪”。
“贵真”是魏裔介所称赏的诗歌品质,魏裔介对梁清标诗歌正有此评价,他在《梁玉立悠然斋诗序》说:“玉立之为诗,不屑屑模拟三唐陈迹,亦不屑屑取青媲白,如近人仿佛于鳞、七子等声调气格之间。”可见,梁清标诗歌创作亦是“贵真不贵伪”,这正是古今燕赵诗风的一个重要特色。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