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阅读

阅读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我们用眼睛来扫描文字就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眼睛总是在书页上四处跳动,只有运动之间的短暂停歇期,才是真正“阅读”的时候;其次,阅读不是文字的自动捕获过程,而是一次重建的过程。文字进入到我们大脑之后,会和我们已有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状态、身体感知能力等相结合,并通过言辞转换以及影像等多种方式加以重现,由此产生极具个性的对所读文本的理解;第三,与阅读相对应的大脑活动过程也非常复杂,负责语言、记忆、视觉处理等部分区域会发生联动,以实现对文本的重建和理解;第四,高水平的阅读往往离不开对文本的专注,不受干扰心无旁骛,是阅读效率高的人的基本特征。

这样基于纸质文本的阅读,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广告和点击量是网络平台赚钱的主要渠道,出于盈利的目的,设计者不会让一个读者在一张页面上停留很长的时间,最好不断地点来点去,打开或者关闭一个又一个的超链接。这使得人们在阅读网页的时候,比读书有了更多的跳跃,在文本的前两三行扫视一下,接着下拉网页到文本的中央,看上几眼之后直接拉到文本的结尾。在眼睛原本跳跃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手动的跳跃;在阅读网页的时候,文字在大脑中的重建倒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反倒是要否点击某一超链接,成了必须要反复进行选择并做出决策的过程;与这样时刻要做出决策过程相对应的大脑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额前页区,与基于书本的文字阅读的大脑活动区域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网络阅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浅阅读,经常毫无目的地在不同的超链接之间点来点去,不但没有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甚至忙碌了半天记住的东西也很少。

从纸质阅读到网络阅读,文本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承载文本的介质变了,就带来如此多的改变,确实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因为在网络上要不停地点击,大脑需要不断做出抉择,会消耗很多能量,让我们对文本的关注度下降;经常上网的人,大脑的神经回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更不利于深度阅读的形成。

但网络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说纸质文本的阅读,在短时间内往往聚焦在一些词语、短句上,所获得是一些零碎的信息,需要我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形成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而网络本身具有结构、联系的特质,这正是我们在当下的阅读中所需要强化和关注的。

看来网路时代的阅读,需要将网络文本和纸质文本的优势结合起来,借助网络进行快速的选择、过滤和甄别,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文本,然后回归到纸质文本的阅读情境之中,努力创设专心致志的阅读环境,在阅读中读出问题、读出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