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丨刘静:临床研究问题的提出、构建和选择
提出临床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提出和解决临床研究问题的过程不断推动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提出一个好的临床研究问题是开展一项好的临床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申请到资金、发表好的文章的第一步。
从临床问题到临床研究问题
临床问题分为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四大类,通常从中选择既往无解决方法、未充分认识、尚无对策规范,或追求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更经济的诊断或治疗等方法的问题作为临床研究问题。
提出、构建和选择临床研究问题的关键步骤
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或者和标准有效治疗措施(阳性对照)相比,更有效(优效性)、更安全、更便捷、更便宜(非劣效性)的治疗措施。 此类研究问题需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要有明确的有效性或安全性评价指标(结局指标)。 研究通常为随机对照试验(典型设计)或经过可比性处理(如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观察性研究。
此类研究问题需与金标准/参考标准比较。 评价新的诊断方法是否能更好地判断疾病有无或严重程度。新的诊断方法可能更准确、更早期、更便捷或费用更低。 评价某危险因素或预测模型的结果是否能预测未来某一结局发生的风险(提前判断疾病是否发生)。 评价指标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目的是观察已患病人群中疾病的发展结局,可获得一段时期内疾病的生存率、治愈率、复发率、死亡率等数据;也可以探索影响预后的因素。 研究设计为队列研究,包括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设计多样化 ①横断面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探索疾病的相关因素。 ②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③干预试验:验证疾病的病因或致病性危险因素。 研究因素多样化(生化指标、分子指标、行为指标、影像学指标等)。 结局指标多样化(疾病发生、死亡、功能改变、影像学、实验室指标)。
主要目的是描述疾病、疾病的危险因素、诊疗措施等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 研究设计通常为横断面研究,一些有关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的研究可能为队列研究。 研究指标多为频率(%、‰、1/10万....)。
是否提供了研究对象的患病特征(疾病有无、亚类、急性期/慢性期、严重程度等)。 是否提供了研究对象的来源(如住院/门诊/社区、单中心/多中心等)。 是否提供了研究对象其他重要特征(如年龄范围、男性/女性、伴发疾病等)。 如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是否提供了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上述信息。
诊断类研究:是否提供了拟评价的诊断方法的名称。 治疗类研究:是否提供了拟评价的治疗方法的名称。 预后类研究:是否提供了拟评价的预后影响因素。 病因类研究:是否提供了拟评价的暴露因素(相关因素/危险因素/病因)。
诊断类研究:是否提供了金标准或参考标准。 治疗类研究:是否提供了拟作为对照的干预措施(如安慰剂、对照药物等)
诊断类研究:是否提供了诊断评价指标(如真实性/可靠性/临床应用价值)。 治疗类研究:是否提供了结局指标(疗效/安全性,或具体结局)。 预后类/病因类研究: 是否提供了结局指标,如病死率、复发率、不良事件率、发病率(病因类研究)。 是否提供了观察时间。
诊断类:拟研究更准确/更早期/更便捷/更安全......的疾病诊断方法。
治疗类:研究新的/更有效/更安全/更低价的治疗措施,验证某治疗措施在真实世界或特殊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后类:提供疾病转归的新信息,评价影响预后的新的因素或新指标,构建新的预后预测模型。
病因类:研究新的病因因素,采用新方法验证有争议的因素,验证已知因素在不同人群中作用的变异性,构建新的发病预测模型。
伦理:是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理论上的可行性:研究问题是否有合理的科学理论基础。 技术上的可行性:拟采用的技术/方法的可靠程度、研究所需的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前期研究基础。 时间上的可行性:病例入选和资料收集进度是否满足研究期限的要求。 经费上的可行性:可获得的研究经费是否满足研究需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