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女毕业生不工作在家“啃老”!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教育

前些天与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家长聊天,她抱怨道“自己女儿毕业于名校,却不工作在家啃老!很痛心”。
据这位母亲介绍,女儿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基本都属于班上的佼佼者。为了让女儿能安心学习,她在女儿上高中的时候辞掉了工作,专心陪女儿读书。女儿很争气,高考以较高的成绩被一所211大学录取。可是,今年毕业的女儿,却在家待着,没有出去工作。问她找工作的情况,得到的回答就是“正在找,没有合适的”,这位母亲很着急、很痛心,但又无能为力。
211高校毕业生不工作在家“啃老”,既扎心又无奈。很多人觉得是教育出了问题,他们认为国内教育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有人觉得中小学阶段让孩子“什么都别管,只管学习”,而四年的大学学习,很难让他们变得自强自立,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就不愿意找工作了;也有人认为高校教育没有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毕业生根本没学到什么本事,很难找到好工作。
大家的说法,站在某些角度看,都有几分道理。但,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教育。社会总体环境、家长的引导,以及当下特殊的就业形势,均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十年前,大学生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一般会有好几份工作摆在面前让他们挑选,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数据显示,1990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为61.36万人,而2020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已经暴增至874万人,3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了超过14倍。另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很明显,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普及化阶段。
2019年9月,教育部负责人在介绍教育事业成就时提到:中国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
一边是大学生数量的暴增,一边是市场无法快速释放足够多的高端岗位,于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困难”。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就业困难”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对211高校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还是会有相对较多的工作机会,但不一定有达到自己心理预期的工作岗位。
另外,家长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比如有的学生家长,觉得自己孩子是名校毕业生,应该有与名校称号相匹配的工作,他们瞧不上那些基层岗位,更看不上那些待遇一般、工作环境一般的职位。甚至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孩子工作不满意而责怪孩子“丢了自己的脸”。受父母这种观念的影响,部分名校大学生不断拔高自己的心理预期,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几率自然越来越小。
所以说,家长的就业观一定要正,要引导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岗位发展前景和单位提供的事业发展平台上,不要纠结于一时的工资待遇或工作环境,更不要总把孩子与别人家孩子进行比对。可能别人家孩子读的大学没有你家孩子就读的大学有名气,但收入却比你家孩子高,这是很正常的,没上过大学的大老板还多得是呢。我们又何必为了所谓的面子,让自己陷入无意义的纠结痛苦之中呢?
最不幸的是,今年又赶上众所周知的特殊情况,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名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出现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家“啃老”的现象。
客观而言,大学毕业生短时间在家“啃老”,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人生的一次调整,但如果很长时间在家“啃老”,就说不过去了。家长必须要与子女做全面的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若听之任之,孩子的心理会很容易发生异变,并由此产生众多问题。
名校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他们应该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知识为国家做贡献,而社会也应该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一些人不考虑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只是一味地强调教育出了问题或少数名校大学生不努力,很不地道。
当然,我们承认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或育人模式,的确脱离了社会实际,导致学生学得苦,毕业后进入社会却“无用武之地”。但我们也应承认,大学生越来越多,高端岗位越来越少,是既成事实,且短时间不会改变。在社会形势的剧烈变化面前,个体的力量非常薄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优中之优”,走在群体的顶端,方能更有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