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 | 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所认定的“艺术”
别看现在我们提起艺术家,脑海中立马就会展现出一幅很高大上的光辉形象,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有“艺术家”这个概念的,他们仅仅只是被看作为“工匠”而已。
在近现代社会之前,艺术家的身份地位都不咋地。
虽然文艺复兴时期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大部分的艺术家实际上都很接地气。
而今天,大多数人往往都抱有一种对艺术家的刻板印象:离经叛道的天才,拥有神赐的天赋,脾气大多很古怪,常由于品味过于前卫而不被传统社会所接纳。简单来说大家觉得艺术家都是奇葩,但很少有人会去想这种印象到底是从哪来的。
其实人们往往都意识不到,自己脑海中的观念几乎都是后天形成的。
而对艺术家的这一切印象,全都拜一个叫做瓦萨里的家伙所赐。
瓦萨里
可以这么说,没有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艺术家不会有今天这么高的地位。
瓦萨里是世界上第一个艺术史家,虽然他的艺术才华是公认的非常平庸,但毫无疑问他是艺术史的开山鼻祖。
他的《艺苑名人传》是西方世界有记载的第一本艺术史著作,这本书中讲述了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260多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传记和他们的重要作品。
这其中很多都没有流传下来,由于瓦萨里的记载,才让我们得以知晓。
《艺苑名人传》第二版扉页
瓦萨里生活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和我们熟悉的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在同一个时代。
瓦萨里作为米开朗琪罗的学生,他在书中最推崇的艺术家自然就是自己的老师——米开朗琪罗。他毫不迟疑地将米开朗琪罗称作“古往今来最卓越的艺术家”。
重点是,他把米开朗琪罗描绘得神乎其神。
米开朗琪罗
瓦萨里笔下的米开朗琪罗是一个忧郁的天才,并且他还脾气古怪,不合群,一言不合就发毛,不近人情甚至于傲慢,他爱沉思,间歇性地还忧郁症发作。
其实,除了脾气古怪以外,米开朗琪罗还是一个完全不讲个人卫生的人。据说,他一直穿着同一双皮靴,因为太长时间不脱,到最后鞋的皮已经和化脓的皮肤粘在一起了,得把靴子从皮肤上刮下来才能脱掉。
但是,瓦萨里却为米开朗琪罗辩护,他认为这种孤僻的性格正是成就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创作。
按照瓦萨里的观点,成功的艺术家往往很少关心常人所在乎的事情,自然而然邋里邋遢、不修边幅、性格不讨人喜欢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把所有的关注都投入到了艺术领域。
现在,瓦萨里的这种观点已经变成了陈词滥调。
于是人们每逢见到奇葩的艺术家,就会来一句“怪不得,原来是搞艺术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学分析,调查一下艺术家的成就和他的个人生活的糟糕程度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少。
但小编个人比较相信艺术家的成就和他的个人生活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关系的。
这无非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有几个这样的人恰好是大艺术家,于是这种印象被夸到到整个艺术家群体。
这就跟红颜薄命一个道理,红颜不一定薄命,丑女也不一定好命,但是从来没人关心一个丑女是不是薄命。
瓦萨里
作为第一个给艺术家写书立传的人,瓦萨里把书中这些艺术家描绘得神乎其神,目的就是为了造出一种“天才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形象。
米开朗琪罗没事还特喜欢写诗。在他写的十四行诗里面,他常常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比作上帝造人,还把自己叫做神人(Il divino)……
也就是说,他觉得他的天分都是神赐的。这难道不就是传说中的中二病?
米开朗琪罗自己中二病就算了,瓦萨里也跟着添油加醋。
正是这种强调“天赋”而弱化“努力”的说辞,让我们现在许多想从事艺术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反问自己:我到底有没有天赋?
瓦萨里简直是把米开朗琪罗捧到神一样的地位了:“他来到世上,是上帝赐于人类的艺术楷模。为了让人们从他那里学到高尚的天性,从他的作品里明白真正的和出类拔萃的匠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要赞美上帝神恩如海。”
瓦萨里还喜欢写米开朗琪罗很早就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重用,常常出入贵族场所,但是米开朗琪罗常常因为观点不合而与贵族争吵。很显然,瓦萨里想尽办法想在书中提升艺术家的地位。
人生的梦想,米开朗琪罗
瓦萨里还强调,像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卓越艺术家和其他的普通工匠和手工艺人是不一样的。工匠可是绝对没有底气也没有能力跟贵族精英们叫板的,而米开朗琪罗不但有这样的底气,他还常常这样干,这就是本事!
瓦萨里还提到,就连米开朗琪罗的那些草稿甚至画错的废稿,贵族们竞相购买来收藏。
法国亨利二世的马术片,米开朗琪罗
从瓦萨里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文艺复兴时期,当个穷画家半丁点也不光荣。
而现在我们很少会听到一个艺术家谈钱,确实,如果一个艺术家开口闭口都是钱,人们顶多觉得他是个商人,好像艺术一与金钱挂钩,就变得不再崇高。
因此,现在的艺术家们都尽量闭口不谈钱,虽然我们都知道,“钱”当然非常重要。
“穷画家”在现在当然不算是贬义词,因为这个词只提到了穷,而穷,不一定就代表没有才华。是不是因为梵·高才华横溢却穷困潦倒的事迹太广为人知了呢?
可是,在文艺复兴的时候,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你很穷,就代表你不被欣赏,作品也很次。
米开朗琪罗在死前可是非常有钱,而且他生前在社会上也被人当成一个绅士来尊敬。名利双收,这才是那时的艺术家都向往的境界。
瓦萨里对米开朗琪罗的描述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不但如此,他写的那另外两百多个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品析,也一直影响着今天的艺术评论。
瓦萨里以艺术家的传记来组织材料,这成了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的传统。
他评价一件艺术品时,总会考察出处、赞助人,分析风格和渊源,这样的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弓箭手在瞄准赫姆,米开朗琪罗
虽然瓦萨里是历史上第一个认真研究艺术史的人,但他的书更像是一本故事书而不是历史文献。
事实上,瓦萨里自己在序言里也说,他的意图并不只是罗列艺术家和作品,而是试图拔高艺术家的地位。
所以,他倾向于神化这些艺术家,仿佛他们的天分完全是神赐的,和训练无关。
他特别喜欢用同样一个套路来讲故事:某某艺术家小时候从未受过训练,但是某天随意地在地上一画,就引来众多路人的惊叹与赞美。
现在,随便翻开一本艺术史书,多数是按照艺术流派、时间顺序、艺术家来展开,探讨某种风格或审美如何演变发展并影响后世,最终串联成一个宏大的历史。
卢浮宫内部
博物馆的陈列安排也多半是按照这样的逻辑。由于我们看了太多这样的书,我们已经对此感到理所当然,认为艺术史的主线就该是艺术家和流派。
瓦萨里这一套被用了几百年,基本没怎么变过,直到最近才有学者质疑他的一些理论。
瓦萨里把他所在的时代成为文艺复兴。他认为文艺复兴是对远古的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掘并发扬光大,并认为中世纪是艺术的黑暗时期,但是现在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中世纪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而文艺复兴也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一脉相承而来的。
除了鄙视中世纪艺术以外,瓦萨里还鄙视意大利以外的地方。他首先觉得意大利以外的都是乡巴佬,意大利以外的艺术都不上档次。
佛罗伦萨广场
当时的北方,弗兰德斯地区(Flandres),也就是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德国一带,是文艺复兴重镇。北方文艺复兴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截然不同,但却同样出色。
结果,可怜的北方佬,瓦萨里在书里几乎提都没提他们。这个观点影响颇为深远,以致于到后来很长时间欧洲人对艺术都怀着这个鄙视链,总觉得意大利的艺术好像比较上道。
瓦萨里的另一个鄙视链就是:除了绘画、雕塑和建筑学以外,其他的都不能算艺术家,只能算工匠。这个观点还真是影响了最近几百年的艺术研究,那些做挂毯、家具、珠宝小玩意儿的,后来都被统称为“装饰艺术”,和“美术”或“艺术”区分开来。
现在搞设计的不敢说自己是搞艺术的,很大程度就是起源于瓦萨里的这个定义。
尽管由上面说的各种局限,瓦萨里仍然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除了写了《艺苑名人传》以外,他还是第一批创办欧洲早期美术学院的先驱。他在佛罗伦萨创办了迪赛诺学院,然后搞了个新的艺术家行会。
夸张地说,就是从瓦萨里这本16世纪的著作开始,“艺术”一词开始具有了今天的含义。
2019全国书偶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已经开始啦!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报名呀!
登录网站
https://www.artlib.cn 或
https://www.artlib.cn/shuou.html
注册信息、提交作品。万元奖金,等你来赢!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