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扶阳九法(一气用药)

经方扶阳九法,用法如下:

1.温阳法:是指温扶阳气的方法。代表方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等。

四逆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于方相应者,乃服之。

白通汤《伤寒论》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2.温中法:是指温扶中焦脾胃阳气的方法。代表方有理中丸、甘草干姜汤、吴茱萸汤等。

理中丸(汤)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加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3.温补法:是指温阳药和补益药相配伍的治法。代表方有四逆加人参汤、当归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大枣二十五枚  通草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或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4.温潜法:是指温阳药和潜镇药配合的治法。代表方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5.温散法:是指温阳法和辛散法合用。代表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乌头汤《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煮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桂枝四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二两(去节)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您的专属客服已开通,有疑问立即添加微信:CN13922304446 解答吧!

6.温利法:就是温阳法和利水法合用。代表方有真武汤、茯苓四逆汤、五苓散等。

真武汤《伤寒论》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茯苓四逆汤《伤寒论》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五苓散《伤寒论》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7.温化法:是指温阳法和化痰祛湿法合用。代表方有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小青龙汤等。

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栝蒌实意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栝蒌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去皮)  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色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8.温下法:是指温阳法和攻下法合用。代表方有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9.温清法:是指温阳法和清热法合用。代表方有乌梅丸。

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蜀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本文以《温阳九法》、《医学三书》、《扶阳论坛》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全文全以经方摘录。以便读者阅读查阅。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1一一30条解读

    (1)太陽之為病,脉浮,頭項强痛而惡寒. 此論太陽病者也. 太阳之为病者,太阳之气受邪而发病也.太阳者,三阳也,太阳之气有本气有标气,其本为真精寒水之气,其标禀少阴命火之气,是阴阳两禀,水火俱兼.故其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三)

    方名: 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方歌: 葛根桂枝加麻葛,合麻桂麻各半汤. 桂二麻一麻减半,桂二越一桂倍方. 方剂: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

  •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第7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肌散邪,小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出处 <伤寒论> 功用 解肌散邪,小和营 ...

  • 扶阳脉法与用药

    (2020-02-01 19:53:07) 转载▼扶阳脉法与用药病人右手脉脉位浮沉脏腑脉象用药尺浮取大肠脉紧附子细辛大黄肉豆蔻脉实大黄枳实沉取命门脉弱上安桂硫黄刀韧脉盆腔内癌症脉关浮取胃脉紧小茴香良姜 ...

  • 经方扶阳 | 太阳病与扶阳法

    表实证(太阳),表虚证(少阴),里实证(阳明),里虚证(太阴),半表半里证(少阳,厥阴) 太阳病 太阳病为机体"表"部的功能障碍,即心脏.大血管.毛细血管.皮下组织.上皮以及附属腺 ...

  • 经方扶阳 | 阳明病与扶阳法

    表实证(太阳),表虚证(少阴),里实证(阳明),里虚证(太阴),半表半里证(少阳,厥阴) 阳明病 阳明病属于经方扶阳派三层表里观的里部.代表了整个机体功能细胞的亢进状态.原则上,任何疾病,无论外感内伤 ...

  • 经方扶阳 | 少阳病与扶阳法

    表实证(太阳),表虚证(少阴),里实证(阳明),里虚证(太阴),半表半里证(少阳,厥阴) 少阳病 少阳病为肌筋膜网及组织间液结构上的病变,包括网膜.油膜.板油病变.由于肌筋膜网遍布全身,膜系统功能障碍 ...

  • 经方扶阳 | 少阴病与扶阳法

    表实证(太阳),表虚证(少阴),里实证(阳明),里虚证(太阴),半表半里证(少阳,厥阴) 少阴病 少阴病与太阳病的病位同属表部,太阳病主要是机体循环功能失调,包括体表微循环及上皮附属腺体的功能失调,内 ...

  • 经方扶阳 | 厥阴病与扶阳法

    表实证(太阳),表虚证(少阴),里实证(阳明),里虚证(太阴),半表半里证(少阳,厥阴) 少阴病 厥阴病与少阳病病位相同,是以全身筋膜网络(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功能低下为主的病变.细胞间基质-纤维系 ...

  • 扶阳理法之要

    □ 蒋永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郑钦安提出上下不交是阳虚病变的基本病机.他认为水火不济.升降失调.虚中有实.实中夹虚多始于中阳运转不利. ·与现代中医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辨证不同,郑氏阴阳辨证强调人体阳气根 ...

  • 扶阳灸法 | 灸调中风后遗症---从半身不遂到能站立行走

    ----- ----- 案例提供来自于 范长伟灸草堂广州店灸师  赵腾飞 脑卒中即"中风"是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中风占据我国国民死因首位,因其病死率.致残率 ...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中医的扶阳之法

    读经典,领略古人智慧. [原文]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