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巷(152)徐公桥弄
经过葑门外十全街东端的安里桥东堍往南走,就来到横街,横街南面的一座小桥叫做徐公桥,这座桥南北横跨葑门塘,西傍外城河,成为了进入葑门西街的第一座桥。传说,这座桥是南宋庆元四年,也就是1198年由徐雅所建,也有人说是徐稚,或是徐雄,所以就以徐公作为桥名了。只可惜这位徐公的资料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元至正十一年,县尹重建了徐公桥;清代道光三十年又再建。1971年西移重建,现在这是一座钢筋水泥单孔双曲拱桥。
徐公桥南侧就是徐公桥弄。这条巷弄位于葑门西街东端南侧,北濒葑门塘,西出葑门西街,向东延伸至西萧堡场。徐公桥和徐公桥可以说见证了葑门横街的出现与繁荣。百姓都说,横街很好找,以徐公桥为标识,从北堍进入即可。甚至站在徐公桥上,就能感受到这条“葑东第一街”集镇式商业街区的独特风味。
但是,千年前的葑门并不是这样的。葑门横街虽然是老街,但建成时间不详。据古籍记载,葑门不在阖闾城最开始建的八个城门之内,是越国攻占吴国后增加的。后来,这座城门也不常开。唐代苏州刺史刘禹锡的那句“二八城门开道路”里,葑门就不在里面。北宋时期,葑门只开水门,直到范仲淹下令开通葑门的陆门,才解决了东南城乡的陆路交通问题。
之后,这里就出现了斜桥、安里桥、徐公桥等一批宋桥。葑门外自古人烟稀少,交通改善之后,外来人口逐渐增多,至元明时期,葑门附近的居民已经聚集了很多。住的人多了,市集便诞生了。明代中期,葑门塘西段已经有了草鞋湾、邢家巷、朱家弄、橹巷湾等巷子,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乡结合部”。后来商铺多了,形成了“半边街”,这据说就是横街的原始形态。
而之后的横街,曾有一幅对联作了形象的描述:“百物兼陈,琳琅郭外无双市;八乡来会,络绎葑东第一街”。直到现在,葑门横街依旧担得起这幅对联。事实上,苏州曾有很多叫横街的地方,但葑门横街是苏州街巷多条叫横街而唯一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一条。上住下商,河街并行,绝大部分建筑仍保留着明末清初风格。
徐公桥弄与横街一河相隔,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横街的变化。看着街上的铺子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看着街道越来越局促,人群越来越拥挤;看着街巷经过几轮整治,终于脱掉了脏乱差的帽子。
而今的横街在市井烟火气中又多了几分文化味。干净的道路,有序的店铺。一里长街,几乎每家铺面都挂着木制匾额,黑底金字写着店名;名字百花齐放,大多是很直接的叫法,比如:张三李四豆制品店、胖子阿三牛肉店,老家豆腐、毛胡子蔬菜、小马果园、眼镜蔬菜,还有苏北禽蛋店、小山东水产、苏北盐卤豆腐、太仓养鸡场草鸡店,显露着横街率性的平民气息,又大有万商云集、货通四海的气派。
而徐公桥弄呢?依旧静静地伫立在河对岸,仿佛含着一种温情和欣喜,看着横街上的男女老少各取所需。而徐公桥,作为横街的入口,也在继续守护着这条最“市井”的苏州老街。
主播:梧桐 清秋
摄影:晓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