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的这三件小事,足以毁掉孩子的一生,别不当回事

有人说,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看他们的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很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他们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着直接的和至深的影响。
关于家长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笔者曾与一位有二十多年学生管理经验的资深班主任交流过,他认为很多家长不重视正面引导孩子,总是以“爱”为借口,做一些不体面或过于夸张的事情,而家长们觉得这些事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不足为奇的小事,对孩子的成长没有负面影响。其实不然,相当多的“问题少年”就是因为受到家长做的一些小事的影响,慢慢偏离正常发展方向的。
资深班主任提醒:毁掉孩子的,往往是家长做的这三件不起眼的小事,要警惕,千万别不当回事。
第一件小事:失约
有位年轻的妈妈,她孩子就读一年级,由于班上的同学大多有电话手表,就经常向妈妈索要。这位年轻的妈妈被问烦了,就随口说一句:“过生日就给你买”,孩子听到这句话就没有再烦妈妈,安静地等待着生日的到来。结果生日那天妈妈只准备了蛋糕和美食,没有他日盼夜盼的电话手表,他非常生气,说妈妈不遵守约定,这位年轻的妈妈就在一旁解释,说一年级玩电话手表,耽误学习,妈妈不给你买是为了你好,是爱你,是为你未来负责。同时她承诺等到二年级,一定买电话手表。孩子委屈又呆呆地看着妈妈,一脸的不信任。
在妈妈看来,没买电话手表只是一件小事,然而在孩子看来,妈妈以爱为名失约,是对自己天大的伤害。这不仅导致孩子今后会怀疑妈妈说的每一句话,还间接让孩子学会了失约这种行为。
家长的失约在孩子眼里就是欺骗,当孩子长大后既骗父母又骗朋友时,家长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孩子欺骗别人的本事,是不是自己教的?
第二件小事:护短
客观地讲,父母护着孩子,是一种正常的亲情反应,比如年幼的孩子不小心把别人家的花瓶打碎,家长通常会代替孩子向别人道歉,并主动给予赔偿,把孩子的责任揽过来,等事情解决后,再找机会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孩子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这就是一种保护孩子的方式,毕竟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无法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一做错事就对他进行严厉的责罚,会让孩子过分恐惧,也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但我们要把这种亲情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不讲原则、不讲规矩。而有些家长的做法已经远远超出护着孩子的范畴,变成了护短。
还是以孩子打碎花瓶为例,若孩子是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就要对他进行适当的批评,并要求他向别人道歉。可是部分家长,孩子都十几岁了,当他把别人的东西搞坏,家长不仅不觉得孩子有错,不向对方道歉和赔偿,还觉得别人要求他们道歉并做出赔偿是要求吓到了自家孩子,对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种伤害,这种毫无原则的护短就过分了。
家长的过分护短,会让孩子变得不懂感恩、自私。如果孩子长大对自己特别冷血,请家长想想,小时候有没有做过很多护短的事情。
第三件小事:放任
每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爱是有限度的,对孩子无限度的爱就是放任。放任孩子会惯出一堆毛病,等孩子长大了,这些毛病就成了他们身上的“顽疾”,最终会把他们给毁了。
这位老班主任说了一个案例:一个平时在家是惯宝宝的初中生,他在小学的时候,只要说了要什么礼物,父母绝对会予以满足,然而到了初中后,他的胃口越来越大,经常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如果此时父母不同意,他就会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推搡家人。父母长期生活在“隐暴力”的恐惧中。
由此可以看出,放任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为所欲为、攻击性强,他们成人后更容易变得暴力和无节制,极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一旦家长们做了以上三件被认为是不起眼的小事,就相当于在孩子内心种下了一个“不健康”的种子。如果父母们长期这么做,那个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然后彻底毁了孩子。
所以说,父母不仅要懂得如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要懂得如何给孩子做表率: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若父母无所顾忌、不辨善恶,孩子的人生观就会错乱。简而言之,一位优秀的家长,一定也是一位优秀的人生导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