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用杠杆的富豪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激进的大佬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

百亿元债务压顶,锂资源龙头天齐锂业面临残酷考验。

近日,天齐锂业自曝:公司有一笔11月底到期,金额为18.84 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24.57亿元)债务,存在违约风险。

而这笔贷款就源于一次“蛇吞象”式的并购,把杠杆用到了极致。

中国富豪们暴富的故事虽然千奇百怪,但内核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用了大量的杠杆。

而杠杆是把双刃剑,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一夜破产。

种种迹象表明,高杠杆者还债的时候到了,大量富豪们正面临严峻考验。

1.豪赌

天齐锂业的控股股东是天齐集团,而天齐集团实控人,是占股88.6%的蒋卫平。

蒋卫平最早做贸易,后来收购了四川一家资不抵债的国企小工厂。

通过经营和一系列运作,天齐锂业于2010年成功登陆中小板。

然而,处于产业链中部的天齐锂业始终是一个锂矿石加工企业,原材料价格和终端售价直接影响天齐锂业的经营效益。

为了争夺定价权,2012年蒋卫平向其上游供应商泰利森发出了收购要约。

得益于中投以及工商银行等机构的大力支持,2013年12月天齐锂业成功完成对泰利森的收购,天齐集团以总计34.13亿元对价获得泰利森65%的股份。

通过该笔收购,天齐锂业成功掌握了国内锂资源的价格话语权,奠定了其行业地位。

回过头来看,当时蒋卫平收购该企业冒了很大风险。

当时,收购泰利森价格接近40亿元。

而天齐锂业当年的收入营收只有3.94亿元,净利润仅4000万。

这起天价收购让天齐锂业2013年债务总额同比提高了179%,把蒋卫平的赌性和魄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幸运的是,监管层考虑到能源卡位重要性,快速走完了天齐锂业海外收购审批手续。

另一方面,公司所处的新能源行业2014年-2017年迎来风口期。

新能源汽车市场起飞,天齐锂业业绩出现迅猛增长,杠杆收购带来的债务压力也随之烟消云散。

尝到甜头的蒋卫平,2018年又启动了一笔迄今为止四川民企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很显然,第二次“蛇吞象”式收购就没那么幸运了。

2.再次“蛇吞象”

2018年5月,天齐锂业贷款35亿美金,以6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23.77%股权,交易对价约高达40.66亿美元。

天齐锂业自筹资金仅有7.26亿美元,其余都是银行贷款,债务杠杆近6倍。

而天齐锂业全年营收也只有62.44亿元,又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

然而,蒋卫平这次并购不仅没有蹭上风口,反而成了高位“接盘侠”,这次豪赌也为公司现在的债务危机埋下了“祸根”。

收购时,碳酸锂价格为15万元一吨,但随后价格一路走低,目前碳酸锂价格仅为4万元一吨。

行业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SQM股价走势图

天齐锂业买入后,SQM股价最大跌幅一度超过60%。现在股价虽有反弹,但还远没有到达买入价位。

如今百亿贷款即将到期,蒋卫平的天齐锂业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了。

截止目前,今年天齐锂业累计应付未付利息已高达4.7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76%。

2019年,仅并购贷款产生利息费高达16.5亿美元。2019年,天齐锂对SQM计提减值了52亿元,亏损59.83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1.03亿元,预计全年将亏损13.6亿元至22.7亿元。

这笔债务似乎正在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面对巨额债务,天齐锂业最好的出路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找下一个“接盘侠”。

而这又谈何容易?

3.小结

蒋卫平的天齐锂业不过是杠杆收购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

显然,面临这种债务危机困境的不止蒋卫平一个人。

高等信用债接连爆雷,正在强烈冲击市场。

前有华晨债务违约,后有永煤、清华紫光相继暴雷,

下一个会是谁(大家可在留言区发表高见)?

在富豪阶层,像蒋卫平这样喜欢豪赌的大佬比比皆是,大量用杠杆是当下富人阶层赚钱公开的秘密。

富豪们看似几千亿身价,其实一半以上都是借的。

资金周转一旦出现问题,再大的企业,都免不了迅速坍塌的命运。

前首富王健林曾经多么风光,银行被抽个贷,差点让万达“硬着陆”。

资产过亿的前首富许家印,在巨额债务兑付危机面前,也不得不哭穷向ZF求助。

其实,越有钱的大佬越敢借;要不是敢借,也做不成那么大的事业。

用高杠杆豪赌,只要赌对一次,就能完成财富飞跃。

当然赌错了,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富人承担风险,赚走大量财富,看似公平,其实并不是这样。

如果赌输了,大佬们也承担不了全部风险,有的向管理层卖惨求救,有的破罐子破摔当老赖,

还有的利用自己的行业地位,搞“大而不能倒”那一套,强调自己可能引发系统风险,让管理层“投鼠忌器”。

最终大概率,还是要让全民为大佬们的激进行为“买单”。

几年前,管理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了大力“去杠杆”。

现在经济增幅降了下来,再加上高层严格执行去杠杆政策,导致目前大量富豪正在或即将为自己过去的“激进”行为买单。

于是我们看到:昨天还曾经风光无限的富豪们,今天开始哭穷,说不定明天就破产了。

在我看来,“蒋卫平们”目前的困境不值得同情,这是高杠杆经营者需要要付出的必要代价。

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而现在,还的时候到了。

-------------------------------

因公众号平台改变推送规则(不按时间先后推送),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

为避免漏看,请各位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或者收藏本公众号。

不然,可能收不到最新文章。

(0)

相关推荐

  • 159亿天量定增2日游:天齐锂业惹争议

    159亿元的天量定增方案,从抛出到收回仅用了2天时间,天齐锂业似乎创造了A股资本市场的一个新纪录.这份寿命很短的定增方案,不仅引发短线交易的争议,深究下来,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其背后可能是控 ...

  • 又一只白马(天齐锂业)暴雷... 201115

    又是一周策略时间,每周日亨特为您梳理重要资讯,机构观点,行业动态! 一周要闻解读 本周有两个不得不提的消息. 1.财政部前领导在一个论坛上发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在缩小,扩张力度要把握 ...

  • 天齐锂业,折在风口里 | 巨潮

    近年来最大的行业风口,非新能源汽车莫属. 自2020年4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增长,最终年产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这股热潮不仅将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市值送上万亿,也带火了电池隔膜.正负极材料等上游产 ...

  • 天齐锂业--倒在风口里的巨头,能否迎来第二春?

    拥有"世界第一锂矿"的天齐锂业,能否熬过这最寒冷的冬天,迎来柳暗花明?公司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这个曾逆势穿越2015年股灾.以两次"蛇吞象"式国际并 ...

  • 天齐锂业的“作死”路

    当前的局面 近日天齐锂业的一则"4.71亿元利息还不上"的公告闹得沸沸扬扬,这几年天齐锂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家资产超400亿的公司竟还不上几个亿的利息了. 天齐锂业作为生产锂矿的原 ...

  • 蛇吞象!该巨头能否卷土重来?

    今天来说说天齐锂业,一家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锂矿格局的公司. 听完他的故事,相信你对天齐锂业乃至价值投资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天齐锂业创始人,叫蒋卫平. 他原本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男人,早年毕业于西华大学, ...

  • 债务压顶!5年2次跨境大并购,搬来外援渡劫…天齐锂业,真的安全了吗?

    天齐锂业掌门人蒋卫平用不到十年时间,将一家年收入3亿元的县级企业打造成国际锂业巨头,重塑了世界锂行业格局.其最关键一役是收购世界顶级锂矿泰利森,对战略的坚守,以及对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灵活运用,是该笔 ...

  • 穆迪下调天齐锂业公司家族评级至B1,配股收益将小于预期

    "负面评级继续反映出再融资计划的不确定性.疲弱的流动性和运营状况." 作者:罗宾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据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 ...

  • 天齐锂业,倒在风口里的巨头

    由于大量借债,天齐锂业的财务利息支出从2017年仅3000万出头,猛增到2018年的4.15亿元,并在2019年飙升至20.45亿元. 而真正致命的,是负债增加的同时利润却接连下降.在2017和201 ...

  • 天齐锂业再融资方案猜想

    首先,配股.发行可转债不行,因为属于公开发行证券,需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其次,大股东进一步减持或协议转让股权给战投,再借钱给上市公司,这也不行,会削弱控制权,不符合大股东的诉求. 最后,非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