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武戏为什么一天比一天吵?
作者:齐如山
大多数的人都嫌武戏太吵,他所以吵的原因,大致有几种:
一、武戏始自北方,所以昆山、海盐诸腔中最初都无武戏。北方的戏永远是在乡间野台上演唱的物品,偶然亦在城中演唱,但仍系敞台,台系席棚三面敞,演戏又多在春、冬两闲的时候,冬天西北风一刮声音太低了便听不见,文戏靠着歌唱还听的到,梆子腔之声调所以特别高亢者,也正因此。武戏专讲把子,没有锣鼓烘托,便觉太瘟;锣鼓越响,显着把子越有力。
二、因文墨人不恒听戏,听戏的人都是一群农夫,他们大多数都欢迎这种侠烈的武戏,更不怕吵,锣鼓越响,他们听着越起劲。后来戏剧在北京戏馆中演唱,似乎应该好一点了,但仍然还是这种情形。文人不听戏,所有的观众大多数都是贩夫走卒一群卖力气的人,就有稍微文墨一点的,内城也就是内务府人员,外城也就是经丞书吏等等。这些人到乡会试的年头,有一帮士子,因为私坊的原故,跟着起起哄,如翰詹六部等人员,绝对不常到馆子,恐防物议也。况且内务府书吏这些人,大多数仍然是只听文戏,不看武戏,到武戏上场的时候,戏馆子中也就只剩了劳动界的人,仍然都是不怕吵的,所以武戏的锣鼓还是那么响。
杨小楼之《挑滑车》
三、因旧式戏馆子虽比乡下野台子严密,然仍是四面透风不能拢音,锣鼓响一点也还不觉得吵的不得了。
四、因锣鼓调门不合,此节另详,兹不再赘。
有这种种原因,所以锣鼓的声音总是很高。
但最初武戏也不是这样的情形,武戏来源于古代的武舞,此节余在《中国剧之组织》一书中已略言之,兹亦不赘。在元明时代的武戏,与古舞相似的地方还很多,不过站一站样子,摆一摆像儿就是了,绝不会大打而特打。如《单鞭夺槊》、《柳毅传书》、《小尉迟》、《楚昭王》等杂剧,戏文中都注明调阵科或调阵子字样;《双烈记》、《义侠记》、《玉玦记》、《飞丸记》等传奇中,所注的也就是战介二字。按照调阵科的“科”字、战介的“介”字,详细揣摩也不过是个样子式子而已。否则,不会用一个“调”字、一个“介”字了。
现在的对刀步战等这路戏的打法,仍然还是这种情形,大盖是从前存留下来的办法。若《争报恩》、《燕青博鱼》等杂剧,以情形论,实在应该起打,但是他竟会不打,所以知道彼时不以战斗为重也。既不以战斗为重,则所打的方式,一定也就不会剧烈的。所以在明朝南方尚无武戏,乾隆年间南曲传到北京,最初仍无武戏,后乃添入。
长城公司灌制唱片场面
然文武两班仍系分列,不能相浑。以上乃是从前武戏之情形也,后来《绿牡丹》、《彭公案》、《施公案》等戏排出来,武戏才大为发达。劳动社会的人欢迎武戏的程度比文戏高的多,于是就越来越发达。
然数十年前的打法还讲稳准,要下下打着,所重的是姿式、架子、亮像、排场,锣鼓自然跟着轻缓,所以听着还不算很吵,这总算尚有旧式的遗义。
近三四十年以来,把子打的一天比一天紧,锣鼓敲的一天比天响,而锣鼓的声音又一天比一天高。从前用的大锣,圆径总在尺五六寸以上,小锣也在八九寸以上;近来大锣比从前的小锣还小,圆径越小,声音越高。不但震耳,且甚难听,所以有人主张把武戏废去。按废去原无不可,但劳动社会的人都欢迎他,也未尝不可藉此施行一种教育。
武戏中侠义节烈的情节很多,若《杨家将》、《呼家将》、《白袍征东》、《岳武穆全传》等戏,尤具忠勇爱国的精神,此与西洋之尚武意思正合。好在戏剧中可以有武戏,也可以没有武戏。比方预备文人看的戏,便可不带武戏,如从前昆曲班就是这个样子;预备给普通人看的戏,便可仍带武戏,不过也得稍微改良方妥。
李少春之《长坂坡》
改良的法子固然很多,但最省事的就是复古:
一、锣鼓仍照旧日的规矩,尺寸较大,声音要低,各种乐器的调门都配合妥当,敲打的时候再轻缓一点,也就不至很吵;二、把子也照旧日的打法,要稳缓沉卓,雍容大雅,或者再把古代的武舞研究添入,一切身段亮像都大方美观,静穆稳练,绝对不要快,不要赶罗。一切翻筋斗的技术,该去的去,该留的留。总之,不往蹦跳毛快里找,专往简静雍容这条路上走。简单着说,就是重舞字,不重打字。使人看着,不但好看,且不担心。如此,一缓慢,一雍容,那锣鼓自然就不会大吵了。
(《新思潮》1946年第1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