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构建“米”字型产业带 四大线路郑州占两条

投实消息   郑州米字形高铁框架已然形成,在国家筹划“米”字型产业带格局之际为郑州带来了巨大受益。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计划以推进中原城市群产业带发展和成型为契机,在现有城市群和产业带的基础上,形成由“陇海线”、“京广线”、“济南—郑州—重庆”、“太原—郑州—合肥”四条线路组成的“米”字型产业带发展格局,以此推进东中西部实现产业联动,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促成区域经济进一步均衡发展。

"米"字型产业带格局

四大线路郑州占两条

所谓的“米”字型产业带在空间上将由四条线路组成。

首先是沿陇海线发展主轴

这一线路将连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多个城市群和产业带,将通过促进产业承接转移等方式,促进东中西部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最终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战略支撑作用。

第二是沿京广线发展主轴

这一线路将沟通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将通过密切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湘东丘陵、衡阳盆地、南岭、珠江三角洲多个地区的产业带联系,进一步实现上述地区的产业升级,并在形成贯通南北的城镇产业密集带的基础上,为中部崛起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供保障。

第三是“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

这一线路将依托郑(州)济(南)、郑(州)万(州)高速铁路建设,在郑州、济南、重庆等关键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加速形成综合运输通道,培育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轻工业等特色产业和各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连接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镇产业集聚带。

最后是“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

这一线路,将以郑(州)合(肥)、郑(州)太(原)高速铁路、跨区域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长治、晋城、焦作、济源、周口、阜阳、蚌埠等城市扩容提质,加快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聚发展,构建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城镇产业集聚带。

郑万、郑合、郑济、郑太高铁河南段率先开工

抢抓“米”字形产业带机遇

据悉,为了实现“米”字型产业带发展战略,我国未来还将加速建设和形成“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推进“四纵六横”货运干线铁路建设,有序推进上述四大线路的支线和地方铁路建设,加强国道省际衔接路段建设,提升各产业带核心城市(群)与周边区域的陆运联通水平;优化城市群民航机场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加密各区域主要城市间的航线;加快推进淮河、沙颍河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打通中原内陆地区直通华东地区的水运通道。

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形成以城市群为地理基础的产业带,但由于东中西部发展尚不均衡,各产业带间联动发展处在起步阶段,不但产业协同效应弱,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也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目前,我国正计划调整和完善我国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分布,其中就包括构建“米”字型产业带发展格局。

据河南日报,随着郑徐高铁的通车,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已经完成了一横一竖,其余四条高铁线路,已经在紧张筹备或施工中。郑万高铁河南段已于去年4月动工,预计2019年可通车运营;郑合高铁河南段在2015年底动工,预计2019年通车运营;郑太高铁河南段的一部分郑焦城铁已经在2015年6月投入运营,剩余焦作至太原河南段也已在去年6月动工;郑济高铁河南段已于去年11月动工,预计2020年可以通车运营。

四条高铁线路,都是河南段率先开工,是不想错过我国筹划“米”字型产业带格局的巨大契机。

“米”字型产业带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空间由东向西梯次拓展,促进东中西部产业联动以及各区域和产业带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原城市群产业带的发展和成型。

从空间上看,河南正位于上述四条线路的交汇处,一旦产业带成型,将加速东中西部产业承接转移以及其他区域的产业配套和衔接。这样的历史机遇,怎么能轻易放过?

中原城市群产业带“十三五”成型

涉及五省30余城 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九大产业集群

根据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原城市群产业带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消费品精品原材料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九大产业集群。

中原城市群将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核心发展区。联动辐射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等城市。

在中原城市群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进中原城市群产业带的成型和发展。根据相关规划,中原城市群产业带将在上述地区现有产业基础上,打造一大批优势产业集群。

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提高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部分领域引领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大钢铁、冶金、化工、建材、原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精品原材料等产业基地;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企业的改造,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行动,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郑州、洛阳、新乡、南阳、蚌埠、聊城、邯郸、邢台、运城、长治等城市创新优势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引领带动作用,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研究发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测试技术,加快培育形成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机器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