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85):逼真不耐细查勘 难免细节露破绽
原创一夫之2020-02-20 10:08:51
一件圆雕玉虎(图1,以下简称“此玉饰”):
图1
“蘑菇角”、臣字目等皆为典型的商代玉雕纹饰纹饰元素,剔地起阳线雕为商代工艺特征,周身的冰片纹、自然沁入、润透感较强(图2)。
图2
述种种向古特征明显,甚至有些资深玩家都会认以为真古。但是需要细节上的勘察识别,处处无疑方为真(参见《古玉拾粹(11):在在全真方为真处处赏辨无疑问》)。细节勘察之下,不难发现此玉饰仍然是一件仿古饰品了。
商代同类作品天津博物馆藏“商代圆雕龙纹玉饰”(图3,参见《古玉玩味(96):方寸料玉雕团龙精湛技艺呈商工》),工形纹沁堪称标本、美轮美奂。
图3
相形之下,此玉饰显然是一件现代仿品了。
或者以为:凡是国家馆藏当然看真,一见民藏同类全部看假,居心不良。非也,真有真章、仿有仿点,真仿皆有看点在。细察之下,此玉饰上留存的显性仿点有三:
(1)凡古玉琢磨工艺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此玉饰出现半工半素半途而废的现象有违古工艺特征(图4);
图4
(2)此玉饰兽面雕刻为剔地阳线工艺,唯虎耳变成浅浮雕工艺,纹饰的工艺风格产生无厘头突变,别扭而又突兀,非同类商代制玉的工艺特征(图5);
图5
(3)图示处的大斜刀工,非商周坡刀的工艺特征,明显呈现现代制工痕迹特点(图6)。
图6
(4)料自带的润透感与千年埋土的熟透感有本质区别,这个看点是“熟能生巧”的感觉层面的概念,无法用言语和图识显示,只有赏古的积累和体会。
真相出于细节,是为“逼真不耐细查勘,难免细节露破绽”。辨玉是一个涵养静心、净心的过程,往往躁动之下实难见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