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启动,为什么在甘肃?
9月6日,甘肃省卫健委在省人民医院召开“甘肃省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启动暨培训会”。
动脉网记者参与了全国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的启动仪式,并观摩了患者复诊后电子处方流转的全过程。
在全国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的大背景下,这是一次价值感很强的平台启动,而且是全省联动,将覆盖全省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所有医疗机构。
我们不禁好奇,医疗水平欠发达的甘肃省,为什么能够成为先行者?
甘肃省医疗的挑战与机遇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自古以来都是各民族和文化交织融合之地。其东西长1600多公里,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除了省会兰州之外,甘肃狭长的地形也包含了白银、金昌、酒泉等知名城市,同时亦有嘉峪关、威武、平凉等金戈铁马之地,古时候平定边疆,都会在甘肃走一遭。
就卫生健康能力而言,甘肃省的医疗供给侧矛盾突出,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医疗保障水平仍然较低,且卫生人才资源、社会办医疗机构设施能力都相对薄弱。
截至2018年末的官方数据显示,甘肃省常住人口2637.26万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885个,全年总诊疗人次13275.2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将达到2756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彼时的城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与快速城镇化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甘肃省也在寻求新的突破。
早在2016年印发的《甘肃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健康甘肃”建设战略的实施,在提升基础医疗服务能力之外,同时指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成为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这一五年规划战略提出后,甘肃省也在为医疗健康信息的平台化建设快马加鞭。
特别是在去年7月,甘肃省卫健委提交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方案》、《甘肃省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方案》,制订了《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管理办法》,以此形成了统筹推动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顶层部署和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基本建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健康网络体系,全省267家公立医院、1768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451个村卫生室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并按照国家提出“46312”的全民健康信息工作框架,基本建成了功能完善的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同时,动脉网查阅了《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里面也强调了将积极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加快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的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启用双向转诊系统。依托实体医院发展互联网医院,鼓励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搭建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开展互联网智慧药房建设。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
对此,甘肃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健康甘肃’战略实施要求下,结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以信息化为切入点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强医药卫生行业管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新举措。开展电子处方共享应用,能有效跟踪处方流转信息、开展药事服务监测,降低药占比,方便群众购药,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创新便民惠民服务模式,提升居民健康服务获得感。”
他还表示, 甘肃省卫健委已出台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文件,希望各级卫健委、医疗机构积极贯彻文件要求,做好平台建设实施工作,2019年在省级8家公立医院、各市州三级公立医院、全省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区)部分二级公立医院以及开展试点,2020年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广应用。
处方外流:势在必行与难以监管
长期以来,囿于以药养医的格局,国内处方药市场一直禁锢于医院药房内,处方药在院内销售占比高达70%。深化新医改的一项核心任务就是取消“以药养医”,国务院在2016年-2019年的诸多文件中都提到,要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相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对于药品的改革,也是医改的重点内容,处方外流势在必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指出,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等规范化的发展,实现医生对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线开具处方、患者凭处方线下多途径自主购药,从而破除“因药就医”问题,推动“三医联动”等医疗改革措施落地。
然而,信息监管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中的难题,处方外流也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处方外流牵涉到药企、医药零售、医药流通、医院以及医生等多方的利益重新分配,现阶段试点的处方外流多数小范围行为,大多是采取点对点、全流程可控的方式操作,一旦涉及到“互联网+”层面,就会乱象迭出。
之前媒体曾报道,患者上传宠物照片就能买到处方药,有的甚至没有处方就能随意买到大量的处方药,以及存在医生大量补方购药等违规销售药品行为,同时媒体还对处方外流过程中的药师审方等监管环节也提出诸多质疑。
而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不仅明确了网售处方药的合法化,但同时也对网售处方药做了严格规定,按照总原则,药品销售网络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必须互联互通,做到有效监管,保障处方真实和患者用药安全。
针对合法合规以及难监管的问题,甘肃省卫健委在电子处方应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也强调了互联互通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做好医院HIS系统、社会药店系统、基层云HIS、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慢病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医疗数据、卫生、市场监督管理、医保等部门的数据连通和共享。
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个人信息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的规定,对互联网上的患者隐私、药品处方、诊疗行为进行重点监管。
积极推进医师电子签名系统的建设,确保“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同时保证访问、处理的行为可管、可控,满足行业监管的需求。
落地全国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
甘肃省本次启动的“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是全国首个省级处方信息共享平台,由甘肃省卫健委牵头,联合甘肃易复诊网络科技有限公同共同建设。
百洋智能科技旗下的易复诊是一家富有经验的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技术搭建方。截止至2019年5月,易复诊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北、梧州红十字会医院等全国数百家医院展开合作。
而其成功打造了“梧州模式”,也是被甘肃省卫健委选中参与平台建设的重要原因。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易复诊总经理马光磊告诉动脉网记者,甘肃省“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早前已在白银市开展试点,双方在试点磨合的基础上已经达成共识,将全力打造处方外流“甘肃模式”,建立具有全国示范性的标杆平台。
这一平台是以患者为核心,通过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实现各医疗机构电子处方数据共享与流转,开展医院处方外延、智能线上审方、慢性病续方、合理用药监测、基层用药指导工作。
依托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该平台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地理覆盖广,流转形式多。平台建成后将全面覆盖甘肃省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所有医疗机构,形成全省统一的电子处方流转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机构及医联体内处方流转、医疗机构到专业药店、医疗机构到第三方配送、医疗机构到智慧售药新终端;
第二、实现慢病便捷化管理。平台以患者为核心,打造“面诊可外延、复诊能续方、送药到家门、线上化随访”等多样功能;同时,平台将与省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卡、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等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
第三、实现处方信息统一监管,打破处方信息孤岛现象,建立覆盖医院处方管理、药品零售终端信息管理和医保商保结算管理的统一可视化的监管体系。
马光磊还说到:“处方药销售过程中要确保三个真实性,即处方真实性、商品真实性和患者真实。这其中处方的真实性是药品零售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如这个原则被打破,患者安全用药将无法被保证。”
随后,动脉网记者还跟随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观摩了甘肃省人民医院处方流转应用情况。从患者在医院面诊开始,包括院内医师审方、终端扫码确认药品、选中药店配药、药店药师审方配药、取药等,整个过程是一套缜密的可视化监管体系。“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院内院外有效统一的处方管理规范,保证了流程的可控可监管可追溯,避免了外延处方无序流转的现象。
马光磊着重强调了平台的三大核心模块:
处方的规范化获取:互联网医院或线下医院开出的处方,均需要上传到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即从医院系统中传递的才能保证处方的真实性。而传递给平台之后,平台将提供前置审方系统,医院对上传的处方在前置审方当中提供一个审方接口,供医院参考和进行有效的梳理。
多终端的处方流转:平台会建设医疗机构之间的处方流转,尤其是三甲医院医联体内部基层医院的流转,以及向专业药房、智慧药房之间的流转。随着智慧新终端的多元化,类似自动购药机、自动取药柜等形式,也可以借助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标准化的真实性可追溯的处方信息。
满足患者购药和复诊的自主便利性:平台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开出处方后会向患者发送信息,患者可通过APP或通过电子健康档案二维码下载处方,确保处方来源于医院,保证处方和用药的真实性。
患者通过短信、APP、公众号等方式选择到医院、平台药店取药,或是由药店送药上门,实现网订店取和网订店送的要求。这次取药的过程将会对患者首诊信息奠定基础,患者复诊只需在APP或公众号上,凭借第一次处方信息向医院发起复诊续方需求,由医院确认复诊过程,再自主选择购药途径。
“梧州模式”到“甘肃模式”,承接千亿处方外流市场还需再升级
2017年是医药分开的元年,从2017年起,西安、天津、唐山、重庆、北京、福州等地先后颁布推行电子处方的政策,引导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信息互联互通,在零售药店试行凭电子处方销售处方药,各地的试行试点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特别是在“4+7”之后,药品利润被压缩的药企们纷纷开拓新零售渠道,医药零售终端作为处方外流的主要承接者,对医院的处方外流这一千亿级市场更是翘首以盼。
同样是在2017年,易复诊于11月在广西梧州市启动了处方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接近两年的实践,“梧州模式”已逐渐形成全国样板。在搭建“梧州模式”平台时,易复诊就体现出可复制的特征:
1、有着完整的政策依据;
2、信息能力、服务能力和监管体系都相对完整;
3、合法承接院外处方,提升了处方药营销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因此,由“梧州模式”到“甘肃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台模式的科学性。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甘肃模式”还处于一个升级的初期阶段。首先由地级市规模到省级规模,无论是信息平台建设难度还是各方资源协同难度,都不在同一个水平线;其次,如何根据甘肃省的特点,搭建一套适应本土需求,适应当地就医习惯的平台,也是平台后续发展的关键课题。
对此,马光磊最后表示,易复诊已经部署了至2020年12月的整体建设规划,涉及平台建设、信息采集、接口改造、入网药店的建设以及互联互通等环节,整个应用推广也将从今年10月全面启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根据卫健委的实际要求,建立规范的保障体系和安全的信息系统,保证在全省以及地方性法规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有足够的人员和实际的服务人员来确保患者的宣传以及医院实际使用中的体验,对于整个产业进行相互协同,确保医药行业对于整个平台建设的支持和整个药品流通的支持。”
*文中图片由动脉网记者拍摄。
文 | 刘东
微信 | liudong83112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投稿请联系微信:q19930797
招聘:记者(保险方向)
岗位职责:
1)企业报道:围绕保险支付创新领域的企业创新报道;
2)案例研究:体系化的完成支付领域里的头部企业的案例分析和模式拆解;
3)全球视野:高密度覆盖所跟踪保险领域的海外新技术及创新企业;
4)政策研究:持续跟踪报道全球范围尤其是国内在保险领域的监管变革。
任职要求:
1)有过编辑经验或者对文字敏感;
2)愿意把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全力以赴的投入到记录历史的事业中去;
3)愿意深入了解商业运作的细节、模式;
4)有保险专业背景,对保险创新和医保政策等领域有浓厚兴趣。
投递邮箱:wang.f@vcbeat.net
长按识别即可报名
★ 安永最新报告
★ “基因检测+保险”的第二轮试水,用药无效就理赔,谁买这个单?
★ 恒瑞、阿斯利康、鱼跃、美年、贝瑞基因,在同一天发布新战略!
★ 来自首席AI科学家的干货!临床电子病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挑战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