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叛逆期,父母怎么选择正确的沟通方法

小玲的儿子14岁,叛逆得厉害,经常逃课去上网,初中学期开始各种学坏,不听管教,而且开始厌学逃课上网,经常顶撞老师。孩子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说他几句他就对家长大声喊叫,或者不搭理家长。

说多了就躲在自己的房间,基本不出门,不喜欢与人沟通就爱玩手机,脾气暴躁,怒起来有暴力倾向家长很焦虑。

听到这案例,首先让人感同身受,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难听进去家长的意见,尤其是趾高气昂的意见。

孩子的叛逆问题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反映这个家庭教育一定出了问题,家长需要好好反思。

叛逆期的孩子有以下特点:

1、叛逆厌学,逆反心理强,视家长为仇人;

2、偏执,抵触父母、容易激动,情绪反应激烈,总是和我们唱反调;

3、容易激动,乱发脾气、虚荣心强、听不进正确的意见跟建议;

4、经常旷课、迟到,甚至逃学,屡次挑战老师和我们的底线;

5、天天玩手机,一提到上学就恶心、头昏、乱发脾气甚至歇斯底里。

英国科学家曾进行过的一项研究证实,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

英国研究者对9~35岁的男性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记录,受试者被要求玩电脑游戏。通过记录参与者对游戏结果的满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学家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更热衷于能够让他们感到刺激的危险行为,其中14岁的少年最为突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家分析认为:“与儿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够权衡自身行为的好坏利弊,但他们更关注这些行为能否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刺激,而不是安全与否。

家长都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一直都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当孩子14周岁时,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伴随着青春期而来的还有叛逆,此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那么,十四岁孩子叛逆期该怎样沟通呢?

1、家长和孩子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互信任,相互了解。

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教导在他耳朵中都将形同废话。家长应当与孩子沟通而不是和孩子们吵甚至打孩子,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好的关系是父母实施一切教育方法的关键。

平时多跟孩子进行交流,别等孩子出了问题再想起和孩子好好沟通。

2、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所谓的叛逆也只是孩子在青春期更容易出现否定家长的行为而已,但这种现象是为了完成自我独立所必经的人生阶段的特点。家长往往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何不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

换位思考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了解孩子的现时的心态,内心活动,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身心发展。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3、试着用平等的身份去和孩子相处,并放权利给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忌从学习入题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稳定情绪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4、不给孩子带“另类”的帽子

当孩子的质疑和否定自己的标准的行为骤然间增多时,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就给孩子的青春期戴上了“叛逆”的帽子。这时家长不静下心来,就会一直给孩子带着这个“帽子”,看待孩子时就会不自然地会认为孩子的做法永远不对,这样和孩子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当一个人的独立性得不到认可,并且又常常被否定、批评、挑剔时,会觉得自身的价值很低,或者是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感,不想上学或许和这个原因有关。

所以教育孩子必须从家长做起,家长没时间或不愿意投入精力去教育孩子,又或者掌握不到合适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的未来谁都无法想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