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法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不让学生亲自对教材下一番功夫,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疑、导疑、释疑,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启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了一些探讨,体会到:

一、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它需要靠教师的启发引导逐步培养起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发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先向学生提出:大家想不想探究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呀?再通过课本P79图13.4-1实验--硬币"跳高"比赛来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了?这时学生在情境之中产生了各种疑问和猜想,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接着,引导、诱发学生提出下面一些问题:硬币向上"飞"的过程中,只有空气与它接触,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使它向上运动?由于吹气,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系?是不是由于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得比下面小了,于是下面的空气把硬币托起来了?象这样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推理、分析、判断的方法,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又能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更为主动、活泼。

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提出的问题只有优秀生才能回答,则往往造成差生的思维惰性,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再精彩的"情境"也只能是"花架子"。据调查,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普遍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延伸,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开始减退,并导致一批学生掉队。其中原因虽然很多,教师没有很好把握面向大多数学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假若教师能够多形式、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则被动的"苦学"就会变成主动的"乐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挖掘教材内容

每堂课的教学都有一个教学内容,如果能紧紧围绕这个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并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问题,诱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便能准确把握好教材含义。如在探究"电和热"的知识内容时,在学生已经确信电流通过导体电能要转化成热时,我们可以不急于按照课本上的方案,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把结论交给学生。这里可以先提出"电流通过导体的发热情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行猜想、展开讨论。学生会围绕着电流强度的量,说出电流强度、电压、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出相互独立的有关量后提出:这几个物理量的大小与电热的多少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猜想、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后再提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还是让实验来检验一下吧!"同时,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实验内容,并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操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分析、判断、论证的方法,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诱导学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深层观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环节。初中学生对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虽然熟悉,但还没有对那些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把握现象的本质,他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面向生活实际仔细观察。如在探究"串联和并联"内容后提出:街上有形形色色的灯,这些灯是怎能样连接的?你们想不想进行探究?你们还能提出类似的新的问题吗?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教室里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盏灯是怎么连接的?马路上的路灯同时熄、亮,它们是怎样连接的?节日里的彩灯一个坏了,其他的还亮吗?这些小灯泡是怎么连接的?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他们带入一个急待解决的境地,从而有意地训练了学生的深层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创设问题情境便能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初中学生说理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可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根据学科的特点按一定的模式进行常规的语言表达训练。如:用"根据……可知……","因为……由于……所以……"等模式来回答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内训练后,学生掌握了回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再逐步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灵活性,拓宽语言表达范围,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如学生回答"划船时用桨向后拔水,船就向前移动了,为什么?"的问题时,就可根据上述的答题模式来回答了,"因为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同时也给船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船在此力的作用下就向前移动了。"这样的回答简洁明了,系统完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有些内容,似乎学生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能在情境中从浅处深问,在无疑处激疑,则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深化。如在学习防止电热的危害后,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电流过大会烧断灯丝,烧坏电动机,但大家想一想,烧断这一现象能否加以利用?这样提问,学生很可能一时答不上来,但可以使其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深化知识。为了引起学生的求异思维,可故意创设障碍,有利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在讲完"电和热"内容后提出:观察几只功率不同的灯泡可知,额定功率越大的灯丝横截面越大,其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越多,两者似乎矛盾?问题提出后,学生产生了疑点,通过引导分析,学生会领悟到,二者只是条件不同,并非矛盾。

在课堂教学手段上,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研究。正如王伟庆老师所说的:"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新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的良好"情境",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和形成的,它需要教师运用心理教育学的理论,在分析学情,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情境,并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让学生步入情境之中进行猜想、推理、论证,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来源:中国校长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