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种的东西,人人都认为无害,那就是游泳和酸奶
众所周知,游泳素有“运动之王”的美称,其好处不言而喻,比如加快体内血液循环,增加心脏收缩力,帮助燃脂减重,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最重要的是,游泳还能促进体内一种感觉良好激素“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缓解日常工作生活压力,充分放松自己。
笔者也曾好奇游泳与我们骨科疾病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因此想在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总结。
游泳与颈椎病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尤其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逐渐占领着我们工作和闲暇时间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颈椎病“盯上”,他们经常会抱怨颈背部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偶尔还会有头晕恶心的症状。
来自中国康复医学会的数据显示,我国颈椎病患病率已达17.6%,20-70岁的发病率更是达到30%,20到40岁的白领已成为颈椎病的“主力军”。
而颈椎病早期的保守治疗方法很多,如按摩、牵引等,除了这些医疗手段之外,游泳可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首先,颈椎病患者的肩背部血液循环较差,而游泳恰恰能增强心脏的搏出血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其次,游泳特别是蛙泳,呼气时要低头划行,吸气时头颈部要从水面向后向上仰起,这种“一低一仰”的动作,正好可以活动颈椎小关节,有效锻炼头颈部的肌肉;另外,游泳时上肢的用力划水,充分收缩和伸展了肩背部肌群,改善了肩背痛。
因此,颈椎病患者何不赶紧来尝试下游泳?
游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忙了一天了,我有点腰酸背痛了…”这可能是你下班回到家,面对着一堆家庭琐事的内心独白,千万别不当回事,如果长久发展很可能演变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让你痛到直不起腰。
腰椎间盘是相邻腰椎之间强有力的连接结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脊柱高度,吸收震荡,承受躯体重力,就像弹性垫一样。
它由中央的髓核及外周的纤维环所构成,正常情况下,髓核会受到周围坚强的纤维环的约束而无法自由移动,当椎间盘常受挤压、扭转等,以及轻微损伤的积累,就会发生纤维环破坏,髓核外突,压迫神经根,从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于轻症的腰椎间盘突出,除了佩戴腰围减轻腰椎周围的应力以外,我们不妨多进行游泳锻炼。
原理很简单,因为在陆地上,脊柱为直立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在水中游泳时,脊柱由直立改为水平,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随之降低,原本突出的髓核会出现一部分回纳,
另一方面,游泳时,人体自身肢体的运动需要与水相互协调,腰背部肌肉松紧交替,有助于患者腰背肌肉力量得到很好锻炼。
但不要盲目的过于追求游泳带来的疗效,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腰背肌过度疲劳。
游泳与骨质疏松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迅猛增加,这种疾病的特征是骨组织的密度降低和微细结构退化,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易感性。
运动可导致骨代谢活跃和结构重塑,而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会发生改变,使骨骼适应新的要求,而且骨结构和小梁微结构也会发生适应性改变。那么游泳对骨骼结构影响到底如何?
有学者对5周龄的雌性大鼠进行了20周游泳训练,发现游泳组大鼠肱骨的BMC和BMD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7%和15%(P<0.05)。
有学者调查长期参加游泳运动的老年人,桡骨BMC和BMD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对照组,且泳龄越长,BMC和BMD增加越多。
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均表明游泳能够促进骨形成增加和骨矿物质沉积,减缓伴随增龄而发生的骨丢失,同时还能调节钙、磷吸收,提高骨量储备,预防骨质疏松。
游泳与普通骨折
跌倒会导致踝关节骨折、髌骨骨折、锁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对于老年人群,则常会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骨折等。
游泳可以预防跌倒造成的骨折?
乍一看,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我们再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从事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保持平衡,与陆上运动不同,游泳者在游泳时需要在为自身提供支点的同时,保持上下肢运动协调。
因此,游泳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素质,预防跌倒;此外,游泳也有别于力量训练,水压的低冲击性意味着它并不会过度牵拉肌肉和关节,而且在泳池中运动出汗,可强化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澳大利亚的研究者针对1700名男性展开研究,对比他们四年间的锻炼方式和摔倒的可能性,他们发现,经常游泳的男性跌倒的可能性较参与其他运动者低33%。
因此,我们相信游泳可以使姿势平衡控制更佳,预防跌倒造成的一系列骨折。
总结
里昂那多.古德曼在《华尔街期刊》上说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人都认为无害的东西,那就是游泳和酸奶”。
虽然这句话可能带点语病,但古德曼想表达的意思是,游泳在改善人体健康方面确实是一剂良方,甚至可以预防很多骨科疾病。
如有骨科相关问题
点击下方即可「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