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强乡情乡愁系列其他传统节日(三) 端午节

 端午节

一.看麦稍黄

“麦稍黄,女看娘”在坡刘村一带,每年到了麦子快成熟的时候,外嫁的女子都会回娘家,谓之曰“看麦稍黄”

“看麦梢黄”听着很有诗意,其实是马上就要到农家一年最忙的三夏大忙时节了,女儿偕同女婿回娘家其实是看娘家的夏忙准备的咋样,哪些方面需要帮忙?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一包点心二斤糖”,实际上礼品还要多些,这也要看女儿家的家境而定。常见的礼品有绿豆糕、油旋模、黄杏等。

除了出嫁的女儿偕女婿双双回娘家外,也有未婚女婿在这个时节去看准岳父母的,目的其实都一样,就是看岳父母家三夏大忙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需要就来出力。

女儿女婿来了,丈母娘当然是乐颠颠的,热情招待是免不了的。农家人朴实,就给女婿擀燃面、下臊子面或者biangbiang面,不管啥面,都少不了给卧几个荷包蛋。有个笑话说的是过去的事情。过去人穷,农家有几个鸡蛋都换一点零用钱。有个丈母娘把家里仅剩的四个鸡蛋全部给女婿打到碗里了,女婿狼吞虎咽的吃着。丈母娘心疼女婿,问:“娃,你看盐轻不轻,要不要调点辣子?”女婿头也不抬的说:“这一碗算了,下一碗再说。”结果害的丈母娘急急忙忙的到邻家去借鸡蛋。

二.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也是中华民族重视的“四大佳节”之一。

坡刘村地处秦国都城咸阳的核心区域,以前过端午节都是古来的秦地风俗,与屈原、伍子胥等人没有任何关系,端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驱邪避毒展开的。实际上,端午节活动至迟在夏代已经形成。古人认为,凶神名午,五月之后就开始出来作祟,放出蚊虫等毒虫和瘟疫来害人,所以要在五月初五祭拜凶神,避免邪毒。现在人们已经不祭拜凶神了,但避免邪毒的风俗活动却流传下来。形成端午节习俗。

坡刘村的主要端午习俗:

1、端午前要彻底打扫卫生,清理厕所,在阴湿的地方撒草木灰、石灰。

2、艾草有特殊的香气,人们认为能够驱赶邪毒,而端午节太阳出山前採割的艾效果最好,所以人们会在天不亮就到野外割回艾草,除插在门头和窗户上的以外,会编艾绳,制艾柱以待未来驱蚊治病。

3、带香包。香包用花布包做成,里面包入雄黄以及多种可以驱除蚊蝇等的香料。巧手的妈妈们会把香包做成公鸡、猴子、兔娃等各种惟妙惟肖的动物形态,用五彩丝线拧成的细绳挂到小孩胸前,或者缝在衣袖上。

4、喝雄黄酒。雄黄、白酒都是可以杀菌,人们相信,给白酒中加上一定量的雄黄喝了后可以抵抗各种瘟疫,扶正祛邪,所以,端午的喝雄黄酒是不可少的。小孩不会喝酒,大人就会用棉签沾点雄黄酒抹在孩子的人中和耳朵里。

5、端午节的时令食品莫过于用苇叶包的粽子。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红枣和红豆沙。粽子煮熟后苇叶特有的清香渗进糯米或豆沙里,清爽滑糯,非常可口,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粽子才能驱邪避毒,提高人们的免疫力。

6、端午节女儿是一定要到娘家送节礼的。节礼除粽子外,还会有油糕、绿豆糕等。农谚说“端午在忙中”,所以女儿送了端午礼后一般会立即返回婆家。

7、追节。端午过后,场上的麦子碾打结束,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出嫁的女儿追五月节,这就是俗话说的“卸了驳架,娘看冤家”。看女儿一般都是用磨的新麦面做的蛇、蝎子等五毒动物造型的花馍作为礼品,人们认为孩子吃了这样的花馍就五毒不侵了。只是现在这个已经淡化了。

“五毒动物”的做法是:用上好的发面做成五毒动物的形状,用剪刀、木梳等工具经过剪切、摁压出动物的腿脚、嘴巴、耳朵、棘刺等,然后用两颗黑豆压装在头部做眼睛,一切做好后上锅蒸制。

三.看忙罢。

三夏大忙一过,人们能够歇一歇了。这个时候女儿会再次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婿当然免不了跟着。这就是“看忙罢”。看忙罢的实际意义在于看望父母的身体如何,是否因为三夏而忙坏了身体,顺便也了解娘家的收成如何。

看忙罢女儿要带个特制的礼物就是“石子馍”,坡刘村人叫“坑隆(音kelou)馍”,意为既有坑洼又有隆起的馍。娘家则会蒸凉皮招待女儿女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