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诗人写了首妙诗,武则天:诗不错但他有口臭;后此诗流传千年

相信“近乡情怯”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人在回家途中时常用这个成语发出感叹。其实这个成语是出自唐诗《渡汉江》中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之问。

不过说起李之问,这个人虽然才华斐然,也确实有名篇佳作流传于后世,但这个人身上却“槽点多多”,是个为了自身利益甚至不惜罔顾亲情的“狠人”。宋之问原本有个外甥叫刘希夷,两人年龄相仿,都是颇有诗才的文人。刘希夷曾写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看到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很是喜欢。而当时刘希夷这首诗还没有发表,于是宋之问便“腆着脸”求刘希夷将这首诗让给自己。

刘希夷性格本就不拘一格,便答应了舅舅的请求,不过后来又反悔。但对于宋之问来说,到手的东西又怎么能够再送回去,为了将这首诗的所有权据为己有,他不惜命人害死外甥刘希夷,可以说心肠歹毒至极。这也导致《代悲白头翁》这首诗在《全唐诗》中,既在刘希夷名下,也在宋之问名下。

除了对别人狠,宋之问也是个对自己很“狠”的人,对于权势富贵有着很强的执念。为了权势富贵不惜先后献媚于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和太平公主,这样没有读书人气节的行为在当时便被人所诟病。后来张易之出事,宋之问也被牵连贬谪到泷州做参军,在苦寒之地过着落魄生活实非他之所愿。于是他便逃回北方,隐居于洛阳。为了能够再次获得权势富贵,于是这个落魄才子便向武则天求官。奈何武则天不允,无奈愤懑之余,宋之问便写了下面这首妙诗。

这首诗起首四句是写景。不过诗人并没有简单地直接描写,而是化用了两个典故,衬托出了河汉清且浅,让人充满向往。这其实也是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紧接着八句,则是描写诗人在洛阳城中,在银河的映照下所见之情景。这些语句中宋之问发挥了宫廷诗人的特长,极尽词藻之华丽,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景象被他一一付诸于笔端,让人读之便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盛景。而在银河的映照下,整个帝都显得迷离而朦胧,便如同人间仙境一般,而如水的月华也让这天上人间在这样的夜里似乎连为一体。

接下来八句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看着眼前的夜景,耳边传来“捣衣声”,“捣衣”这一意象在唐诗中是和征人思妇直接关联的。这也让诗人不由想到正在思念征人的思妇,她们此刻在“鸳鸯机”上刺绣,一只孤雁从牛郎织女曾相会的鹊桥掠过,发出哀伤的啼鸣。这也不由让思妇内心的思愁更为泛滥,不由抬头仰望银河,不知千里之外的征人现在是什么样,直到银河逐渐隐没,思妇还在痴痴思念如同望夫石一般。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在诗人笔下,银河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它似乎也感受到了思妇的离愁,明月能够寄托愁思,有道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银河主动隐没将光辉让于月亮,只为让思妇的思念能够排遣有所寄托。这一句可以说写得缠绵悱恻,令人动容。

最后四句诗人化用两个典故,描写银河可望而不可即,但是自己对于这美好的明河有着无限追求和向往的意愿。其实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诗人这里的言语不无牢骚之意,有着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愤懑,同时也表达出一种离开帝都去到自己向往之地的归情。

当时武则天见到这首诗后,便对崔融说“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宋之问这首诗写得确实不错,他也很有才学,只是他有口臭朕实在接受不了。

不得不说,因为“口臭”不被取用,还被记载下来,宋之问在史上也算是“独一份儿”的,这也让他对此一直深以为耻,终生耿耿于怀。不过也因为这件事,这首诗得以流传千年,这对于宋之问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安慰。

对于宋之问的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