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黑洞照片带来的5道考研真题,30分送你了!
【十点·木铎】研交会,讨论与考研有关的一切
每周一/三/五晚10点 群内不见不散
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次拍摄到黑洞的照片。这一新闻不仅引爆了科技圈,也引发了全球媒体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在微博、微信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和知乎等知识社区平台,相关的议题均登上热榜。
由《三体》等科幻小说和《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带来的全民科幻热潮,似乎原本高居庙堂之上的科技圈新闻,如今也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吃瓜群众乐于在科学的海洋中寻觅一些有趣和好玩的信息。小铎预感,这则科技新闻的火爆,将带动新闻传播学中科学传播方向的热度,在20年的考研中也会是绝对的热门考点。下面将从五个考研真题角度为大家解析一张黑洞照片带来的【科学传播】会如何考?
科技新闻
指的是对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内容包括科技政策方针、科研成果、科技成就、科技工作者。科学传播是指科学信息生产者 (包括科学共同体、科学爱好者、科普作家) 、媒体、政府和普通公众等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平台, 对科学信息 (包括科学内容, 科学方法、思想,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进行双向或多向交流的过程。
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 (Science Communication) 一词最早由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J.D.Bernal) 提出。他在1939年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中第十一章的标题就是Science Communication, 中文译为“科学交流”, 也有很多学者翻译为“科普”。
从传播学的5w模式看
(1)科学传播的传播者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具体是科学家及其研发。科学传播的内容侧重于传播科学理论。
(2)受众是科学传播的终端,是科学传播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科技新闻的接收、关注和评价能够体现科技新闻的价值。
(3)传播内容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渗透下, 传播内容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传播内容是丰富的, 但不能对所有的科学信息都进行传播, 因此, 对传播内容的有效选择是有必要的。
(★)首先, 传播内容应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 确保传播内传播内容与时俱进, 顺应新传播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精神, 是传播内容具备说服力和生命力的保障。其次, 传播内容要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传播内容的选择应从科学受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出发, 与其相契合, 从而保证传播内容的优化。最后, 无论是采用何种传播渠道进行传播, 传播内容的质量是很重要的, 质量价值很高的传播内容有利于创造好的传播环境。选择传播科学内容, 要把握好传播内容的本质、价值以及满足受众的发展等。
(4)科学传播的媒介即科技媒体,是科学传播的主要力量,传统上的科学传播指的是科技期刊,即数据库中的文献,传统大众传媒如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均对科技新闻的报道和关注较少;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科技新闻逐渐繁荣,由自媒体为代表的科普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同时也带动了网民对科技的热情,甚至形成了相应的社群,“民科”也常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中。
(▲ 果壳网已从小众爱好者的科学传播品牌升为普通人的生活科学伙伴)
(1) 科技新闻的传播功能和受众的社交功能
科技新闻除了传播信息以外,更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功能,知乎平台和专业的科普自媒体都会通过自身的知识对科技新闻进行深度的知识普及,有助于受众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另一方面,受众接受科技新闻的过程实则是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过程,此外,一方面受众寄希望于碎片化的知识,在社交中作为聊天时的话题或谈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提高社交效能;另一方面受众可以通过学习科技知识,缩小其与亲朋好友之间的知识沟,以免陷入知识盲区。
总之科技新闻本身带有一定的知识性,网民在吃瓜中能够满足其信息获取和增长见闻的需求。
(▲ 黑洞照片的公布引发了全网“黑洞PS大赛”)
(2) 全媒体传播矩阵的议程设置
由央视、新京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经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布新闻,同时自媒体账号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进行科普,网民只要使用媒介,就会在这一时间段受到密集的信息轰炸,同时,网民接受的是相同的新闻消息,因此这一事件被全媒体矩阵平台共同建构为重要的议程,从而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
(1) 网红科学家使用社交媒体传播的动机和现状
中国科学传播体制仍然以传统科普为主体、同时频繁的科技争议又在不断推动各种科学对话的状况。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科学体制和科学界内部并未充分鼓励和支持科学传播。因此社交媒体成为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新阵地,社交媒体赋予的科学传播功能较体制内的传播和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更为显著。网红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一方面是受到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感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增加个人的收入和知名度,获得名利的回报。
(2) 存在的问题
a. 我国传播体制目前没有充分鼓励科学家深入群众,总体上中国科学的传播体制仍以传统传播为主体。
科学信息的发布仍然程序繁琐,经审核、编辑、复核、签审等环节,时效性差,手续繁杂。
b. 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和传播能力较弱。
我国科学传播者致力于科学研究,较少面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活动,此外科学传播的方式仍然没有从受众角度出发,与受众之间尚未建立完全平等的对话,不利于科学共同体的建构。
c. 受众的科学素养不均衡。
囿于我国网民的教育程度层次不齐,科学素养的构成也十分复杂。受众接触的信息碎片化、娱乐化,没有形成专业的知识体系,存在片面解读和误解科学知识的情况,部分受众轻信谣言,批判性思考能力弱,以及无量自媒体的情绪化煽动,使受众盲目传播为科学知识。因此基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信息获取能力,我国受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仍需提高。
d. 传播内容质量不高。
具体表现在:传播内容单一,忽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忽视了传播价值;客观性和真实性难以保障,弱化了信息把关人的作用,难以保证科学内容的前沿性、高端性、引领性;传播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侧重于重大科学问题和科学观点的报道,但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科学内容不够贴近受众生活,缺乏社会支持;此外,科学信息重点不明,缺乏带有问题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的传播内容,难以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当黑洞照片在全网广泛传播时,《视觉中国》声称拥有对黑洞照片的独家版权,并且标出了2000元高价,这一举措引发了网民的不满和嘲讽。随着舆论的发酵,《视觉中国》被迫道歉,11日晚,视觉中国官网已无法打开。
从网络舆论的角度分析,原本是纯粹的科技新闻,但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中引发了一些波澜。此次视觉中国的版权事件引发了网民的不满,从而遭到了全网的舆论讨伐。中央级官方账号“共青团中央”的发声则直接推动并促进了这一事件解决的进程,这实则是官方和民间舆论场的配合之下对商业资本发起的联合攻击,其他商业资本则纷纷站队,视觉中国只能夹着尾巴道歉并关闭官网。从这一角度看,是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走到了同一条战线上。
此外,这一衍生事件也引发了中国版权保护问题的热议。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等行业均非常关注版权问题,包括数字音乐版权、文学作品版权在内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作品传播中,版权保护问题更为复杂,建立健全版权保护体系,规范行业发展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至关重要的版权保护措施。
因此,视觉中国的行为逆潮流而动,不得人心,更是一种侵权行为,触犯了法律法规,理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而网民在这一衍生事件中,扒出种种线索,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反驳了所谓的“后真相时代”,真相和正义,似乎仍然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诉求,即便是在泛娱乐化和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追求真相,仍然是每个相信正义的网民心中所坚守的底线和价值理念。
本文参考文献:
[1]于巧妮.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J].新闻世界,2018(09):8-11.
[2]李天龙,张露露,张行勇.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困境与策略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0):80-84.
[3]张朝军,肖英,赵霞,王大锐,王霞.科学传播共同体:推动科技创新的轴心[J].科技传播,2019,11(03):8-10+18.
[4]王大鹏,贾鹤鹏,吴欧,钟琦.网络自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新动能——以“网红”科学家为例[J].新闻记者,2018(10):47-56.
编辑 | 小明学长
策划 | 墨墨学长
主编 | 元元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