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台史话与诗话

观兖州 知天下

2012 年为纪念诗圣杜甫诞辰 1300 周年,笔者在《兖州春秋》年刊第二期发表了“少陵台史话”连载之一。今再把近几年收集到的有关少陵台的资料按编年序补充概述如下。
《辞源》记:杜甫(712—770),由于其诗作关心人民疾苦,语言精练,被称为“诗圣”、“诗史”、“诗王”,因其官至拾遗工部,其诗作亦被称为《杜工部集》,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的诗人,并称为“李杜”。杜甫因其父杜闲在兖州作司马,唐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下第后,来兖州省亲向父亲复命,期间登上兖州南城门楼。
这天雨后初晴,碧空万里,逸兴遄飞的青年诗人杜甫站在兖州南城门楼上极目远眺,浮云缥缈下的青山依稀可见,曲阜鲁灵光宝殿遗迹尚存,他不禁感慨万千,文思涌动,信口吟出他颇为得意名诗《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有关杜甫首次来兖州登楼赋诗的年份,各种版本的志书记载不同。清康熙版《滋阳县志》记:“《登兖州城楼》,(诗省略)唐襄阳,杜甫,工部郎中。舆地广记:隋大业二年,改兖州为鲁郡,唐武德兖徐圆郎复曰兖州。天宝元年又改鲁郡,至乾元元年复为兖州。今曰兖州当是开元二十三年,公下第复游齐赵时所作壮游诗,所云忤下考功第,放荡齐赵间是也。”(注 1)据此笔者认为此志可信,杜甫首次来兖州登城楼赋诗应为公元 735 年。
唐开元盛世是我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杜甫首次来兖州省亲登城南楼赋诗之后,与李白在此首次相遇,赋《赠李十二白二十韵》。郭沫若说:杜甫这首第一次赠给李白的诗,就是二人的初次合影。闻一多先生曾盛赞李杜相会是中国历史上除孔子与老子相会之后,没有比李杜相会的场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譬如说是晴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比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意义。
李杜诗仙、诗圣来兖州相会,在此吟诗作赋,带来一方风雅,后世文人纷纷效仿,使兖州成为历代文人层出不穷之地、聚集之地。尤其是诗圣登楼赋诗的少陵台,更是成为历代文人的朝圣之地。诗圣不朽的诗句,为少陵台注入了思想和灵魂,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历代文人登临少陵台,登高望远、把酒临风、抒怀、即景吟哦、赋诗填词颇具少陵韵味的诗文有几十篇被收录在明清版《兖州府志》、《滋阳县志》等书籍中,其中既包涵了作者怀念诗圣的怀古之情,也可以从中看出少陵台自明朝以来六百余年来的变迁,以及由此名胜而引发的故事。
明万历版、清康熙版《兖州府志》中的“兖州府城图”少陵台的位置上都标注为“杜甫台”。明初,兖州南城墙南移二里,唯独杜甫登楼赋诗的这一段城墙不拆除,并取名曰“杜甫台”,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明万历版《兖州府志》·《艺文志》记载的鲁藩宗室将军朱当氵眄赋《鲁城杂咏》诗八首,分别为“泗水流芳、龙山环照、玉河烟柳、金口秋波、颜渊古庙、杜甫高台、石佛灵泉、兴隆塔影,”即为明代的“兖城八景”。其中第六首“杜甫高台”即是描写少陵台上的风景。清代康熙版《滋阳县志》又把“杜甫高台”改为“南楼夕月”。
杜甫高台的寓意为此处是除兴隆台之外,城中的最高的建筑。
明万历版《兖州府志》记:鲁藩宗室朱当氵眄著《鲁城杂咏》八首之六:
“老杜今何在?荒台尚有踪。晚风迷碧草,落日伴青松。
水岸飞霜叶,鸦声逐暮钟。长吟情不尽,竚立想仪容。”
鲁藩巨野王府镇国将军朱当氵眄赋《兖城八景》之六的“杜甫高台”诗意为:明代距享有诗圣之名的杜甫虽然逝去近千年之久,但是他登兖州南城楼抒怀赋诗的遗址,仍然被历代文人们所崇拜、敬仰,纷纷登上这青松、碧草环绕下生机勃勃的少陵台,对酒当歌,吟唱诗圣名作,缅怀他的仪容。
鲁藩宗室朱颐佳庸赋《登少陵台一首》曰:
鲁门有胜概,巍然存高台。凭栏恣瞩眺,浮云万里开。
把酒青山暮,决眦白鸟来。忆昔杜与李,吹台缅追陪。
酒酣气益振,慷慨人莫猜。趋庭来东鲁,南楼暂徘徊。
豪气压百代,登眺何雄哉。溶溶台上月,曾照当年杯。
当年人何处,明月还复回。不见古人冢,白骨生青苔。
我来重感叹,后人复我哀。哀哀亦奚为?万古同尘埃。”(注 2)
朱颐佳庸的诗句中说明,当年巍峨崇峻的少陵台上,依然有城楼和石栏杆。首次肯定了当年杜甫在此登楼赋诗后,曾邀请李白与他同游这座南城楼的历史画面。二人携手同登城楼,极目远眺,徘徊良久后,在此开怀畅饮,把酒临风,吟诗作赋,慷慨对歌、言欢,那诗情画意、豪气雄风可压百代千秋,可叹虽然清风明月如故,诗圣、诗仙却已远去近千年,诗意中充满了对杜、李二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白水文人王讴赋《登兖州南楼一首》曰:
“寂寞城空在,夷犹客自过。浮云千古变,芳草一春多。
□足青山树,寒生白海波。南楼雄雅调,怅望独长歌。”(注 4)
文人王讴这首诗意为:日月轮回,岁月如梭,千年时光如浮云变幻转眼即逝,寂寞的兖州古城南楼因诗圣登楼赋诗才得以名扬天下,登上南楼品味意味忧长的杜甫诗韵,犹如聆听长天诗歌一样令人神往。
华亭人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一首》曰:
“丽谯飞构倚嶙峋,面面虚无向绝尘。
忽向望中低岱岳,始知行处逼星尘。
传闻驰道犹余汉,指点岩松不辩秦。
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注 3)
从此诗句中可知:明代兖州南城楼上有巍峨壮丽的望楼城门——谯门,谯门飞构之高直逼星尘。从这个形容城门楼高度的诗意中,寓意古往今来在少陵台上登台怀古的诗文,没有一个能超越杜甫的。
明末清初由王相根据宋代刘克庄分门篆类唐宋时贤《千家诗》二十二卷,将自选自注的五言千家诗附刻于后,将杜甫多篇五言诗作收录其中,第一首即是《登兖州城楼》,并在该页上部绘制了杜甫在兖州南城门楼内,东望峄山等山峰和曲阜鲁灵光殿、孔庙的线描图。从图中可见到远处有云雾缭绕的峄山、九龙山、曲阜宫殿古建筑群,近处有兖州古城墙和城下蜿蜒流淌的泗河。从此书中可知《登兖州城楼》,是杜甫五言诗中的早期作品和成名之作。
年轻的诗人在九州之一的兖州古城楼上写下了气宇轩昂,名传天下的千古名诗。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首诗中知道了兖州的壮丽景象。诗人从兖州辞别父亲,北上泰山又赋下了名诗《望岳》。而不知多少年以来,有很多人写杜甫来兖州赋《登兖州城楼》的年代各有不同,也有人说杜甫先登泰山而后来兖州省亲。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在那以忠孝为重,以骑马代步的年代,杜甫不可能路经北上的官道兖州府,而先登泰山。也有人不敢确定《登兖州城楼》是诗圣首吟。对此 2002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千家诗》图文本记载杜甫《登兖州城楼》诗注释如下 : “(唐) 开元二十五年(737) 杜甫进士下第后东游,来到山东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诗即作于此。.... 此诗是杜集中第一首律诗,虽然是早年作品,但无论是写景还是感怀都写得堂庑正大,意向雄阔,格局章法谨严有序,显示出青年杜甫承继乃祖诗家风范的不凡才能。”
四百多年以来,《千家诗》 广泛流布,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 并列成为最受欢迎的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至有“三百千千”之称。杜甫是享誉全世界的诗圣,无数的外国人是通过《千家诗》中杜甫的诗而知道兖州的,从这一方面可以说兖州因杜甫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记清东平进士陆丛桂撰《登少陵台二首》曰:
“峭阁凌层插碧空,葛衣席中舞天风。
何人更缬龟凫秀,有客重瞻海岱雄。
工部灵文葱树里,鲁王宫殿鸟声中。
白云送尽繁华梦,惟有山川意不穷。
三伏焱蒸气未收,每从高处想林丘。
浮云欲障千层树,凉雨还箩六月秋。
鲁殿荒时空吊古,杜公去后几登楼。
凭高莫问前朝事,为倩西风捲暮愁。”
(注 5)
从陆进士这第一首诗中可知:清代初期少陵台上还有青树环绕,翘角飞檐的城门楼,其崇峻秀美可与山川大海争雄。文人墨客们登少陵台回想诗圣当年登楼赋诗的意境,可惜是岁月无情,繁华尽消,就是那曾经在明代辉煌了二百多年的鲁王府宫殿也已是残败不堪,处在一片鸦鸣之中。惟有青山依旧在,泗水水照常流。
第二首诗作于炎热的六月下雨的时候,作者登上少陵台举目远望,青山绿水尽掩藏在云层之中,在此凭吊诗圣笔下那曾经的鲁殿秦碑,已经是前朝往事,伴随着西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下记:“溧阳人,康熙六年进士、邵武知府魏麟征撰《兖州杂诗五首》曰:
“天风送游子,日上少陵台。碧瓦前朝寺,朱门旧劫灰。
雨含岚气润,露带海潮来。向夕青磷出,谯楼画角哀。”(注 6)
该诗意中的“谯楼画角哀,”意为清代初期少陵台上的城门楼已是残破的值得哀叹了。”
从以上两部县志中可知,清代初期少陵台上依然有屡毁屡建的城门楼。该城门楼毁于何时?无考。
清初,文人方文赋诗《鲁游草·兖州古南楼》曰:
“兖州古南楼,今化为荒台。台名曰杜甫,昔人何谬哉!
岂有先贤名,呼斥如婴孩?我来台上游,彷徨复徘徊。
因谓守土者,何不剪蒿莱。重构堂三楹,以祀千古才。
易名曰工部,勒石垂将来。此事亦风流,群公互相推。
总之劫火后,古迹多成灰。任彼天壤名,轻视如浮埃。”(注 7)
笔者解读此诗认为,少陵台上的城门楼与鲁王府、滋阳王府一起毁于明末清初,成为一座荒台。重建的三间祠堂应该是在少陵台下建的三间杜公祠。“勒石垂将来,”应该就是民国年间拍的少陵台照片当中,八角亭以北高约数米的“少陵碑”。与清顺治年间立在八角凉亭内的杜甫画像诗碑没有关系。
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一古迹记:清康县志卷之一形胜记:“‘南楼夕月’在城东北隅,即杜甫诗载登兖州南楼故处。诗载艺文志为杜甫高台,似非为贤者讳名之义,今改正。”此记意为:明代的兖城八景和府城图中标明杜甫台、杜甫高台,有轻视诗圣名讳之嫌,今改为“南楼夕月”。
该志又记“岳云楼,即兖州南城楼。唐杜甫省亲登楼赋诗,后因为少陵台。明在滋阳王府内。清县尹赵惠芽镌像于上,建亭其下,为兖州胜概云。”(注 8)该志所记为赵知县在少陵台上建八角亭,亭内供奉杜甫画像诗碑,杜甫台改名为少陵台的最早记载。
据清乾隆版《兖州府志》记:赵惠芽于顺治十五年至十七年(1658——1660)任滋阳县知县,他在任期间听从文人方文等人的建议把杜甫台改为少陵台,先后又在台上建重檐翘角的八角凉亭,在台下建三间杜公祠,并在凉亭内树一通杜甫画像诗碑。
据樊英民先生《兖州历代碑刻录考》记:耸立在八角亭中间的杜甫画像石“碑高164厘米、宽 54 厘米。碑上的内容分为三截 : 上截刻杜甫《登兖州城楼》诗 , 隶书 : 杜少陵诗 ( 省略 ) 上谷赵蕙芽识。
中截刻杜甫像。像为全身正面坐姿。右上有四字榜题‘杜公遗像’, 篆书。下截刻七言律诗一首,草书 :
登少陵台怀杜子美
偶尔趋庭过二东,南楼词藻古来雄。
青徐海岱全犹昔,鲁殿秦碑半未同。
台以君名留岁岁,石残荒草断蓬蓬。
秋声随我登亭畔,轻念遗翎忆远鸿。
西楚后学严翼玉题”
据《滋阳县志 . 职官志》载,“严翼玉,进士,湖广武昌人”,顺治十四年任滋阳知县。赵惠芽,贡生,直隶涞水人”, 顺治十五年起任滋阳知县。按赵惠芽的下一任是王尊,顺治十八年起任职。因此可知此碑的刊刻当在顺治十五年到十七年之间,即 1658—1660 年间。(注 9)
清顺治十四年(1657),关心地方文化的严翼玉时任滋阳县知县期间这一年的秋天,登少陵台怀念杜甫赋这首七言律诗。诗中盛赞诗圣登南楼赋的《登兖州城楼》一诗,近千年以来称雄于世。虽然诗圣笔下的青徐海岱风光依旧,鲁殿秦碑只留下二个名字。
但是,少陵台以杜甫登楼赋诗成就的美名,在千年后的历史长河里仍然散发着熠熠光辉。可悲的是少陵台上只剩下荒草中的残碑。作者在阵阵蟋蟀鸣叫声中,登上少陵台的亭畔,轻吟杜甫名诗,想念已远去近千年的享有鸿名的诗圣。
从此诗意中可知,少陵台上原来已经有一不知名的亭子,与以后三年间趙蕙芽建的重檐八角亭不是同一个亭子。可能是赵知县崇拜严知县的为人和诗作,见少陵台上碑残草荒而建亭立碑,也有可能是趙蕙芽先建凉亭,严翼玉后题诗与赵同立杜甫画像诗碑。
该碑中间的线刻在杜甫坐像,面目丰满、无须,有别于常见的衰老清瘦形象,画的是他青年时期在兖州登楼赋诗的面貌。
重视地方文化的赵惠芽,康熙初年被朝廷提拔为四川眉州知府。康熙十九年(1680)在他创建杜公祠、少陵台八角亭二十多年后,又荣任兖州知府,在少陵台东首创兖州府文在书院,实为兖州人民的一大幸事。
樊英民先生著“杜甫画像碑与兖州少陵台”一文记:“庚辰本《红楼梦》,还发现了一条与兖州少陵台有关的记载,是第 21 回的一条脂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兖州少陵台有子美祠,郡守毁为己祠。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头记》也。’”壬午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杜少陵祠自初建到被某兖州知府占为己有,不过百余年时间。从此记中可与方文的诗相吻合当年少陵台以东确有少陵祠、杜甫堂。
据《兖州历代碑刻录考》记:赵香梗即是赵惠芽的字。
十几年前,退休老教师周道洲先生曾对笔者说:原书院小学的二门处,正对着杜公祠,祠前有古碑。由此应该说,清乾隆年间,杜公祠被知府强占后不久,兖州的文人们又恢复重修了杜公祠。
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文献部记:孔子后裔、翰林孔兴钅于与金乡县庠生周大选先后赋《登岳云楼》诗一诗。孔兴钅于诗曰:
“谁输雅致会裁思,构得新亭补旧基。
片石崚层为藓砌,嫩篁菀萃引云披。
恍疑红日隔不远,欲向青天必可期。
拣得功夫来一瞬,尽将俗病借斯医。”(注 10)
此诗的大意为:作者从曲阜专门来兖州登少陵台的时间为清顺治年间,那时候人们仍称南城楼为岳云楼,滋阳知县赵惠芽在此新建八角凉亭不久。踏着石板台阶,登上花草丛生的岳云楼,只见旧城门楼遗迹上已建起了重檐八角凉亭,恍惚间只觉得高高的少陵台上,离青天红日不远,来此一游登高望远,只觉得心情愉悦俗病全无。
周大选诗曰:
“绝调风流快胜游,高陵耸翠冠千秋。
闲云淡淡笼幽径,芳草萋萋绕古丘。
缥缈余霞辉阜畔,光芒遗韵炫楼头。
当年琴鹤今何在,空向苍台问去留。”(注 11)
笔者解读此诗意为:当年风流才子们结伴春游名冠千秋的岳云楼是一件很快乐的文化活动。岳云楼上闲云缭绕,芳草萋萋,八角亭上余霞辉映,仿佛是诗圣的遗韵在曾经的城楼上炫耀,当年为官清廉的杜工部已是人去楼空,只好面对苍茫的少陵台怀念诗圣聊以自慰。
清初清河人岳大武面对少陵台八角亭和亭内的杜甫画像诗碑,赋《前题赠县令赵惠芽》诗曰:
“危磴云崚接上方,攀登喜借杖藜匡。
青徐平野年年绿,海岱浮云岁岁苍。
眼底逢人蹉老少,祠前偶众论兴亡。
多才令尹真堪羡,肯与诗流延庆长。”(注 12)
从此诗意中可知作者是一位老年文人,持杖登少陵台怀古,只见眼前诗圣笔下的青徐平野、海岱浮云年年绿、岁岁老,老老少少的人们只知在少陵台上杜公祠前高谈阔论国家兴亡,却不知是多亏了这重视地方文化,多才多艺的赵县令捐资建起了这八角凉亭,并奉杜甫画像诗碑于亭中,才使得这少陵台的文风长存,真羡慕只有这多才的县令的名字与诗圣的画像诗碑相配,在此永存,供世世代代的文人们瞻仰。
清代兖州文学人物刘兰秀撰《登少陵台》诗曰:
“南楼遗迹几经秋,大历诗人此地留。
偶尔一临成胜概,巍然块土属名丘。
乾坤古意闲中观,海岱浮云望里收。
我亦频来吟兴剧,纵观呈雪句难酬。”(注 13)
刘兰秀这首诗意为:少陵台上这区区一块土堆,因杜甫在此登楼赋诗而成为古城的一处名胜古迹,诗圣这一首名诗能把“乾坤古意,海岱浮云”的胜景收录于诗中,使这里成为历代文人雅士们的流连忘返之地,但是文人们只能从内心里欣赏、赞扬杜甫这一千古名篇,却无人敢于其唱和。
清兖州文学人物张元治赋《少陵台次缪仲光韵》诗曰:
“一樽临眺处,四顾景徘徊。千古高贤迹,群游骚侣陪。
泗源波浩浩,凫影势嵬嵬。索句频题竹,酣眠欲籍苔。
350 九、兖州府旧事
文章余古碣,风韵上高台。细草垂青缕,名花簇锦堆。
白云浮栏外,芳树萌亭隈。……而我枕行乐,闲鸥莫浪猜”(注 14)
这首诗是作者与诗友们登少陵台怀古抒情唱和中的一首诗,诗友们相邀同登少陵台极目远眺,只见远处山影嵬嵬东峙,近处泗河浩浩西流,纷纷诗兴大发抒怀索句。
一时间,文采与诗韵之风弥漫在少陵台上,感染得那荒草、野花、白云、绿地似乎也有了灵气。少陵台在作者笔下焕发出细草垂青,名花簇锦,白云扶栏,芳树隗亭的迷人景象。
清代滋阳人、知县马成蛟赋《登南楼有怀》诗曰:
“眉峰欲展一登楼,四野平原满目收。
树色苍茫浓更淡,云情变幻卷仍浮。
青蝉是处吟高柳,白鹭时来啄浅洲。
所谓伊人勤在望,天南地北各悠悠。”(注 15)
马知县这首诗意为作者整日忙于公务,抽空登少陵台欲展愁眉,转换一下心情,只见远处白云舒展变幻无穷,天地悠悠,古木苍苍,白鹭在泗河滩啄食,青蝉在柳条上鸣唱,南来北往的行人勤奋地忙碌着,四野风光尽收眼底。顿觉身清气爽,心旷神怡。
清代兖州文学人物乔岳赋《登杜甫南楼》一首,诗曰:
“一丘供笑傲,诗酒聊徘徊。俯瞰人寰隘,凭高宇宙恢。
虹光连北渚,霁色绕南台。敢谓怜同调,千秋不我猜。”(注 16)
此诗大意为:少陵台乃是文人们常聚之处,他们经常相邀聚在这里品茗煮茶,吟诗论文,填诗赋词,谈古论今。那文采与诗意的光芒如雨后的彩虹环绕在少陵台上,千秋万代永远闪耀,少陵台俨然是兖州文人们的一个向往的文化活动场所。
清康熙版《兖州府志》·《古迹志》滋阳县十大古迹之一:
“少陵台,即旧兖州南城楼,唐杜甫省父登楼赋诗处,今在府治之东岿然尚存小培塿。”(注 17)
该志虽然首次把少陵台列为兖州府城滋阳县的十大古迹之一,所记中把少陵台上和台上的八角凉亭说成是“小培塿”,显然有对赵惠芽不恢复唐代城门楼,而建八角亭有不满之意。
清乾隆版《兖州府志》·《古迹志》把少陵台列为兖州府城滋阳县三十个古迹之一。所记内容与康熙版《兖州府志》大致相同。
该府志艺文志记载了四位文人、官员赞颂少陵台这一文化名胜的诗词:
清代文人王士正赋《少陵台》诗曰:
“不见杜陵叟,犹存杜甫台。如闻石门路,曽共谪仙盃。
平野苍苍合,浮云故故来。岱宗青未了,仿佛六龙回。”(注 18)
此诗的诗意中把杜甫《登兖州城楼》与谪仙李白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等诗和李白、杜甫在石门泛舟畅游,对酒当歌的许多诗篇以及杜甫《望岳》一诗相提并论,登上少陵台同时怀念李杜,如同感受到他二人在金口坝旁的泗河里泛舟对饮,唱和赋诗的场景。从此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杜甫客居兖州期间留下的诗篇,对古城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
清兖州乡贤人物、进士,曾在贵州同时任多县知县的董淑昌赋《南楼远眺》诗曰:
“沧海孤身谁共语,天涯春色漫长吁。
秦碑鲁殿各何在,且去归来问酒垆。”
作者在春日晚霞照耀下,登少陵台远眺怀念诗圣,长吁感叹岁月风雨的无情,千年之后杜甫笔下的秦碑、鲁殿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只好借酒消愁缅怀杜甫。
清雍正年间进士、官至邹县知县、四川夔州知府的著名文人王尔鉴赋《兖州怀古》诗曰:
“难寻旧迹证春秋,东鲁风余昔兖州。
书吐水精瞻阙里,云连海岱忆南楼。
插天终古尼峰峙,绕郭于今泗水流。
借问灵光何处所,空怜明月照城头。”
王知府这首诗盛赞少陵台是可与阙里孔子圣迹一样闻名的名胜古迹。站在少陵台上眺望东边高耸的尼山和城外的泗河流水,回想杜甫在此登楼赋诗的意境,触景生情,感怀万千。在此首次将李杜唐代在兖州开辟的诗词文学文化与阙里孔子儒家文化相结合,为后代文人在少陵台上登高遥拜孔子开启了先河。
清代文人高卜蟠赋《重阳二日登少陵台》诗曰:
“每爱南池数往回,今朝独上少陵台。
东山泗水长如此,鲁殿秦碑安在哉。
一带寒云凝碧汉,蒲城落叶点苍台。
临风自觉凄凉甚,悔不重阳载酒来。”(注 19)
从作者这首诗意中可知:杜甫当年在兖州期间,畅游南地,登临南楼的南地,少陵台已成为人们常去光顾的文化古迹。文人雅士们纷纷效仿杜甫,夏日里在南池(后称为莲池)的杜甫泛舟之地乘船消暑,晚秋天高云淡之时登少陵台远眺青山绿水,睹物思情。感叹虽然秦碑鲁殿早已消失,而青山仍然绿,泗河水仍然流。天气渐冷秋叶随风飘舞,睹物思情更觉少陵台上凄凉尤甚,后悔自己没邀友人同来,在此把临风共叙衷肠。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与康熙版相同,在艺文志、文献志中把杜甫《登兖州城楼》一诗列在首位,从中足可见对这首诗的重视程度。该志卷六古迹志中,把“南楼”列为滋阳县十二大古迹之一:
“南楼,在东门内府河北岸。旧为兖州城楼,唐杜甫诗所云“南楼纵目初”者。
后因其地为少陵台。明在滋阳王府内,国初赵惠芽建亭台上,并奉甫像于中,遂为郡城圣地。”(注 20)
该县志古迹志·金石记:“龙兴寺三门记(碑),在东鲁书院。太平兴国七年(982)十二月立,王禹偁撰文,司徒严书。向在龙兴寺,今移于此地。”东鲁书院即清代改名的文在书院、少陵书院建在少陵台东侧,该碑当年立在东鲁书院西侧上少陵台的坡上。
《滋阳县志》卷十一、十二艺文志中记载了多篇有关少陵台、少陵书院的诗文。
滋阳县诗儒人物,清雍正年间进士、著名清官、文人牛运震以杜甫《登兖州城楼》诗四十个字为韵,撰《春日兖州览古赋》一文,洋洋三千三百多字,尽数兖州府境内各州县名胜古迹,收录于文中,并逐段加以描述、评价。笔者认为该文是作者亲临这些古迹采访后而作。
牛运震在该文中多次提到了杜甫三次来兖州省亲,与李白相会的地名和场景:“既已地接防尼(曲阜),何必山登乎泰岱?亦若南楼摛藻,东郡驻旌。依荣椿而亲乌哺”。
“何处趋庭,问诗问礼”、“ 鲁殿秦碑,方依亲舍”,“宜南楼增少陵之远眺”,“歌新诗于杜老,已少完碑”,“千尺高樯,几声柔橹,杜子美放舟之处,皓月弥妍”。
这些词中尽现了杜甫当年考进士不第,来兖州向做司马的父亲复命,接受父亲的教诲与训导的情形,以及他在兖州期间登眺赋《登兖州城楼》之余到南地泛舟鼓枻,后又游泰山赋《望岳》和到任城等地壮游抒怀的场景。
“寄新诗于杜甫,吹竽鼓瑟,不妨为之歌齐,酌醹饮醇,岂必因而去鲁”。“高瞻岳影,则云荡胸中;宴集石门,则龙吟泓下。客窗对雨,惊心于幕燕河鱼;清渚泛舟,得句于鸣蝉冼马”。“乘春风兮作春游,溯彼济河兮惟兖州。景孔颜兮泗上,羡李杜兮楼头。”(注 21)
牛运震在这几段词赋中,写出了李白、杜甫在兖州郊游、相会,互相赠诗相勉,在泗水上泛舟听曲品调,在石门、尧祠、沙丘城上邀友宴集,吟诗作赋,开怀畅饮,对酒当歌的欢乐场面。诗赋中盛赞泗河、石门旁的盛景,再次肯定了明朝朱颐佳庸诗中所说杜甫与李白同登兖州城楼相会的情景,并且又一次把天下文人共同景仰的曲阜、兖州孔颜圣地儒家文化与李白、杜甫在兖州开辟的诗词文学文化并列,更为后世文人们登少陵台遥拜孔子提供了依据。
清初峄县知县仲宏道撰(滋阳)《八景诗八首》“南楼夕月”记:
“荒台无复古南楼,胜地空存月影幽。
静树参差疑待晓,鸣蟲恍惚欲传秋。
浮云不共先生住,细草还同杰句留。
遥忆当年临眺意,应知杯酒杜陵愁。”(注 22)
仲县令这首诗是在他去官后,客居郡城的某年中秋登少陵台赏月时而作。当时少陵台上的南城门楼虽然已经消失了,树木环绕绿草从中的少陵台在幽明的月光下却显得格外清幽微妙。这是因为杜甫在此登楼所赋的杰作而被后人尊称为文化圣地。诗圣虽然已去千年,少陵台仍然成为文人雅士们心驰神往的游览圣地,他们经常在此相聚,遥想当年杜甫在此赋诗的意境而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尤其是每当中秋之夜,月掛苍穹,耳边传来蟋蟀的阵阵鸣唱,在此凭台远眺,把酒临风,即景吟哦,颇具少陵韵味。
千百年来,登少陵台赏月成为古城胜景之一。
清代文学人物、河南息县知县牛运震叔父牛梦英撰《南楼怀古》诗曰:
“尚有南楼在,千年我再经。水穿江树白,山拥海云清。
殿毁曾无迹,碑荒不辨铭。可怜词赋客,何处吊君灵。”(注 23)
牛梦英的诗意为:站在当年杜甫登南楼赋诗的少陵台上怀念诗圣,只见千年之后的兖州南城楼虽然历经岁月风雨,远处山水依旧在,却是人楼两空,鲁殿秦碑全无踪影,只留下南楼旧址这一文化遗址,让人在此触景生情,缅怀诗圣英灵,诗中充满悲伤怜悯之情。
清代文学人物、嘉庆年间举人张性梓赋《南楼怀古》诗曰:
“杜老有遗迹,百尺凌云树。迄今千余年,我来游其宇。
径仄文草生,地缺烟萝补。石磴盘曲屈,一楼俯邹鲁。
日华海上浮,云气岳中吐。云日似古时,心随古人古。
嗟彼秦皇碑,焚余付田父。亦有恭王殿,墟矣无堂庑。
乾坤此腐儒,犹留一抔土。(注 24)
张举人这首诗意为:兖州城中的千年古迹少陵台,虽然不是多么高大雄伟,却能因诗圣杜甫在此登临赋诗而如百尺凌云大树般的耸然挺立,名扬千古,当年杜甫站在高高的兖州城南楼上俯望邹鲁写下名篇《登兖州城楼》。短短四十个字,却涵盖数千年,纵横几千里,情景交融,气魄雄阔。虽然由于时代久远,岁月无情,唐代巍峨壮观的南城楼仅留下这一堆黄土,但是却能成为历代文人景仰的文化圣地。
少陵台因诗圣文化而兴,成为历代文人相聚进行文化交流之地,后来成为兴办教育的场所。清乾隆版《兖州府志》卷之十四学校志有在此建书院的记载:文在书院,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府赵惠芽于少陵台北创建,前后厅各五间,东西庑各五间延师课士。二十二年,知府张鹏翮继之规模加整改名“少陵书院”。五十四年,知府金一凤重修,来学益众,立碑记在大门内。嗣后废驰,墙屋颓坏。乾隆八年(1743)知府鄂敏重修(鄂敏撰有碑记)。乾隆二十五年(1760),兖沂漕道龚学海、知府王守震捐俸银重修(孙灏撰有碑记)。更名“东鲁书院”。
“东鲁书院……坐落巽方少陵台。在离方,旧志称即南楼故址,杜少陵赋诗处,台顶有亮亭一座,台阴宛在亭三间,北向亭前莲池一區……”(注 25)
从此志记载可知:清代,少陵台东北处先后有四位兖州知府、一位兖沂漕道台在此创建、重修兖州府书院振兴地方教育事业。近八十年间,书院三次易名,重修后的东鲁书院多通古碑耸立,文脉醇厚,碑记中将少陵台上的重檐八角凉亭又称为“亮亭”,在少陵台北侧建三间“宛在亭”,意为在此缅怀诗圣如音容宛在一般,宛在亭前掘一莲池,池水清澈,莲花飘香,又美化了少陵台畔的风景。
清乾隆版《兖州府志》、光绪版《滋阳县志》都记载了乾隆年间兖州知府鄂敏撰《重修少陵书院碑记》、孙灏撰《重修东鲁书院碑记》。鄂敏的碑记曰:“夫兖固天文武,奎娄分野,大圣斯文在焉。高山景行,世虽远而距相近;风教亲切,宜必有瑰琦特出之英,时振起于其中。”……“余守鲁幸三年矣,为圣人之徒,亲圣人之里,寸心殷结,懔懔皇皇,思与诸人讲明切究,追尼山之家法,溯泗水志宗风,以仰报主知而稍裨文治。”……“诚不可以为难而他委,岁壬戌先其大着,学官焕然一新”……“诸生聚于一地,而令修礼耕之,陈义种之,讲学耨之,播乐安之,藏修游息无少作辍,其人品、心术、学问、文章,必有日新月异而岁不同者。少陵书院乃其地最善者也。”……“少陵故址,从此可垂不朽,宁独非名贤之幸欤。夫少陵品望文词自足千古。……益将钻研圣贤阃奥,以绍述薪传,俾天下后世。”(注 26)
鄂知府这篇碑文大意为:九州之一的古兖州乃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和政治、军事、文化、经济重镇。至圣先师孔子虽远去二千多年,而兖州距他的故居却很近,世代兖州受圣人教化,名人贤达辈出,自己在兖州知府任上已有三载,自以为是孔圣人之徒,受圣人教化,在圣人之乡为官,心中常怀敬畏之心,时时告诫自己要谨遵先师教诲,经常教导乡民继承先师文脉、宗风,弘扬儒学文化,以报圣上知遇恩典。兖州府少陵书院年久失修,自己作为时任知府不能推诿责任,把重修之事放在一切公务之首位,优先集人力、财力重修,使少陵书院焕然一新。兖州府各州县众多生员聚集在这里修身养性,学习儒学和杜甫、李白在兖州创建的诗词文学文化,很多学有所成生员们的人品、心术、学问、文章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中举人、进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者层出不穷,成为后世学子们的学习榜样。名贤之士辈出的少陵书院,也因设在诗圣登临赋诗的少陵台下成为了一方善地名垂后世。
清乾隆三十五年,兖沂漕道道台龚学海、兖州知府王守震带头劝捐俸银重修、扩建少陵书院,重修后改名为“东鲁书院”。清雍正年间进士兖沂漕道座师、文人孙灏撰重修东鲁书院碑记》曰:“昔文翁化蜀,昌黎治潮,晏元献之莅宣州,莫不以兴贤立教垂光史册,而况洙泗文学之乡近圣人之居,吟金絲于孔壁,奏弦歌于武城,固鲁诸生之幸哉”……“类皆以经术显名于世,史氏以为好学之国,其天性然也,跻兖书院于四大(书院)之间,天下度未之与抗,顾旧额署以‘少陵’,则称名之小实甚。”……
‘善夫’‘ 东鲁’之易今名也。”(注 27)
该碑记意为:自汉文翁,唐韩愈皆以崇尚儒学、兴贤立教被视为利于国家兴盛,垂光史册的壮举,更何况兖州是孔子圣贤之乡,士人有幸受孔子儒教文化影响深远,更是好学之国,海内文邦而著称,是天性所然也。因毗邻孔子之乡,少陵书院之兴,可与闻名全国的石鼓,岳麓、白鹿、睢阳四大名书院并列。所以说“少陵书院”名称太小,应改为“东鲁书院”。
鄂敏、孙灏的两篇重修书院碑记中,都突出了在诗圣登临赋诗的少陵台文物古迹旁建兖州府书院的文化渊源,再次把孔子儒学文化与杜甫、李白在兖州创建的文学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奠定了兖州为孔子圣贤之乡的历史地位。
清乾隆版《兖州府志》记载了兖州知府鄂敏卸任前与少陵书院诸生惜别的一首诗。
鄂敏赋《将之武林留别少陵书院诸生》诗曰:
“迁除格外被恩荣,惭谢谈经业未成。
东国鱼龙新变化,南楼桃李旧纵横。
三千雨泽嗟何补,十月霜风杖独行。
留得少陵台畔月,流光长印玉池清。”(注 28)
鄂敏知府任内重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经他带头捐献俸银,多方筹集资金扩建的少陵书院,师生宿舍等建筑数倍,且添置了学习、生活器具,又扩招人品、学问贤达者为师,自己也亲自到书院讲学,培植人才。他与书院师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临卸任赴武林任职前,专程到书院与师生们惜别,看到这千年古迹少陵台下,众多学子们如雨露滋润的桃李一般,有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自己的心情格外欣慰之至。
1991 年版《孔孟之乡古诗选》登载王景禧《登少陵台》诗曰:
“工部今何在,台高寂寞开。苦吟仍作客,凭吊我重来。
鲁殿无遗址,层城几劫灰。远游感王粲,登眺一徘徊。”(注 29)
清末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兖州人王景禧这首诗意为:诗圣已远去千年之久,鲁灵光殿遗址早已踪迹全无,但是历代文人们在此登少陵台怀念杜甫的民俗活动仍然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登上少陵台举目远眺,遥想感叹当年杜甫在此登楼赋诗语言刚健,气魄雄浑的情怀,只有汉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做的《登楼赋》能与诗圣的《登兖州城楼》相媲美。
2005 年,樊英民先生著《兖州史话》书中盛赞年轻的诗圣在兖州的成名之作《登兖州城楼》。唐开元二十年(732)的春天,杜甫从故乡到兖州探亲中。裘马清狂、逸兴遄飞的青年诗人登上了兖州城的南城门楼。他极目远眺,早春的大平原浮云飘渺,一片苍莽。兖州这个古老的地方,背依泰岱,东临大海,接壤青徐二州;东南方向的峄山上,有当年秦始皇东巡时立的纪功碑;东边不远的曲阜,著名的鲁灵光殿遗址记录着多少历史的沧桑 .... 他不禁止感慨万千,文思涌动,援笔写下了他现存最早的一首诗——《登兖州城楼》。诗的中间两联寥寥的二十个字却涵盖了眼前千里风光和上下千年岁月,意境开阔,气象豪迈。那时杜甫才只 20 岁,却已经显示出未来诗圣的不同凡响了。
杜甫登临赋诗的兖州南楼从此成为兖州名胜,明初时兖城扩建,城墙南移,人们有意保留下这段城墙遗址,称为少陵台。(注 30)
2017 年,樊英民先生著《兖史考略》书中“滋阳八景”一文赞赏“南楼夕月”一景中的少陵台说:从牛梦英《南楼怀古》诗‘殿毁曾无迹,碑荒不辨铭’以及其他人咏南楼夕月的诗看,少陵台一直是荒凉冷落的, 然而一堆黄土、半钩残月, 却正是人们缅怀诗圣的最佳去处;‘溶溶台上月, 曾照当年杯’(朱颐佳庸);‘偶尔一临成胜概,巍然块土属名丘’(刘兰秀);‘浮云不共先生住, 细草还同杰句留’(仲宏道);
这夕月,这荒草,都与千年前那位伟大人物有关,因此这里也便成了文人心中的圣土,原本的平淡无奇成为意境悠远,引人遐思,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注 31)
张金鹏先生曾在《兖州日报》撰“古迹咏怀”一文中写:“少陵台,一个非凡的名字,赋以这块土堆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一千多年前,诗人登临时,这堆泥土还散发着清香,使那首著名的诗也飘香了一千年。无数文人墨客登上土堆,寻觅诗人的足迹,步诗人的遗韵。诗歌的声音,在古城余音袅袅了千百年。如今,这块土地已风化成坚硬的化石、诗的化石。
这是一块泥土凝固成的碑,镌刻了古老兖州曾经辉煌的历史,又作为一个标志物,站在现代化的道路、广场和高楼之间。”
综上所述,自明末清初耸立在少陵台上的唐代兖州南城楼消失后,虽然赵惠芽县令在台上建重檐八角凉亭,树杜甫画像诗碑供人瞻仰,但是少陵台上长满荆棘荒草,显得荒凉。然而,在广大文人们心中,这看似不起眼平淡无奇的一堆黄土丘,却与诗圣的灵魂息息相关,这里面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依然成为受文人崇敬敬仰的一方圣土,一座用黄土凝成的诗碑,一块饱含精神文化的化石。千百年以来,令无数文人墨客慕诗人之名来此登台远眺,站在这里寻觅诗圣的足迹,隔空与诗圣对话作以心灵的沟通,写下数十首诗文赞美这一千年文化古迹——少陵台。这些诗篇固然成为了兖州历史文化长河里的珠玑。兖州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座建筑,在数百年间被历代众多诗人如此赞美称颂,这一切,都源自于杜甫诗韵的光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之前,兖州等地城乡无任何环境污染,空气清新,建筑物低矮,能见度高。尤其是雨后初晴,万里无云,登上城内除兴隆塔之外的制高点少陵台,举目东望,可清楚地看见曲阜的龙山、尼山和孔庙大成殿上黄琉璃瓦屋顶。文人们登少陵台缅怀杜甫和遥拜孔子,是延续了千百年的民俗。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乡土志》记:“东鲁书院,因南楼旧址建设。初名景贤,后改少陵,又名东鲁。今置农业学堂、农桑总会局。外有登瀛桥,于光绪十六年为观察中衡捐廉倡修。”(注 32)
从此记可知,少陵书院前身为景贤书院。清末书院停办,改为农业学堂、农桑总会局两个单位,昔日学习儒学的书院在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后改为学农业的学堂和农桑总会局。(此志未记景贤书院为何人何时所办。)
清光绪十六年(1890),兖沂曹济道道台中衡在少陵台南的府河上捐资倡修的一座登瀛桥,期待书院的学子们学业有成,科举高中后得恩宠,如登仙界瀛州。当年府河上拱券型的登瀛桥,成为少陵台畔的文化景观之一。可惜此桥毁于战争,兖州解放,该桥以平板木桥代替。
清代后期,安徽天长人宣鼎在滋阳县署作幕客期间,编撰笔记小说《夜雨秋灯录》一书在自序中说:“兖郡滋阳有少陵台,峨峨百尺,古墟也,时九月将近,友人约登台望曲阜。西风逼人,黄花满地。”从作者此序中可知:文人雅士们在重阳节前后,相约登长满菊花的少陵台遥拜至圣先师孔子,是兖州文人们延续了数百年的文化活动。”
1987 年版《兖州县教育志》记:“东鲁书院,俗称东书院(与同一条东西街上的崇正书院西书院相对),址于少陵台(今县公安局址)康熙二十二年(公元 1683 年)创建。是府级书院。初名“文在书院”,后易名“景贤书院”,又改名为“少陵书院”,再改为“东鲁书院”。……咸丰庚申(公元 1860)兵灾后,书院几废。同治年间,复整顿中兴。”
此志所记有误。清乾隆版《兖州府志》已记载:文在书院为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府赵惠芽创建。
该县教育志又记:“滋阳县立书院小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校址迁东鲁书院。该校占地 4.5 亩,校舍五十余间,整修一新。1938 年日军侵占兖州,学校停办。
1939 年复办恢复原校名。民国三十二年(1943)学校迁至县文庙,改名为:‘滋阳县立模范小学’。”(注 33)
从此志记载可知:民国年间,又在原书院内开办了十年县级小学校。
民国九年(1920)版《山东省乡土调查录》记:少陵台为滋阳县八大古迹之一。
兖州当地人亦称为少陵台为“土山”、“土山子”。据说台中间有一土洞,洞口杂树丛生,不易发现,洞内可容纳五、六人藏身。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抗日爱国人士的秘密联络点。
从民国年间拍摄的滋阳县立书院小学大门上的校名可知:当年的校名书写方式仍沿用古体从右往左书写的繁体字。
大门口的西边为少陵台上的重檐八角凉亭。
1925 年 3 月 12 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去世。1929 年 5 月 26 日,国民政府将孙中山灵柩运往南京中山陵奉安。在兖州府火车站举行迎梓仪式和追悼大会。滋阳县立书院小学学生在降半旗的少陵台上拍照,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时刻(图3)。据此照片可知,当年书院小学即在这里开办,少陵台凉亭以北有砖垛架起来的一口大铁钟,应为学校上下课的报时钟。
从另一幅民国年间拍摄的老照片可知:少陵台凉亭旁有二个游人在游览,凉亭一侧有竖立着学校的旗杆和架铁钟的砖一垛。台子上下长满杂树荒草,中间有一立着的石碑。少陵台下用砖墙围起,墙外有一游人站在已出穗的谷地旁。由此可知当年少陵台一侧即为农田。
《兖州县教育志》中有一张书院小学 1939 年做早操的插图。从图中可知,该图是从东北方向往西南方向拍摄的。少陵台北侧耸立一高约 3 米的石碑,应该就是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杜公碑”。上少陵台有两条斜路,图中间为小学大门的内景,左侧为原书院的古建筑改建的小学教室。
1948 年解放兖州战役期间,原书院小学建筑被毁,在原学校遗址上建起了县公安局。
1956 年,滋阳县进行第一次文物大普查,少陵台与兴隆台、范氏石坊等十六处文化遗址被初步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某月某日,(少陵)“台上八角凉亭被某部队通讯连拆掉改建成报警岗楼,台(以下数来)被挖成防空洞。‘杜公造像碑’运至县博物馆收藏。少陵台1984 年被公布为兖州县重点保护单位。”(注 34)。
至此,耸立在少陵台上 276 年的重檐八角凉亭消失了。在千年文化古迹上拆除古建筑物,建现代防空报警岗楼与文化古迹的内涵大相径庭。
原存在东鲁书院的古碑除以上所述杜公造像碑外还有清咸丰年间立的《兖郡东鲁书院公田记》碑,同治年间立的《重兴东鲁书院记》碑,三通古碑先后被收藏在兖州博物馆之外,其它包括宋代王禹偁撰《重修龙兴寺三门记碑》等许多古碑都下落不明。
1964 年,笔者首次登少陵台游览,从台西北面斜坡上的石台阶拾级而上,只见台上长满酸枣树和杂草,报警器孤零零地立在台中央。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去的少陵台上一片凄凉,少陵台以北为农田,当地百姓称为“皇城园”、“土山子园”。
1984 年版《兖州文史资料》第一辑记:“少陵台位于城内府河北岸,俗称‘土山’高 12 米,占地面积 540 平方米,占地面积 540 平方米,有石砌盘路可拾级而登,系唐朝‘东郡’兖州的南城门旧址。当时城小,今城系明朝扩建,故其南楼在今城内偏东。
唐诗人杜甫曾登北楼赋诗,后遂得名‘少陵台’……
‘明在滋阳王府内。国初知县趙蕙芽建亭其上,并奉杜甫像其中,遂为郡城胜地’。
原八角凉亭内南向有石碑一,中刻杜甫坐像,旁篆书‘杜公遗像’四字;上端刻杜《登兖州城楼》原诗,后署‘上谷趙蕙芽识’;下颏诗一首,邑人某所题,字已漫灭不可辨识。亭前额悬一木匾,镌‘南楼旧址’四字,邑人刘硕升书。亭于战乱时毁掉,石碑今存县文化馆。明清时于台畔设‘少陵书院’……。文人墨客不绝于此,课余登台,新月初上,纵眺吟哦,颇具少陵遗韵。‘南楼夕月’是为兖州八景之一。
少陵台于一九七七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注 35)
其中所记“亭于战乱时毁掉”有误。此书记载的少陵台高度和占地面积数据,为首次经有关部门测量后的数据。
1985年,在兖州城区中御桥北路路西筹建两年的县内第一个公园“少陵公园”建成。
县政府派人到北京请时任中国书协主席舒同先生为公园题名“少陵公园”。
1987 年,兖州县政府决定把兖州原南城楼少陵台在原址保护不再重修。另在新建的少陵公园内重建一个新的少陵台。
《兖州市志》记:“少陵台位于公园中心,高 12 米,占地 1200 平方米,台四周以青石护坡,南面设 49 级台阶,台上为重檐八角亭,名曰“望岳楼”,亭下石碑刻文记载少陵台来历。杜甫纪念馆在少陵台以西,占地 350 平方米,为仿古庭院式建设。
西南有垂花门,院中杜甫塑像高 2.65 米,主题建筑为三面硬山屋顶建筑。”(注 36)
立在少陵公园少陵台八角亭中的石碑上书“原碑摹镌”四字,是按原清初兖州知府赵惠芽立在原少陵台凉亭中的古碑样式扩大后重新镌刻的,而古碑则遗弃在博物馆院中。
少陵公园八角亭正面亭檐上“望岳”二字为时任兖州市书协主席徐叶翎先生书,亭中石碑碑阴署名兖州县政府的《重修少陵台记》楷书碑文为书法家张蓬洲先生书。新建在少陵公园中的重修工程资金由兴隆庄煤矿赞助,台高 12 米仍沿袭了原少陵台的高度,在少陵台西侧建杜甫纪念馆是还原少陵台东侧有杜公祠的历史。
《山东省兖州县地名志》记:“少陵台,位于兖州城内府河北岸,俗称“土山”,有石砌盘路可拾级而上,系唐朝“东郡”南城门楼旧址。……原八角凉亭内南向有石碑一,……亭后毁,石碑今移新建少陵公园。由于伟大诗人杜甫在此登临赋诗,千百年来为世人仰慕、神往。明清时于台畔设立“东鲁书院”,文人墨客不绝于此。课余登台,新月初上,纵眺临哦,颇具少陵遗韵。“南楼夕月”是为兖州八景之一。
解放后,于 1977 年少陵台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志又记:“少陵西街,位于城区东郊,府河北岸,东西走向。……此处有高土阜一座,相传为唐朝的鲁郡南城门楼旧址,称“南楼”。唐代著名大诗人曾登楼赋诗,……故称此阜为“少陵台”……此街明清曾叫过东河内长街,民国及日伪时期称“山子园街”。此处有清代建的东鲁书院,故俗称书院街。解放后,因位于少陵台以西,命名少陵西街。”(注 37)
此街以东为“少陵东街”。因街中有一石砌高台甜水井,当地人称“大井街”,井旁有一棵高大的“唐槐”。
兖州人为纪念诗圣曾来兖州登楼赋诗,将少陵台以东以西的两条东西路称为“少陵东街”和“少陵西街”。1999 年,在此扩建九州大道,这两条街消失。1958 年后,少陵台附近的居民成立了少陵生产大队。1984 年后改为少陵居委会,旧城改造后称为少陵社区。此志所记“亭后毁,石碑今移新建少陵公园”有误。
1996 年版《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一书中登载了申登麟先生撰“少陵台”一文。
文中分别写了原府河北岸和新建少陵公园内的两座少陵台。“现在,兖州市有新旧两座少陵台并存,两台相距约 12000 米,真是遥相呼应,相映成趣,引人遐思。”
该文中又说:少陵公园内,少陵台上的“望岳亭,亭内仿树杜甫纪念碑,高 2.35米,宽 0.8 米,底座雕刻二龙戏珠图案。”(注 38)
由此可知,少陵公园内仿树的杜甫画像诗碑比原碑又高又宽。该碑杜甫画像上改为有须。
1998 年,兖州旧城改造中,将城中心府河北岸的东西长街取直拓宽后,改造成九州大道。
按照施工路线少陵台处在该路路北占路面数米,修路施工队用大型挖掘机从南往北挖少陵台上的黄土。当时,关心兖州地方文化的人士向当时市政府领导反映此事。说修九州大道虽然是利民工程,但是因此大面积破坏千年古迹少陵台这件事,会写在兖州的志书中,影响时任领导的形象。此时少陵台南面上的黄土已往北挖了数米,台北面的坡道也被挖去数米,整座少陵台占地 540 平方米已挖去了约五分之二。市政府领导听从了保护少陵台的建议,随后在少陵台四周砌墙保护,墙上方建成城墙垛口样式,并在垛口下设多个石泄水槽,防止积水冲刷,在墙体上镶嵌“少陵台”三个石刻大字。
1999 年建成的九州大道在少陵台前仅留下 1 米多宽的人行道,直到 2017 年加宽该路时路面南移,才形成现在的人行道。1999 年建九州大道时,又重建了府河上的登瀛桥,为少陵台古迹增添了一道风景。千百年以来,少陵台因诗圣在此登临赋诗,才保留下这座文化古迹,成为历代文人的朝圣之地,少陵台上的每一抔黄土都是文人们心中的圣土,千年古迹残遭破坏,令人惋惜。
1998 年 10 月,离休老教师钱茂雨先生重游准备修九州大道前的少陵台和去市博物馆见到遗弃在地上遭受四十多年风吹雨淋、烈日暴晒的原杜甫画像诗碑后,写下二首《金秋游少陵台有感》其第二首诗曰:
“百事俱兴歌德政,盛世古迹应保留。
台以杜甫传万代,诗圣胜名亘千秋。
古碑遗像今何在 ? 博物馆里地上“囚”。
杜碑一去不复返,名存实亡景淹没。
‘南楼夕月’失真缔,镜花水月空悠悠。
秋声随我展眼望,挽念遗迹心忧忧。
老年思乡爱忆旧,人生理想永追求。
企盼领导杜碑树,还以原貌为众酬。
拍手期盼少陵台,光复胜迹供遨游。(注 39)
钱茂雨先生是一位热爱地方文化的文化老人,他这首诗中充满了对兖州名胜古迹少陵台的热爱和对原少陵台古碑不妥善保护的不满之情,也代表了广大兖州人民的心声。
一般略有一点文物保护意识的人们都会认为,1956 年少陵台上八角凉亭被毁后,亭中供奉的杜甫画像诗碑,被移置到县文化馆、市博物馆后,不是被重新保护在碑亭、碑墙上也许会收藏在仓库里,但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有着 350 多年历史的杜甫画像诗碑和众多国家一、二级文物如原省农机校出土的汉画像石石棺、明永乐皇帝御题赐侄诗碑等珍贵文物,却长期被摆放在博物馆兴隆塔一侧的地面上任凭烈日暴晒,雨雪侵蚀,长期自然风化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到保护,那些古碑刻上的线刻龙纹、画像的线条、墓志铭上的小楷体字迹已风化得模糊不清,这些古碑是几十年间历代博物馆负责人向社会有偿征集的,也有爱心人士捐献的,此事实在令人痛心!
笔者近十几年来,先后到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南昌滕王阁等名楼游览,得知这些名楼都是原城中最高处的名胜,历代战乱都是在这些地方放火,点火为号烧毁名楼而发动乱。而平定动乱后,又重新修复,并且是屡毁屡修。重新修复著名名胜古迹,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普遍行为,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繁荣的象征,上述这几个名楼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又重新修复起来的仿古建筑。
“天下好山水,尽被名楼收,天下好名楼,又因名诗留。”国内许多名胜古迹多次被毁后又恢复重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著名诗人为这些名楼题写的脍炙人口的名诗,为名楼注入了不朽的思想和灵魂,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想像。如黄鹤楼因李白赋《黄鹤楼记》;滕王阁因王勃赋《滕王阁序》;岳阳楼因范仲淹赋《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少陵台因诗圣杜甫的成名作《登兖州城楼》而使兖州名扬天下,但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强市兖州,却连一座城楼都不能在杜甫当年登楼赋诗的少陵台上恢复重建。况且,杜甫享有着诗坛之圣的名望。
1988 年在少陵公园少陵台望岳亭中树起一通仿“原碑摹镌”的杜甫画像诗碑,却把清代初期原杜甫画像诗碑长期放在地上任凭自然破坏,这种对待文物厚今薄古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这种做法不符合国家提倡的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古为今用的政策方针。
2001 年,济宁市政府把少陵台列为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 年,山东省政府把少陵台列为第五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撰本文期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期待着有一天能把与历史文化无关的少陵台上的报警岗楼拆除,在少陵台上按修旧如旧的方式,恢复重建杜甫登楼赋诗的唐代样式的兖州南城门楼,恢复这一千年文化圣地的历史本来面目,让游人们重登少陵台怀念诗圣。
笔者期待着将来这一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注释:

1、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1 页。

2、明万历版《兖州府志》卷四十八第 14 页。

3、明万历版《兖州府志》卷四十九第 5 页。

4、明万历版《兖州府志》卷四十八第 5 页。

5、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4 页。

6、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十二下第 16 页。

7、樊英民先生著《兖史考略》第 485 页。

8、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一第 31 页。

9、樊英民著《兖州碑刻录考》第 230 页。

10、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4 页。

11、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5 页。

12、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4 页。

13、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12 页。

14、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13 页。

15、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14 页。

16、清康熙版《滋阳县志》卷之四下第 16 页。

17、清康熙版二十五年版《兖州府志》卷之十八第 2 页。

18、清乾隆三十五年版《兖州府志》卷之二十九第 35 页。

19、清乾隆三十五年版《兖州府志》卷之二十九第 41 页。

20、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六第 2 页。

21、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第 6 页。

22、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第 17 页。

23、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第 18 页。

24、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二第 21 页。

25、乾隆版《兖州府志》卷之十四第 8 页。

26、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一第 21 页。

27、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一第 23 页。

28、乾隆版《兖州府志》卷之二十九第 41 页。

29、《孔孟之乡古诗选》第 259 页。

30、《兖州史话》第 91 页。

31、樊英民先生著《兖史考略》第 485 页。

—来源:《兖州春秋》年刊第9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