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回应女儿打耳洞染发:孩子“行为不端”时,高情商妈妈都这样做

精读妈说:我们与其苦苦寻觅各种育儿技能,不妨先尝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发现我们在用心理解他们的感受,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时,自然更愿意听从我们的指引。

作者:艾小月

孙莉和黄磊的女儿黄多多成绩优秀、多才多艺,可又时不时爆出染发打耳洞等看似叛逆的行为,这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争议。

因此,孙莉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做出了回应。

她说:“爱美是女孩的天性,我们尊重她们,你现在阻止她,她将来也会更叛逆,她尝试过了,可能过两天就不喜欢了”。

原来黄多多产生染发和打耳洞等想法后,主动找到了父母商量。

在得知女儿的想法后,孙莉夫妻鼓励孩子勇敢地尝试,并用心陪伴孩子,孙莉还亲自帮她寻找颜色,提供参考。

很多网友认为,孙莉夫妻有钱,所以可以带孩子去正规的地方用上很好的药水和设备。

但我却认为,这样的做法与家庭条件的好坏关系不大,而与父母是否看见孩子有关。

黄多多愿意对父母说出真实想法,体现了她对父母的全然信任。

孙莉夫妻在收获女儿的信任后,没有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看似叛逆的行为,而是对女儿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他们尊重了孩子的选择权也呵护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被父母禁止染发,上大学后开始放飞自我,可惜无人引导的我却不幸遇上了一家无良理发店,不但被骗了一个月的生活费,还因用了劣质药水患了皮炎,后来花了好长时间才治好。

当父母能够得到孩子的信任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时,父母就可以充当孩子的人生航标,轻松修正孩子的行为,呵护孩子更安全的成长。

情商低的父母更关注于纠正孩子的言行

前几天,有段视频引起了我的关注。

视频中,有个男孩拿着一双袜子往嘴里塞,一旁传来爸爸地训斥声:“塞进去,再塞,袜子塞到嘴巴里,手拿开!”

孩子很不情愿,但迫于爸爸的胁迫,只得缓慢地塞着,直到干呕不止。

原来,这位爸爸认为孩子不洗袜子,连把袜子放洗衣机里都不愿意,实在太过懒惰,于是就惩罚孩子吃臭袜子。

我们可以体会这位爸爸有多么的气急败坏,他一定是无计可施了才想到用这个办法来纠正孩子的行为。

然而,其结果会是积极的吗?

正如网友们所说,这样简单粗暴的惩罚除了让孩子产生羞辱、愤恨、自卑等心理阴影外,没有其他好处。

无独有偶,这天,作家六六也分享了一件亲眼所见的事。

一个女孩被妈妈当众甩了一个耳光,并被恶狠狠地训斥:“考不上你就完了,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六六非常心疼这个女孩:“她不是考不上就完了的问题,是她这一生已经完了。”

看得出来,这位妈妈焦虑孩子的未来,她陪孩子上补习班也很辛苦,但她如此不在乎孩子内心感受的做法严重刺伤了孩子的尊严。

六六甚至觉得:“这个女孩能顽强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近年来,孩子采取激烈手段报复父母的新闻一直存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在12月24日公开庭审的那个杀死自己母亲的北大高材生“宇神”了。

我们非常痛心这样的惨剧不断出现,更不由地想知道:

我们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当孩子出现叛逆、冷漠、攻击等不端行为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武志红老师认为:“当孩子无法和养育者建立满意的关系,即便养育者劳心劳力,孩子也全然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受不到自己在关系中被看见。”

也就是说,当你只重视纠正孩子的言行而不在乎孩子的内心感受时,你的付出将事倍功半。

高情商的父母更重视看见孩子的内心

马伊琍在大女儿爱马一岁时跟风一个育儿技巧,对孩子进行哭声免疫训练。

她只花了两天就让孩子学会了睡整觉,她以为方法很有效,但当孩子一岁半时睡眠又出问题了:总是会在睡梦中惊醒,然后哭着要抱。

她牢记育儿技巧的要点,忍痛漠视孩子的哭泣,可孩子的睡眠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让全家人都饱受折磨。

最后,她放弃了这个割接与孩子情感联接的训练方法,选择“把孩子的床搬到自己的大床旁边,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孩子,结果从此大人和孩子都睡得无比踏实”。

几年后,当她再次面对二女儿的睡眠问题时,她只关注孩子的内在感受:孩子哭了就抱,饿了就喂。结果,孩子满一岁时自然就可以睡整觉了。

事实上,孩子更渴望得到父母对自己内心的关注,而不是被冷冰冰的标准来评判和矫正。

一期《少年说》中,有个正在复读高三的女孩在勇气台大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

她说自己曾是个“问题少女”,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还很任性和自大。她在高考落榜后深受打击,独自带着行李离家要去追逐梦想中的自由生活。

女孩离家后,父母都很担心,但她的爸爸没有急于纠正她的错误行为,而是尝试和她重新建立爱的联接。

有一次,爸爸和女孩视频聊天,他流着泪问女儿:“孩子你还好吗?爸爸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女孩被爸爸的爱打动了,她向爸爸述说了自己觉得人生找不到方向的迷茫。

爸爸说:“在爸爸心里你永远是个优秀的女儿,如果你找不到方向,那么我建议你去复读吧,爸爸妈妈反正陪你一起坚持。”

她欣然接纳了爸爸的建议,并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

梁田感慨道:“孩子在迷茫之后知道如何和父母倾述特别好,她其实是完全信任她的爸爸妈妈。”

是啊,只有全然信任父母的孩子才会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教养。

当我们能够看见孩子的真实内心时,我们才能建立与孩子的真正联接,这会让我们自然产生养育孩子的灵感。

与孩子建立爱的联接是成功教养的基石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不妨先放下对问题本身的关注,反思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这会让我们对孩子的教养事半功倍。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重建与孩子爱的联接。

1、放下对孩子的说教,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

知乎有位网友分享了身边一位妈妈用爱疗愈了孩子尿床的故事。

原本已经不尿床的孩子在5岁时突然开始频繁的尿床。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告诫孩子:“如果想尿尿,一定要提前说。”

可孩子总憋不住,妈妈感觉孩子似乎在故意作怪。

网友问她如何陪伴孩子,她说自己最近忙于工作,对孩子几乎没上心,唯有在孩子偶尔尿一次床时,才特别关注。

网友感慨,孩子尿床的症结就在于此。

当孩子发现自己除了尿床外,无论做什么父母都看不见时,她就宁愿忍受责骂也要反复做这件让自己被看见的事了。

后来,这位妈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关注和鼓励孩子积极的事情上,不多久,孩子奇迹般地不尿床了。

其实,看见并关注孩子的内心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2、允许孩子的不成熟,给予孩子充满爱的回应。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曾对儿子非常严厉,从不允许孩子撒娇,执着于纠正孩子的言行,然而这样没有温度的教育方式差点把孩子养废了。

她的孩子在读幼儿园时拉粑粑在裤子里也不敢吭声;读小学时不爱学习,被妈妈威胁住垃圾站、送去打工也毫无畏惧。

李跃儿深感头疼,后来她决定先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她让已经13岁的孩子休了学,允许孩子退回童年的各种胡闹,比如喜欢婴儿玩具、看婴儿书籍、到处乱爬、发出怪叫等。

她看见了孩子的内心其实是想向父母撒娇,于是她用拥抱、爱抚、聊天等方式及时回应了孩子。

就这样,一年后,她儿子的各种不良行为基本自行痊愈,也愿意接纳父母的建议和指导了。

身为父母的我们只有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才能拥有教养孩子的权利,更好的承担起引导孩子寻找人生方向的责任。

卡尔·荣格说过:“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亲子关系一旦有所缺失,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最为严重的创伤。”

然而,孩子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生养了他们就永远保持和我们良好的关系。

当孩子的内心总是得不到我们的精准回应时,孩子就容易疏远我们,这会让我们更无从看见孩子,如此恶性循环,孩子的内心必然缺失。

而这种缺失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当然会出现不端的行为。

我们与其苦苦寻觅各种育儿技能,不妨先尝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当孩子发现我们在用心理解他们的感受,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时,自然更愿意听从我们的指引。

愿我们都能看见孩子,从而看见更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