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69,张堰
张堰镇属于金山区,南距金山卫城10公里,在张泾东岸。据说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镠筑华亭沿海十八堰,其中一堰是张泾堰,后来只剩下张泾堰,再后来张泾堰也没了,但此处兴起一个集镇,镇以堰名,为张堰。故址在今天张堰镇石皮弄的弄口,在张堰大街、留溪路、石皮弄的交汇处,看不出有什么河堰的痕迹。
石皮弄北口
几条窄街交汇处,我在对面东北饺子馆吃了午饭
石皮弄介绍
石皮弄南口
堰,指比较矮的土坝,不是海边的捍海塘。堰是用来提高上游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既然是土坝,确实很容易被冲毁。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是十八个堰,而不是其他数目,唐代疏浚吴淞江时,也是疏通了十八条支流(浦),或许本地人对十八这个数字比较喜爱(?)
上海有很多以泾命名的河流,前面冠以姓氏的有吴泾、朱泾、张泾等,据说朱泾得名于三国吴的大将朱治。张泾,据说是汉初名臣张良功成身退,借口要跟从赤松子隐修,来到江东的华亭,于是此地就有了松隐和张泾。
松隐也在张泾东岸,在张堰镇北面10公里。有一个松隐禅寺,在亭枫公路(G320)路北,是金山区最大的佛寺。松隐以前是独立的镇,现在被并入亭林镇。
松隐禅寺
松隐中心路,远没有那个禅寺气派
张良被封为留侯,所以张堰镇南北向的大街叫留溪街,这个第一楼的对面是留溪广场,广场边是南社纪念馆和姚光故居。
张堰镇文风鼎盛,在明清时期先后有24人高中进士,康熙年间就有8人,其中王鸿绪是康熙十二年的榜眼。嘉庆六年后,再无人中进士,仅2人中举。
张堰镇最后一位举人是高煌,光绪二十四年(1894年)中举,那一年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很多读书人开始选择不同的道路拯救这个帝国。高煌应该没有参与康梁领导的公车上书,但显然极为赞成康梁的变法、强国主张。高煌回到张堰,一边读书、一边热心公益、一边教育兄弟子侄。
高煌的儿子高平之,1904年考入震旦学院,是马相伯的学生,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198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八届大会将月球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被命名环形山的有八位中国人,其余七位都是古人,分别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万户、蔡文姬和李清照。
高煌的弟弟高燮,是南社的耆宿,当年的江南三名士之一,其孙子高锟,光纤通讯之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高煌的侄子高旭(高天梅)是同盟会江苏分会会长,南社创始人之一,另二位是柳亚子和陈去病,辛亥革命后,高旭一直担任国会议员,致力于议会政治,可惜袁孙帝王意识太浓,对议会制度不尊重,高旭壮志难酬,1924年去世。
高天梅故居遗址--万梅花庐,南社的首议之地及策划中心
遗址前的牛桥河
姚光是高煌、高燮的外甥,原名后超,少年时自己改名为光,号复庐,隐含光复汉土之意。姚光1907年入震旦学校,不久因病辍学,遂乡居自学。姚光是南社最早的会员之一,是南社最年轻的社友。1918年,南社内部发生分歧,柳亚子愤而辞职,社友推举姚光继任主任,故南社主政者“前有柳亚子,后有姚石子”,姚光又号石子。镇上的南社纪念馆,正是姚光故居。
南社最早的发起人和社友
高天梅故居后面是新尚路,一条很短又拥挤的小弄堂,像张堰镇大部分的民居一样,感觉再无立锥之地。新尚路尽头,是白蕉故居。白蕉是现代杰出书法家,诗书画印皆精,被沙孟海誉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中的一个,南社纪念馆有白蕉的墨宝。
此处是白蕉童年故居,其成年后的居处在东大街
新尚路原先是一条小河浜,张堰的王氏故宅就在河边,王氏指的是康熙年间的王广心和他的三个儿子王顼龄、王九龄和王鸿绪,都是进士出身,王顼龄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王鸿绪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王家被称为“一门四进士,同室两尚书”,那条小河浜也被改称尚书浜。
张堰的明代举人榜有吴氏叔侄:吴梁和吴潮,当时吴氏家族应该是张堰豪绅,今天的张堰公园最早就是吴氏私家花园。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大举进犯松江一带,当时松江知府是方廉,他批准在上海县城修筑城墙、川沙城修筑外濠,后来都有效抵挡了倭寇的再次进犯。张堰(和漕泾)位于金山卫城和松江府城之间,方知府担心倭寇占据二镇,切断卫城和府城的联系,打算烧毁张堰和漕泾。
吴梁和吴潮马上赶去松江城,好说歹说,劝止了方廉的破主意,没有放火烧镇,二镇百姓(和吴氏产业)逃过一劫。其实后来倭寇也没有进犯和占据张堰、漕泾,倭乱平息后,张堰百姓为吴梁立生祠、建功德碑和三命坊。
“三命”出自《左传.昭公七年》,宋国大夫正考父说他“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意思是:第一次弯腰受命,第二次鞠躬受命,第三次俯下身子受命。看来是每次降低60°,职位越高,态度却是越谦卑。
三命坊在清末时还有二根柱子,跨张堰大街。1980年代,为了拓宽道路,将街北的柱子又拔去一根,如今只剩下街南一根柱子,在政安弄口。
弄口略北,曾是吴家的三命堂。到明末清初,吴氏家族衰落,其后人将产业卖给黄氏,后来又被县丞钱培名购入,改为三宝堂。
钱氏从清代中期开始,由附近的钱圩镇迁了一支到张堰,渐成本镇大族。钱氏家族长期从事藏书、刻书,有一系列丛书有名于世,比如《守山阁丛书》、《指海》、《小万卷楼丛书》、《珠丛别录》等。
和很多士绅一样,钱氏在张泾岸边设有钱氏义庄,是宗族所有的田产,用收取的地租来赡族人、固宗族。到光绪年间,钱廉在义庄内建钱家祠堂,据说是金山区仅存的三处古祠堂之一。1949年后,设张堰粮管所,门面尚有“张埝粮店”字样。
钱氏的守山阁有这么一个说法:清道光年间,官府修筑华亭海塘,承包商为了节省运费,打算开采秦望山的石头。钱熙祚得知此事后出面制止,并拿出双倍的费用让雇工到其他山区采石,保护了秦望山和数以千计的坟冢。钱熙祚在秦望山的山麓建造宗祠,楼阁作为贮藏书籍所用,名之为守山。
秦望山到处都有,金山的秦望山在张堰镇西十里,漕廊公路北首。
钱培名宅所在的政安弄,原名官营弄,清代有张堰营汛驻扎于此。民国后,营汛被遗忘,讹转为观音弄。解放后,镇政府和公安部门设于弄内,改为今名。政安弄北口是花园弄,有陈氏宅,一栋有百年历史的回字结构的走马楼。从上海光复开始,国民党、共产党的镇、区、县政府都曾在这栋楼里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