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担保链残骸拍卖:除了“全国最大童鞋厂” 资产包里还有啥?

投实君按:当辉煌成为残骸,也许我们惟一能做的,记住它,别让往事重来——虽然,历史总是重复,人类最擅遗忘!

11月15日,公开媒体上刊出公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拟对河南骆驼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户的债权资产包进行处置。截止2016年10月31日,该资产包债权总额为33696.39万元。该资产包中的债务人主要分布在许昌县地区。”

(图片来源:大河报)

骆驼鞋业一度总资产近6亿元,是中国制鞋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综合排名前三位的“龙头单位”,其自主品牌“哇喔拉拉童鞋,”以10.5%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同类产品之首。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骆驼18条现代化的生产线、2600万双的年生产能力,以及阵容强400人的研发队、5个颇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以及对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出口能力、和年超6亿元的产值,也算是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

然而,时至今日,这个曾经辉煌的骆驼,留给世界的背影,仅仅是一个3亿多元的资产包。

从“骆驼牌”担保连链崩毁至今,已经将近10年的时光,资产包里的资产,还能有多少价值,已经很难估算,而曾经几乎摧毁了整个许昌长葛民营企业生态的担保链风波,又在河南,乃至全国,肆虐了两轮。历史总是踩着相同的韵脚而来,对现实来说,更有价值的资产,恐怕应该是骆驼留下的教训。

成功的企业各有自己的秘籍,但失败的企业,总会走过几条相同的作死的道路。

一、辉煌之时大肆扩张并购,导致资金链崩溃,亲,参加几次表彰会,你就以为你是央企吗?

2002年,骆驼鞋业成立股份公司,并开始启动上市辅导。2005年前后,骆驼鞋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童鞋加工出口企业。同年,收购了许昌美菊鞋业和开封飞舟鞋业,此后收购、或成立了洛阳牡丹鞋厂、许昌小于 15 岁服饰有限公司、开封天马纺织有限公司、河南泰丽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至恒国际贸易公司、产业覆盖纺织、文具、印染、服饰、房地产等诸多领域。  

但这些市场领域竞争已趋白热化,且投资周期长;而且,如果要支撑这种扩张,必须有很雄厚的资金支持,银行和诸多担保企业、民间集资由此被卷入。

二、资金链问题爆发、抽血主业,企业彻底垮掉

2006年下半年,由于骆驼鞋业的资金大量被“抽取”,该公司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引发:长期被拖欠工资的职工消极怠工,产品的残次品逐渐增多,外销返回率居高不下;公司大量裁减老员工,劳资关系一度紧张;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的专卖店有一部分开始裁撤,许多员工返回……在此过程中,银行收贷趋紧,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三、政府拉郎配、企业抱团取暖……单体企业危机通过担保链传导 一死俱死 区域金融生态恶化

银行追索骆驼鞋业一笔6000万元的贷款,担保企业永兴铜材集团由此躺倒、企业资金链突然断裂,和永兴铜材互保的企业亦由此躺倒……多米诺骨牌效应下,火烧连营不断扩大,除了民营企业外,许继集团、银鸽集团、宇通集团,一度都被卷入担保圈,好在,上市公司财大气粗,还有地方政府的呵护,最终,都实现了全省而退,但许继集团也因此风波,“卖身”央企。

亲们,你是不是想到了春都、莲花、财鑫,是不是想到了新乡、安阳、洛阳……

同样的悲剧,在不同的时空里,一再上演,以至于坏账太多,资产管理公司都不够用了!从“四大”扩张到“省级”再扩张到每省可以两三家!

希望从不良资产包里,也能处理出来一些整个金融系统风控体系的进步,不然,大水漫灌固然可以将坏账冲走,咱们手里的钱,也在一轮一轮的漫灌中,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啊!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即可收看)

单笔补偿最高500万!河南推“科技保” 财政兜底撬动20亿担保融资

河南第三批年审拟通过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 三批全名单

致命担保链!思达、许继、多氟多、太龙药业……曾经被绊过的上市公司

债务5.5亿 涉5家上市公司30家担保公司 这家大企业终于要破产重整……

河南担保2007~2015:历史总是重复 风险不该遗忘

担保雪崩吞没思达高科 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路径推演

“骆驼牌”担保链危机调查

培育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是解决企业“资金饥渴症”并降低经营风险的不二选择

骆驼穷途—这场担保链危机贴有典型的“骆驼”标签

来源:大河财富

记者:周健

11月,许昌县尚集镇,骆驼鞋业厂区门前已不见了往昔的喧闹。

  

“这里(指骆驼鞋业)已经被许继集团的人接管了。它原来打算破产,后来由政府出面,形成今天继续生产的局面。许继如果不接,这个企业就垮了。”许昌当地的一位消息人士说。

  

许继集团是骆驼鞋业的贷款互保单位。去年下半年,由于受其他贷款担保单位牵连,后者资金流吃紧,“没钱还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求其“关联单位”许继集团涉入,实施托管经营。

  

据骆驼鞋业的一些职工向记者反映,许继集团的派出人员目前已经全方位控制骆驼鞋业的管理、财务、人事和生产,“他们目的也很明确,就是生产一双鞋,然后从利润中扣除一部分还贷,生产经营还没有产生大的改观”。

  

一根“稻草”压弯“骆驼”腰,对此,许昌县当地的一位企业老板在记者面前禁不住扼腕叹息:“骆驼(鞋业)的产品质量、市场销售,长久以来都特别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拿钱烧的——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能做啥、该做啥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把一个好好的企业葬送掉。”

  

公开资料显示,骆驼鞋业总资产近6亿元,是中国制鞋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综合排名前三位的“龙头单位”。因此,在河南,在中国,骆驼鞋业的发展史都曾经被当作一个传奇。

  

2005年起,骆驼鞋业“加速迎来了自身命运的转折点”,其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该企业加快了扩张步伐,由单一的制鞋业急遽涉足印染、纺织、房地产等多元化领域,拉长了投资战线。

  

但这些市场领域竞争已趋白热化,且投资周期长;而且,如果要支撑这种扩张,必须有很雄厚的资金支持,知情者介绍,骆驼鞋业此时的“靠山”已经不再是它自己,而是银行和诸多担保企业。

  

2006年下半年,由于骆驼鞋业的资金大量被“抽取”,该公司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引发:长期被拖欠工资的职工消极怠工,产品的残次品逐渐增多,外销返回率居高不下;公司大量裁减老员工,劳资关系一度紧张;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的专卖店有一部分开始裁撤,许多员工返回……在此过程中,银行收贷趋紧,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时势如此,骆驼鞋业引发的担保“多米诺骨牌”终于倒下。

  

担保链条上的难兄难弟

  

受骆驼鞋业的牵连,位于长葛市的河南永兴铜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兴铜材集团)也轰然倒下。

  

事情肇始,源于永兴铜材集团为骆驼鞋业所做的总额为6000万元的贷款担保——银行追索而至,企业资金链突然断裂。更为严重的是,由永兴铜材集团危机,引发的却是对一个地区经济生态的破坏。

  

“永兴铜材集团已经停产多时了,正在实施重组。”9月上旬和11月上旬,记者两次赴长葛市采访,当地一些企业负责人透露。

  

说起永兴铜材集团,行业内并不陌生。该集团创建于1998年8月,前身是长葛市永兴铜材有限公司。集团控股四个子公司和一个长葛市实验中学,号称“省内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民营企业集团。

  

“长葛有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回收和加工基地,永兴铜材集团的个头数一数二。整个许昌,它都被当作重点扶持和宣传的对象。”当地人告诉记者。

  

但是,今年7月6日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个总资产近9亿元的企业瞬间陷入瘫痪状态。是日,该集团的一个“客户”上门索要自己200多万元的投资款,遭到推诿。消息传出,一些贷款银行和集资户蜂拥而至。

  

按知情人士的说法,早在此前,由于永兴铜材集团替骆驼鞋业归还了6000万元的担保贷款,资金链已经绷得极紧;此时,出现大规模的还款风波,另外还有数千万元的银行贷款马上就要到期,企业最终“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7月中下旬,事态发展得更为严重。7月19日,广东发展银行郑州某支行以银行承兑汇票合同纠纷为名,将永兴铜材集团、许昌宏伟实业集团、河南宏腾实业公司、韩根甫、韩宪峰等诉至法庭,7月26日,郑州市人民法院对永兴铜材集团及其他单位、个人价值4000万元的财产进行了查封。

  

在此前后,韩根甫及其相关家族成员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控制;曾为永兴铜材集团作贷款担保的企业也分别受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单位的“追责”,当地权威人士透露,这样的企业至少有七八家,“比如长葛世纪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长葛天普铝业有限公司、长葛浩龙铝业有限公司等等”。

  

据了解,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一段时间内都曾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9月9日,记者到长葛市坡岳村采访,就看到长葛世纪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世纪鑫花园”处于停工状态;11月8日,记者来到与永兴铜材集团相隔不远的长葛天普铝业,该公司的资产亦因受到法院查封,生产经营从8月份就基本停止。

  

当地企业家反映,永兴铜材集团一案发生后,当地政府、企业家协会和众多当地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召开政府工作会议、银企座谈会和企业兴衰座谈会,目前已形成解决问题的各项方案,实现了永兴铜材集团各方面问题的“内部消化”和“软着陆”。

  

“根据目前情况,永兴铜材集团的大部分企业已经由其担保单位长葛市通达纺织有限公司托管经营,新疆沙湾豫新科技工业园交给了河南优标棉纺有限公司……要不了多久,永兴铜材集团就会恢复生产。”长葛市工商联和通达纺织公司的一些人士告诉记者。

  

政府出手“救市”

  

许昌市的一些地区,担保链如草蛇灰线,一时令人谈之色变。

  

担保链,常常表现为连环担保、互相担保,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在河南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其他地区,此类事件亦时有发生。

  

围绕着许昌地区,据查陷入骆驼鞋业、永兴铜材集团担保圈的企业近10家,其他拆借或投资性企业更是无数。不过,又一次,政府伸出了“有形之手”,挽狂澜于既倒。

  

长葛市、许昌县等地启动的政府控制、商会协调、银行扶持、企业家互动、法律追偿等多位一体的“危机处理机制”,在短时期内将一场风波平抑,有人说,这体现出地方政府面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智慧”,也体现出一个地区内在有机的经济协作能力。

  

长葛市在这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7月6日,永兴铜材集团“案发”,长葛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强力介入,控制有关当事人,并迅速与各金融单位沟通。与此同时,长葛市工商联(总商会)积极参与,宇龙集团董事长岳朝仁、鸿雁实业总公司董事长冯根山等负责人召集企业家“出主意、想办法”;有关担保单位“大力响应托管式重组”,一时之间,永兴铜材集团担保链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大多都在内部得到妥当的消化”。

  

长葛市工商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永兴铜材集团已把正常借款往来“到期该还的”还了一部分,不足的,政府已拿出近3000万元,确保银行不受损失;各家银行目前已逐渐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它们普遍降低了贷款基准利率;而作为当地参与担保的企业,也在正视现实,实施接管、重组,并普遍承担起“承债还款责任”。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说,牵涉到的企业越多越好,因为大家共同分散了风险。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家都能够心甘情愿地承认法律上的担保关系。”他说,“事情出来后,长葛的企业家经常坐在一起探讨、总结永兴铜材集团的惨痛教训,基本形成了同舟共济的理念和共识。”

  

毫无疑问,当地政府起到了促进问题解决的主导作用。长葛一位企业老板介绍,像永兴铜材集团这样的企业,在整个许昌甚至河南省都有“牵一发而动一万”的影响,能够让它通过市场重组的手段存活下去,是对社会财富和对一个产业的巨大保护,“毕竟,借款虽多,但资产还在;管理者出了问题,但这个产业却蒸蒸日上;涉案者携款出逃,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追偿最终将减少损失”。

  

“一个企业做大了,尽管它是民营企业,一旦出现由外因导致的巨大风险并影响地区经济,政府也应考虑出面控制危害的蔓延。”河南诚智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侯根强说,“但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企业。担保链是一种危险的关系,所以,一个企业在做这件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真正把它当作‘双刃剑’。”

  

担保链下的融资困境

  

记者了解到,一定时期,撇除恶意套取银行贷款的可能,骆驼鞋业和永兴铜材集团都将资金用在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上。不过,之所以形成巨额贷款和与之相关的担保链,除了企业自身问题,还与中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有关。

  

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一位负责人曾通过一篇《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思考》的文章,表达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他指出,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销路广、经营业绩好的中小企业融资并不困难,有半数以上的银行贷款集中在这些企业。从工业相对发达的长葛市和较为薄弱的鄢陵县来看,2005年两县(市)平均只有55%的企业贷款申请得到满足,新发放贷款中,20%的企业得到了80%的贷款。与此相反,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难。“调查的50户中小企业中,有21户存在职工集资或民间借贷等融资行为,占比42%”。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该负责人认为,首先是政策和银行方面的原因,比如金融服务方式、产品单调,县级企业规模往往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等等;其次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信用等级低”,“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且担保单位难觅”,“经营管理不规范”,县域企业多是家族式管理,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缺少办理贷款所需的审查要素,等等。另外,还与“地方资本市场不发达”、“担保体系不完善”等有关。

  

与这种观点一致,侯根强认为:“中小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的客观发展历程,注定它们在向银行贷款时,缺乏足够有效的抵押物。目前,各地由政府主导的担保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因其多处于萌芽阶段,资本金薄弱、服务面窄,因而很难惠及更多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苦于‘无米之炊’的企业彼此之间最容易形成担保上的互帮关系。”

  

由担保融资风险扩展到企业经营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常常出现的问题。而假若几个企业的兴衰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生态和经济发展走势,那么,这样的事件就值得高度注意。

  

按照一般规律,担保链和担保圈的存在,实际上是银行将自身的资金安全完全压在了企业头上。正如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所说,此种贷款,是银行基于担保单位资产状况的判断,而非贷款单位运营水平、经营能力的判断,“它迫使企业互相以资产作担保,一定时候把它们一个个逼上绝路”。但银行的“问题”还不仅止于此,按侯根强的说法,由于金融单位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结算体系和信贷体系不能有效统一,这种信息不对称也导致银行和企业一同走向“不归路”。

  

不过,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降低企业的间接融资(如银行)比重,扩大直接融资(如上市)比重,已成改变经济发展形态的一条重要路径。因而,培育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是解决企业“资金饥渴症”并降低经营风险的不二选择。

  

“这方面,应该由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副总裁钟冠华说。

  

始发于“骆驼”的担保链危机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