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百试百灵的破题方法——5W模式
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木铎每篇推送都只讲干货。今天我们再教大家一招百试百灵的破题方法。帮助各位同学上了考场,拿到试题心中不慌!
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最困扰的往往是——明明背了这么多书,为什么还是不会答题?在各种真题模拟的答题练习中,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这是因为平时背书,我们专注于某一个新闻理论,但是考场上是不再是直接考察这些单个知识点,甚至试题中往往以新的事件、新的文字材料来迷惑各位考生。所以就很容易产生恐慌,感觉“从没见过”、“完全不会”。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谁学会破题,谁就掌握先机。这期推送,学姐就带你打破试题套路,为所有的新闻考研学子提供一些共性的答题思路,确保你在最后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率。
破题方法—5W
无论传播媒介的技术如何更新,无论传播主题如何变化,无论传播速度如何加快,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任何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都必须经历以下环节:
Who(谁)
Say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想谁说)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五 W 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
最重要的是既然每一个传播都能用5W模式概括,那么我们当然可以在考研时利用5W模式来展开自己的做答,面对题目,能从传者、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效果5个角度全面剖析。
WHO-传播者
(一)联系角度
既然我们将题目拆解为一个传播过程,那么第一步就是找出题目的传播主体。当你找到这个传播主体之后,你就不会对题目一筹莫展。至少能够找到角度开展你的分析。
比如题目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那么这道题明显地从从传播者审视,传播主体应该是中国的主流媒体,再进一步,是不是就在考察你中国的主流媒体如何做好国际传播。这样我们就把一个较为新鲜的话语变成一个更加熟悉的知识点了。
明显地随着媒介的融合,传播者将从过去只需要具备单一媒体的操作技能、术业有专攻的“专才”发展到要求精通数字传播技术、掌握多种媒体采集、编辑、发布技巧的“通才”。一般来说,从传播者的角度审视,往往有以下这几个角度:
主流媒体转型
网络媒体/自媒体监管不严
把关人理论
议程设置
传播控制
框架理论
意见领袖和二级传播
(二)解决措施
答题时,我们千万不能仅仅局限于阐释清楚这个问题,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最好能够提出切实地解决方法。
解决这一问题(套入题目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全能型通才
现在媒介的发展趋势下,需要的是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所以记者编辑必须具备信息内容生产、高新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策划等各种素质要求,成为精通数字传播技术、掌握多种媒体采集、编辑、发布技巧的“通才”。甚至能做到用高屋建瓴的视角统筹集团内部多媒体对媒介产品生产、发布、营销过程中所用资源整合共享和交叉互动。
解决这一问题(套入题目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把报道真实新闻,传播有价值信息作为第一要务;(新闻真实性)
坚守媒介社会责任;(这里要用到媒介的四个功能)
平衡好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关系;(新闻宣传公益性)
维护社会共同价值观;(媒介的社会责任)
坚守行业准则,强化媒介自律,自觉抵制新闻腐败行为(媒介的自律)
WHAT—传播内容
(一)联系角度
从传播内容来审视,明显地在网络环境下,对于我们生产的内容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地反思传播内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改善我们的传播内容
新闻娱乐化
机器人新闻
媒介技术(VR、网络直播)
我们需要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包括“新”和“快”两个方面:新,即新鲜、新颖、新生;快,即要求写稿和发稿速度快。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机器人新闻”。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生成的“机器人写手新闻”,在信息抓取及文本生成方面的速度都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这不仅有利于媒体抢占新闻资源,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
我们需要打破单一的传统媒体生产流程,从而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生产。
不同的受众可以通过同一媒介集团旗下的不同媒介来满足自己不同的信息需要。所以虽然信息资源的来源与基本内容是共享的,但是最终的媒介产品却是不同的,将针对媒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报道角度、报道方式,体现媒介介质本身的个性。
例如,媒介集团中成立独立的“媒体融合中心”,专门负责对信息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研发”,而非简单的信息合并。通过全新的组织和整合,新闻产品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单一形式,而是在多平台上形成多落点、多形态的形式。
—传播渠道
(一)联系角度
从传播渠道来看,往往在传播渠道中出现的问题都是传播渠道不畅通导致了受众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如果问你,“如何网红打人事件的舆情变化”,那么除了自媒体的煽风点火,我们也要能够从传播渠道来思考。
这件事情中很多信息前期受众并不是通过政府或者是有关部门的权威发布得知的,而是自媒体和网络媒体带有煽动性的消息。那么我们在思考这道题就可以很轻易地答出来“我们要加强官方发布的传播力度”等等。
那么常见的思考方向:
谣言的传播
政务发布
自媒体发展
媒介融合
(二)解决方法
解决这一问题(套入题目中的问题),我们整合提升传播渠道
我们需要打破单一的传统媒体生产流程,从而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生产。从传播渠道审视,传媒公司在渠道建设上的传统做法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单一媒体的内容传播上,而媒介融合则将视野投射到各个子媒体,获取渠道资源交叉共享和效益,实现共赢。
在媒介融合实践中,互动与整合是其主要的特点。各子媒体分享新闻线索新闻资源、合作进行新闻报道、合作开设新闻栏目;不同媒体介质之间灵活穿插,报纸的报道在网络上延伸扩展、网络中的精彩内容可以进入报纸,电视将报纸与网络的内容进行集纳各种媒体产品可以灵活组合,各个媒体的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途径为政府机构服务,促进信息公开,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政务微博在所发布信息的类型上,应考虑到受众阅读兴趣等因素,发布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国家的民生政策、各级行政部门的人事聘用等相关政务信息,关注网民意见,及时处理受众的反馈意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把好辨别信息真实性这一关。一些公安、司法等特殊部门的微博还应考虑到保护涉密信息等问题。
—传播受众
(一)联系角度
现代传播环境,谁赢得了受众,谁就赢得了市场。那么媒体在发展的时候也愈来愈将受众放在首位。在新闻考研中,对于受众的考察,往往是集中于两点:不成功的媒体如何赢得受众或者成功的媒体到底是如何吸引到这么多的受众。比如“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自己的传播影响力”、“为什么ip改编剧如此火爆”、“你如何看待电视真人秀的火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分析:
使用与满足
媒介素养
编码与解码
粉丝经济
亚文化
解决这一问题(套入题目中的问题),我们需要真正满足受众需求
媒介融合使得现有的各类相互独立的媒体优势互补、走向融合,从而将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优质、快速、低成本地传递,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这样,通过多种媒体平台的交又渠道,整合传播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以不同的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中,提供给细分的受众优质、高效、独一无二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特定受众对信息内容质量要求的提高,又促使媒介进一步调动各种传播手段和途径来满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并形成更为良好的传受关系。
传播效果
(一)联系角度
从传播效果来说,具体到各类题目中就是,如果通过种种手段来提高传播效率,达到更好的传播手段。
媒介技术
媒介融合
(二)解决方法
为解决这一问题(套入题目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媒介融合最大化传播效果
通过媒介融合。同一集团的各个媒介平台融合成交错复杂的媒体网,这张网具有极大的联动效应,以合力出击,将读者、观众、听众,网民以及手机用户等全部吸引到某个媒介集团,成为集团的核心受众群体,从而将媒体对受众的作用和影响发挥到极致,更好地满足受众“随时随地只要想得到信息就能如愿”的需求。
这种传播效果与传统媒体的单一效果相比更为优质。因为传播者不再拘泥于单个媒介集团各自的操作经营,而是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审视整个传媒集团的各种优势资源,整合传播过程,获得规模效应,形成人才、产品、渠道、终端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
通过上面的5W的论述,考研难题也就信手拈来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5W模式,我们也不能完全刻板信条,遇到所有问题都用“5W模式”来解决。5W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更加像是一个思路,为你面对“下不去嘴的刺猬”打开你思维的空间,跳出思维困境。到底5W模式是否使用于这题,还需要因地制宜,依照情况灵活运用。有时可能5W模式并不使用,有时也可能5W模式需要变形成为“4W”、“3W”。
编辑 |安安学姐
策划 | 安安学姐
总编|duty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