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越楚两族交替控制鄂州地域

秋战国时期,鄂州地域虽然已并入了楚国的版图,正式成为楚国的一部分,但楚国对此地的控制十分松驰,影响也较有限,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此地仍是扬越人的居住地,大致仍维持着征服前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军事的占领与文化的消长是不可以等量齐观、同步进行的,前者可以计日成功,后者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化的交替不可能刀切斧劈般进行,只能在浸润渗透和潜移默化中渐进。所以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越、楚两族交替控制鄂州地域,越楚文化在此争锋交融。

  今鄂州之地,西周春秋之世,号称鄂国,其统治者是楚国王族,被统治者主要是世代居住在鄂国的扬越人,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之弟鄂君子皙在江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

  鄂州与周边黄冈、武汉、黄石堵城仅一江之隔,这些地域在古时其实都是鄂州属地,这些位置是越人的重要生活地,并产生了著名的《越人歌》,那么,鄂州地域的先民主体是扬越人则在情理之中。

  春秋战国时代,楚越文化在这里共同存在,消长融合,大致说来,春秋之际,这里越人居多,以越文化为主体,楚文化顽强崛起;战国时期,这里楚人居多,以楚文化为主体,越文化逐渐消退。这在考古发现上多有实证。如1981 年冬,在鄂州国儿冲发掘了六座战国中晚期楚墓,其中五号墓的两件铜鼎“子母口,弧形盖,腹微鼓,底部近平。环形附耳,三兽蹄形高足,胎轻薄,盖上有两圈凸弦纹,腹中部有一圈凸弦纹,余皆素面”,这是典型的越式鼎。墓中又有一件大陶罐,“直唇,敛口、广肩、鼓腹、平底、肩上有一对称附耳,胎质细腻”,此陶罐在陶系上为越文化中几何形印纹陶孓遗,在器形上则是楚文化之嫡系。墓中楚越器物同存并出,反映出楚越文化在此地相得益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