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说《二月》与电影作品《早春二月》

谈小说《二月》与电影作品《早春二月》

               

                  

首先,在这几次的影像与文学欣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柔石的作品。柔石的《二月》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也是除张爱玲外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而《二月》也是他的代表作,说起《二月》我们就不能不谈谈它的写作背景。其实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是柔石的亲身经历。它描述的是柔石在镇海县城的一段生活经历,他在县中学教书时,经常踱步去后海塘看到莲叶悠悠,于是他把这些新鲜事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后来将它谱写成小说《二月》。

小说《二月》想表达的我觉得应该是左翼青年的大悲痛。他表达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以及彷徨。同时也是探索知识分子的道路。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柔石的叙说也是表现了他心中对革命的热情。

小说中的主角萧涧秋对革命心灰意冷,他应好友陶慕侃的邀请去芙蓉镇教书,而后在芙蓉镇的一段情感与同情的交叉结合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小说作品《二月》语言十分清俊秀丽,像小说中说的“可是窗外的白光是有些闪动的。他奇怪,随即将向小花园一边的窗的布幕打开,只看窗外飞着极大的雪。地上已一片白色;草,花,树枝上,都积着约有小半寸厚。正是一天的大雪,在空中密集地飞舞。”这一小段我觉得十分融洽。在描写雪白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片白净的意境。透过萧涧秋的眼睛来描写窗外的美景,柔石的这种写法即使拿到现在也是可以打动无数读者的。这一小段的语言并不华丽,但是它之所以如此美妙,关键在于它捕捉了白雪的特点,“闪动”,“密集地飞舞”等一些词都是一种朴实而又传神的描写。而“琴声是舒卷地一丝丝在室内飞舞,又冲荡而漏出到窗外,蜷伏在雪底凛冽的怀抱里”这一句更是令人赞叹,将琴声谱写成丝丝曼舞,“冲荡”,“漏出”,“蜷伏”这几个精妙的词语都是通过了拟人的写法将琴声活现,把琴声的传播幻化成了富有形态美的精灵。此情此景,透过陶岚心里的颤动来体现迷茫与惆怅。此处极易令读者产生共鸣。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萧涧秋说过他信任每一位朋友,信任每一个人类,他是赞同革命的进步新青年。他善良,正直,勇敢而又孤独苦闷彷徨。而与之对应的陶岚是比较开朗的新女性,她是活泼、自由、大胆、热情的化身。小说《二月》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是至今仍能震撼人心的亮点。

而与小说对应的由《二月》改编而拍成的电影《早春二月》之所以能荣获葡萄牙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在当时它的影像美学风格的独特、影像表现风格的含蓄以及镜头运用与画面设计的精巧。

电影中的江南小镇、传统院落、古色古香的家居陈设以及绽放的碧桃、轻拂的杨柳……中国水墨画般的视觉形象纷至沓来、美轮美奂,凸现出浓郁的民族审美特色。小桥流水兮兮流淌,民族化的气息弥漫着整部影片。如此独到的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导演谢铁骊的功底可见一斑啊。而相对于原著来说,电影里的描写显得更为含蓄,内敛,并不张扬,反而透露出一种典雅美,节制的表现为其抹上出彩的一笔。当然,时代精神的投射也是其成功的表现。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萧涧秋的善良,当他了解到自己的老同学李志豪牺牲在战场上,留下寡妻文嫂和一对儿女,便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虽然后来引起了镇上的流言蜚语,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对文嫂一家的帮助。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萧涧秋与陶岚的爱情也是可歌可泣的。萧涧秋为同情文嫂的无所依托,毅然牺牲了自己与陶岚的爱情。然而,这件事还是招来了非议与攻击,文嫂因此而自杀。萧涧秋也受到了刺激。最后,萧涧秋离开了芙蓉镇这个伤心地,投身到时代的潮流中去。而陶岚也毅然追随他而去。

电影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导演谢铁骊塑造的萧涧秋形象十分含蓄,质朴。同时镜头的处理也十分流畅洗练。画面设计十分独具匠心,有深刻的内涵,耐人琢磨。

在影片中导演有意减弱了原作中过于消极低沉的成分,增添了积极、明亮的色彩,影片的结尾也把萧涧秋为摆脱矛盾而从芙蓉镇“逃跑”了,处理成现在的结尾:丢掉逃避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投入社会的洪流之中。这一点也是其比较独特的闪光点吧。

电影与小说的不同在于原作中主要是表现小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借萧涧秋来表现一部分热血青年内心的迷茫。而电影中则是侧重于体现小知识分子只有投身革命才能解救不幸者和自己的主题。

总的来说,我觉得不论是小说《二月》还是电影《早春二月》都是利益较为深刻的好作品。这些旧时代的文章与电影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同时也是加深我们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还是值得我们去慢慢品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